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風云人物 > 正文

李自成那么厲害為何最后還是被吳三桂擊潰?

2017-07-06 09:20:29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1644年4月,李自成攻克北京沒多久,因鎮(zhèn)守山海關的明朝總兵吳三桂遲遲不降,遂親率大軍于一片石大戰(zhàn)吳三桂,后清軍加入,李自成迅速潰敗。4

1644年4月,李自成攻克北京沒多久,因鎮(zhèn)守山海關的明朝總兵吳三桂遲遲不降,遂親率大軍于一片石大戰(zhàn)吳三桂,后清軍加入,李自成迅速潰敗。4月13日李自成發(fā)兵,月底即退出北京。經(jīng)此一戰(zhàn),明朝剩下的精銳——吳三桂部歸降大清;李自成精神和心理上完全潰敗,他迅速逃離一片石,又很快逃離北京,戰(zhàn)場上一敗再敗;多爾袞則率清軍長驅(qū)直入,為日后一統(tǒng)江山奠定勝局。這場會戰(zhàn)之所以具有典型性,在于一片石的極端重要性,在于李自成與多爾袞首次較量的決戰(zhàn)性。

一片石又叫九門口,關城修在山海關北15公里峽谷中,九個護城拱門并排橫貫在山隘之間,是東北進入中原的咽喉,由此往東可至錦州、沈陽,往西可達遵化、北京,被稱為“京東首關”,是明長城最重要的關隘之一。這么重要的位置,不能招降擁有重兵的吳三桂,當伺機迅速干凈地將其滅掉,久經(jīng)戰(zhàn)仗的李自成及其謀士們肯定也如此想,但具體操作又當別論。知彼不夠,知己不足,是李自成軍事敗北的主因。

知彼不夠,對吳三桂與多爾袞的聯(lián)合、清軍的作戰(zhàn)能力估計不夠,否則李自成不會在看到清軍加入后驚慌失措、迅速潰敗。知己不足,策應不給力,用于配合主力夾擊吳三桂的唐通是明朝降將,部隊為前“官軍”與農(nóng)民軍混合,過早地被清軍大敗于一片石;主力不給力,對吳三桂部明顯占優(yōu),清軍一加入?yún)s迅速崩潰;京城主事的牛金星援軍也不給力。戰(zhàn)前準備不力,加上戰(zhàn)場應變不力,只能自吞苦果。

再看多爾袞,接到吳三桂密信,大軍立刻直奔山海關,同時寫信給吳三桂許以“裂土封王”,把唐通一軍先吃掉,爾后乘吳三桂與李自成混戰(zhàn)呈現(xiàn)敗相之時,才在吳三桂百般企求下率軍殺出,盡收漁翁之利,懾服吳三桂,殺盡李自成銳氣。每一步幾乎穩(wěn)操勝券,追求效益最大化。

李自成的失敗,不能怪陳圓圓的美麗,也不能怪吳三桂父親的頑固,更不能怪吳三桂。

李自成沒有看到清軍的必然參與,正如他之前沒有最大限度地爭取吳三桂,不愿相信山海關與吳三桂對于大順王朝的極端重要性,也沒認識到清軍極強的戰(zhàn)斗力和極大的野心,直接判斷是輕敵,直接后果是慘敗。深層次講,他既沒有做好建立一個封建王朝的全盤準備,也沒有做好抵御強敵入侵的心理準備,這緣于他個人的目光短淺,做事過于倉促,加上軍事籌劃不力,當面對從努爾哈赤到皇太極,再到多爾袞幾代人艱苦努力和精心準備的猝然猛烈的軍事進攻時,失敗是早晚的事。

一片石之戰(zhàn),是明末清初的一個歷史轉折點。善于游擊作戰(zhàn)的農(nóng)民起義領袖李自成盛極而衰,據(jù)說于1645年5月被殺于九宮山,距離一片石之戰(zhàn)僅一年多一點。垂涎中原久矣的清軍迅速殺入北京,建立大清帝國?!耙黄?,是壓垮李自成的奪命石,是成就大清帝國的奠基石。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