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觀簡介 宋代時期詞人大理寺丞逐客王觀生平
王觀(公元1035年—1100年),字通叟,宋代詞人。王安石為開封府試官時,科舉及第。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考中進(jìn)士。后歷任大理寺丞、江都知縣等,相傳曾奉詔作《清平樂》一首,描寫宮廷生活。高太后對王安石等變法不滿,認(rèn)為王觀屬于王安石門生,就以《清平樂》褻瀆了宋神宗為名,第二天便將王觀罷職。王觀于是自號“逐客”,從此以一介平民生活。王觀代表作有《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臨江仙-離杯》、《高陽臺》等,其中《卜算子》一詞以水喻眼波,以山指眉峰;設(shè)喻巧妙,又語帶雙關(guān),寫得妙趣橫生,堪稱杰作?!都t芍藥》詞寫人生短暫,從而提出人生應(yīng)追歡及早,寫法亦頗有特色。
其詞內(nèi)容單薄,境界狹小,不出傳統(tǒng)格調(diào),但構(gòu)思新穎,造語佻麗,藝術(shù)上有他的特色。他的詞集取名《冠柳集》,表示高出柳永之意。其詞雖不能說凌駕于柳永之上,卻也有所獨(dú)創(chuàng)。如[天香]把“窮冬”寫得歡騰熱烈,[慶清朝慢]描繪早春物候及青年女子的踏青情態(tài),在當(dāng)時即膾炙人口。又如《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情思婉轉(zhuǎn)而清麗,特別是上片把江南綠水青山比為女子的“眉眼盈盈”,一變以物喻人的傳統(tǒng)方式,十分動人。王灼說:“王逐客才豪,其新麗處與輕狂處,皆足驚人”(《碧雞漫志》卷二)有理有據(jù)的。
宋代有長沙書肆《百家詞》本,早佚。近人劉毓盤、趙萬里均有輯本?!度卧~》錄詞16首,斷句1則?!度卧~補(bǔ)輯》又增補(bǔ)1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