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列顛第一帝國 世界史上殖民帝國如何成型
本文摘自《世界大歷史:1689-1799》,新世界出版社2014年12月出版。
18世紀的英國人在塑造自己的民族特性與文化時,一直試圖擺脫歐洲大陸的影響,其程度大小至今尚不清楚,不過新生的英國風格源于對某種異國風格的吸收與轉化,即帝國式作風。總體來看,帝國式作風帶來了不少好處,它為英國提供了新的財富與繁榮,并使 18 世紀英國的文化革命成為可能。商業(yè)革命和18世紀末開始的工業(yè)化,都依賴于英國本土和殖民地之間貿易網的擴張。甚至在新型英國文化的細枝末節(jié)中,研究者們依然能夠發(fā)現帝國式風格影響的證據。塞繆爾約翰遜是咖啡館的???,他杯中的咖啡和煙斗里的煙草都來自帝國。英國人茶里放的糖是從帝國運來的,泡茶用的茶葉也是在帝國生產的。
在研究18世紀英國的急速崛起時,我們應當關注的不僅僅是荷加斯和菲爾丁為使英國文化擺脫法國和意大利文化影響所做的努力。我們還應該看到,有些事實是荷加斯和菲爾丁避而不談的:英國風格之所以能成形,歸功于無數從非洲西海岸販運到加勒比海和南美的黑奴;歸功于那些為英屬東印度公司提供布匹、香料和茶葉的中國人和印度人;也歸功于那些背井離鄉(xiāng)漂洋過海的英國人,他們或在愛爾蘭定居以減少不列顛島無地可種的人口,或前往北美開拓新的生存空間,同時將當地的原住民逐出家園,向新大陸的西部驅趕。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大英帝國的起源可以上溯到伊麗莎白時代(the Elizabethan era) ,那時英國正和西班牙以及葡萄牙在探險和征服上進行角逐。
對愛爾蘭的土地掠奪
早在 18 世紀的開端,不列顛第一帝國的輪廓與構架便已基本成型。17世紀愛爾蘭天主教會(Irish Roman Catholics)引發(fā)的叛亂被鎮(zhèn)壓之后,英國征服了愛爾蘭。英國國王詹姆斯一世(James I)于17世紀初下令沒收叛亂者的土地,分給蘇格蘭和英格蘭移民開辟為種植園。
在17世紀40年代,奧利弗克倫威爾(Oliver Cromwell)對愛爾蘭的血腥戰(zhàn)爭掀起了又一輪土地掠奪,天主教會手中只剩下四分之一個愛爾蘭。在1689年至1691年間,愛爾蘭支持詹姆斯二世(James II)復辟,結果英國議會通過了一系列懲罰性法案,嚴厲限制天主教集團的政治影響力和土地所有權。
英國在新大陸的殖民擴張
在北美大陸,東部沿海地區(qū)(今日的美國)的開拓和定居活動也在 17世紀末大部分完成。整個17世紀當中有大批移民前往北美,他們有的是被試圖通過商業(yè)性農業(yè)經營獲利的公司,例如成立于1609年的弗吉尼亞公司(the Virginia Company)所征召;有的是想尋找一塊信仰自由的樂土,例如新英格蘭的殖民者,他們于1628年獲得皇家特許令(royal Charter),在1630年后遷往北美;有的是聽了國王為了讓經營新大陸的侍臣們高興而做出的美妙許諾,如1632年馬里蘭(Maryland)殖民地和1681年賓夕法尼亞(Pennsylvania)殖民地的建立都歸功于這些人。
17世紀,南方殖民地的種植園經濟在奴隸勞動的基礎上確立,同時新英格蘭也和販運奴隸的三角貿易融為一體。蓄奴制在殖民地的法律條文中神圣不可侵犯,黑奴的買賣由特批部門所獨占,如1663年至1670年的皇家冒險者公司(Company of Royal Adventurers),以及1672年之后的皇家非洲公司(the Royal African Company)。
在英荷戰(zhàn)爭中獲勝后,英國順勢于1664年奪取紐約,占領了除佐治亞(Georgia,1732年被發(fā)現,作為罪犯流放地,以及英國殖民地和西班牙的佛羅里達之間的緩沖區(qū))和佛羅里達(Florida,七年戰(zhàn)爭勝利后,根據 1763 年《巴黎和約》,佛羅里達歸屬英國)之外的北美東部沿海地區(qū)。
英國在西印度群島的拓殖速度和在北美殖民地大致相當,在各方面都參照北美殖民地的模式,依靠皇家專項撥款進行經營。首批英國定居點建立于17世紀20年代,主要集中在巴巴多斯(Barbados)和背風群島(the Leeward Islands)。在克倫威爾統治時期,英國于1655年將西班牙勢力逐出牙買加,又過了二十年,該島上的英國定居點才得以安定。黑奴第一次出現在西印度群島,是在英國人開始對該地區(qū)殖民的時候。
1626年,大約六十名黑奴運抵圣克里斯托弗(St. Christopher),二十年后,巴巴多斯(Barbados)的法律承認蓄奴制。到17世紀中葉,由于西印度群島當地的勞動力銳減,來自非洲的黑奴成為勞動力的主要來源。和美國南部地區(qū)相似,皇家非洲公司在奴隸供應方面擁有官方壟斷權,雖然這份特權實際上并不完善。七年戰(zhàn)爭爆發(fā)后,英國在背風群島開拓的土地增加了不少,17 世紀時劃定的領土界線也開始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