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風云人物 > 正文

南宋風流天子宋理宗當政時用過哪些年號呢?

2017-07-06 13:42:11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導語:趙昀出生于1205年,卒于1264年,是南宋的第五任皇帝。他本名不叫趙昀,而是趙與莒,并且他原本不是皇子,只是宋寧宗的一個遠房親戚,他是趙

趙昀出生于1205年,卒于1264年,是南宋的第五任皇帝。他本名不叫趙昀,而是趙與莒,并且他原本不是皇子,只是宋寧宗的一個遠房親戚,他是趙匡胤的九世孫,但是宋代的皇帝都不是他這一脈來繼承,因此其血脈早已跟皇家血脈有所疏遠。而他的父親趙希瓐生下來的時候,根本沒有任何的爵位,只不過是一名小官,其生活跟平民百姓沒有多大差異,因此趙與莒從小就是在平民百姓家庭中成長。

在開禧元年,正好是他出生的那一年,傳說他在生出來的前一天晚上,榮王在夢中看到一個達官貴人來拜訪,等到他醒來之后,發(fā)現屋中光彩四射。在趙昀幼年的時候,常常在白天睡覺,有人說在他身上蹭看到過龍鱗。這些都是傳說,認為趙昀自小就有當皇帝的潛質。

在他七歲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他母親只好將其和弟弟帶回娘家,母子三人在紹興一個長輩家中度過,一直到趙昀16歲,度過了9年的時光。

在1224年的時候,宋寧宗去世之后,權臣史彌遠假傳遺詔,將趙昀推舉為皇帝,成為宋理宗。在他即位的前十年里,他根本就沒有多少實權,其權利一直被史彌遠所掌控,自己對政務也一律不過問,就是一個傀儡皇帝。直到史彌遠死了之后,他才親自執(zhí)政,在他執(zhí)政的初期,他立志要治理好這個國家,采取了很多改革措施,被后人稱為“端平更化”,可見其執(zhí)政還是有一定成效。但是到了執(zhí)政后期,由于受到佞臣的蠱惑,使朝局混亂,錯殺忠臣,國勢日益衰弱。

在宋理宗病重的時候,曾下詔,征召全國的名醫(yī)來治理他的病,但是無一人前來應征,最終病逝。

宋理宗都用過哪些年號

?由于宋理宗在位時間久,因此他的年號數量也非常多。在公元1224年,他被權臣推舉,立為南宋第五任皇帝。第二年改年號為寶慶,是在公元1225年到公元1227年。雖說他這時候已經登基為帝,但是他手中根本就沒有多少權力,更多的是起著象征性作用,整日貪圖美色,對政務一概不管。

到了1228年,改年號為紹定,這時候北方蒙古興起,成為繼金之后一大少數民族為主體的國家,對南宋構成極大的危險。針對這個現狀,宋朝自然決策反而出現了眾多爭議,有些人主張聯蒙滅金,以此來恢復中原地區(qū);相對理性的人,認為這種做法不異于引火上身,應該以金為屏障。這兩個爭論在整個朝廷蔓延開來,但是隨著蒙古的進軍,金朝節(jié)節(jié)敗退,可以說它的敗局已定,在這種情況下,宋理宗做出來自己的決定。在一次,蒙古國派使臣前往臨安,希望跟宋朝商討國事,希望他們能夠跟自己聯合去攻打金朝,本來大臣們都不同意,唯獨宋理宗認為這是一個絕佳的機會,決定答應他們的要求,以此來收復河南一帶。但是他卻沒有立下書面協(xié)議,只不過是口頭約定,這也為后來的隱患埋下了伏筆。在他們兩國的夾擊下,金國很快就滅亡了。

在1234年,改年號為端平。宋理宗認為滅了金國之后,河南本應該是回歸宋朝的管理。于是,他派人出兵河南。不料,在河南境內遭到了蒙古軍的伏擊,致使軍隊損失慘重。就因為這次的失敗,也加劇了南宋的滅亡,大量的資金和人力付諸流水,致使其國力受到嚴重的削減。

之后的年號為嘉熙,是在公元1237年到公元1240年。這時候還是宋理宗親自執(zhí)政的初期,整個朝局還算平穩(wěn)。

在公元1241年到公元1252年,改年號為淳祐。這時候他犯下了自己人生中最大的錯誤,那就是封閻氏為妃,他開始陷入到對其的癡迷狀態(tài)中。之后由于閻妃跟其他奸臣有所勾結,致使朝局混亂不抗。

后面還有寶佑、開慶、景定三個年號,這時候已經到了其在位的晚期,對政務開始放手不管。

宋理宗緣何屢屢垂顧建陽

宋理宗身為南宋皇帝,在位時間長達40年,但是其實際掌控朝政的時間有30年,其在位時間里,干過聯蒙滅金等不少大事,至今還讓人稱道。通過大量史書對其的記載,在繁忙處理國事中,卻發(fā)現宋理宗此人,他對建陽這個地方特別的垂顧,并且在建陽的縣志中能夠找到很多關于他的人、文、事。

根據《建陽縣志》中的記載,在1261年,建陽縣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稻谷能有15個穗頭。宋理宗得知這個消息之后,龍顏大悅,便把建陽縣的名字改為嘉禾縣,來彰顯建陽出產的神奇稻谷,也能夠看出宋理宗對這個縣的贊揚,希望能夠繼續(xù)多生產稻米。到了1289年,才復名為建陽。

宋理宗在位期間,曾重賞了很多來自建陽的名士,對其進行加官進爵。據還不完整的統(tǒng)計,僅僅是他在位期間,先后就有30多名建陽籍人士得到封賞,其中就有在朱熹、宋慈等人。僅僅朱熹一人,先后就被追謚三次,第一次是在1227年,由于他平反儒學有功,任命他為太師,第二次在1230年,追封他為徽國公,第三次是愛1241年,將其列入祀廟堂。從這三次封賞中,我們看出宋理宗對其的重用,以及賞賜豐厚。

除了朱熹之外,蔡氏一族中,也有四人先后得到宋理宗對其進行封爵。宋理宗并不是無緣無故對其大大封賞,而是他們也做出了一定的貢獻,例如蔡發(fā)的《天文星象論》,這個理論可是比哥白尼提出早了400多年,宋理宗覺得他博學多識,就予以重用。至少在他執(zhí)政初期,對人才需求甚多,選撥賢才,并不是無故眷顧建陽,而是建陽人杰地靈,人才出的也多。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