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歷史解密 > 正文

戊戌變法對近代中國產(chǎn)生了什么影響

2017-03-14 12:50:25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戊戌變法作為中國近代一場政治思想改革運動,戊戌變法對中國思想解放運動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在記載戊戌變法相關資料書籍中,都介紹了戊戌變法

戊戌變法作為中國近代一場政治思想改革運動,戊戌變法對中國思想解放運動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在記載戊戌變法相關資料書籍中,都介紹了戊戌變法的影響。戊戌變法的影響之一在于,它為五四新文化運動奠定了思想基礎。戊戌變法在晚清社會爆發(fā)之后,它促進了近代中國新式文化的發(fā)展。

戊戌變法圖片

在戊戌變法的影響之下,國內(nèi)出現(xiàn)了開辦學校的熱潮,在進步知識分子的倡導之下,報刊、新書等文化載體紛紛在晚清社會萌芽。戊戌變法時期,以康有為、梁啟超為首的戊戌君子為了對國民進行思想啟蒙,曾提倡白話文和“小說界革命”。雖然白話文運動在戊戌六君子的倡導下沒有深入人心,但是戊戌變法失敗之后,白話文逐漸被更多人提倡。

從文化方面來看,戊戌變法率先開啟了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先河,戊戌變法為五四新文化運動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所以,從一定程度上來說,近代中國的新文化運動是從戊戌變法開始的。除此之外,戊戌變法的影響還在于,推動了民主思想在近代中國的發(fā)展。戊戌變法不但是一次政治改革運動,而且還是一次愛國救亡運動。在民族危亡時刻,維新派希望通過學習西方政治制度來挽救中國現(xiàn)狀,進而擺脫外國列強的侵略。

雖然戊戌變法失敗了,但是它所倡導的民主思想越發(fā)深入人心。在戊戌變法的影響之下,越來越多的有志之士加入了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

戊戌變法的讀音

戊戌變法是一場改良運動,歷時短短103天便失敗了,那么戊戌變法怎么讀呢?

戊戌變法圖片

關于戊戌變法怎么讀這個問題的答案是wu xu bian fa。戊字的讀法wu,它讀做四聲,整個戊字就五筆,戊字的結構是有什么組成,它的部首是戈,戈字代表戰(zhàn)爭,可是在戈字上一筆就讀作wu,一筆就讓這個字換了意思、讀法,意思也發(fā)生變化,戊天干的第五位,通常稱做順序的第五。戌字的讀法xu,它讀做一聲,戌字也是戈為部首,在戊wu字上再加了一筆又成為戌xu,這時候又不能讀wu,一筆之差差之千里,這就是中國漢字的奇妙之處。

而戌字代表地支的第十一位,屬狗(也是十二生肖戌狗的說法)戌也也用做古時候人們用來計時,戌時(下午7點到9點)。戊戌在一起讀的時候會被用作中國農(nóng)歷干支年的一個循環(huán)的第三十五年叫做戊戌年。以下各個公元年份除以六十余數(shù)位三八,或者年份減三,除以十余數(shù)為五,除以十二余數(shù)為十一,自當年立春起到次年立春止的歲次內(nèi)都叫戊戌年。

變法讀做bianfa.變字讀四聲,法讀一聲,變字的意思是改變的意思。法字的意思是體現(xiàn)統(tǒng)治階段的意志,國家所規(guī)定和頒發(fā)的所有公民必須遵守的行為規(guī)則。所謂變法它就是說該變原來的規(guī)定法制,戊戌變法它的整體意思就是戊戌年間所發(fā)生的變法,因為是在戊戌年發(fā)生的,所以就做戊戌變法。

袁世凱和戊戌變法

關于袁世凱與戊戌變法之間的恩怨,更多的人傾向于是因為袁世凱的告密,才導致戊戌變法失敗的。 那么袁世凱和戊戌變法的失敗之間到底有沒有關系呢?

袁世凱圖片

在袁世凱的一生中,一共出現(xiàn)了兩次重大危機,戊戌變法是他的第一次重大危機。于是為了自身利益,袁世凱便跑去告密,這在很多人看來是不可原諒的,也認為袁世凱和戊戌變法的失敗脫離不了關系。其實這一說法是有偏頗的,袁世凱和戊戌變法的失敗并沒有根本上的關系。

眾所周知,戊戌變法具有不徹底性,其在實施過程中,嚴重的脫離了廣大群眾,并且主要依靠的是光緒皇帝,而光緒皇帝只是一個傀儡,真正的實權實際上掌握慈禧太后手中。一個沒有實權的傀儡皇帝在加上一群沒有群眾基礎的人想要使得中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這本身就是不現(xiàn)實的。

那么關于戊戌變法的失敗和袁世凱告密之間的關系到底應該怎么定義,其實很簡單,袁世凱告密并不是導致戊戌變法失敗的直接原因,最多只是一個間接原因。簡單說就是袁世凱沒有聽從譚嗣同的建議,帶兵圍困慈禧太后,反而是向慈禧太后告密,出賣了維新派。他的這一行為使得維新派與守舊派之間的矛盾升級,也就加快了戊戌變法失敗的步伐。

所以說袁世凱和戊戌變法之間的關系不過是袁世凱的告密加速了戊戌變法失敗的進程而已。

戊戌變法的意義是什么

戊戌變法雖然遭到慈禧太后的扼殺而失敗了,但是戊戌變法的意義影響了中國近代化進程。戊戌變法作為近代中國一場資產(chǎn)階級性質(zhì)的改良運動,這意味著戊戌變法的意義具有進步性。雖然戊戌變法遭到了守舊派的打壓,但是戊戌變法為后來的辛亥革命打下了思想基礎。

戊戌變法

縱觀戊戌變法的意義,它具備多個方面。首先,戊戌變法作為一場思想解放運動,它推動了國人思想的轉變。在戊戌變法的影響之下,知識分子積極地倒向朝著維新革命派。戊戌變法失敗后,擁護孫中山進行辛亥革命的人增多了。原本對清朝統(tǒng)治者抱有一絲希望的人,都轉變成了革命黨人。這位孫中山后來領導的辛亥革命提供了人力保障。其次,戊戌變法的失敗促進了清政府的自我反省和改革。隨著八國聯(lián)軍侵華,慈禧太后認清了改革的必要性。

等到慈禧太后主掌朝綱后,便下令實行新政。新政內(nèi)容包括廢除科舉制度,修建學堂,開辦工廠更多個方面。第三,戊戌變法作為一場思想解放運動,它將民主思想進一步進行了傳播。戊戌變法之后,中國掀起了一場民主思想熱潮,原來不敢講“民主”的知識分子,都在積極地討論民主與民權。戊戌變法雖然以失敗而告終,但是戊戌變法的意義卻是不容忽視的。戊戌變法將西方政治制度、西方文學思想傳入到了中國,推動了中國近代化歷程。

戊戌變法的過程

戊戌變法又稱戊戌維新,是發(fā)生在1898年(農(nóng)歷戊戌年)的資產(chǎn)階級改良主義政治運動。那么戊戌變法的過程是怎樣的呢?

戊戌變法代表人物

中日甲午戰(zhàn)爭后,民族危機空前嚴重,以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嚴復為首的維新派,主張在不動搖封建階級統(tǒng)治的前提下,實行君主立憲制,發(fā)展資本主義,以挽救民族危機,富強國家。1895年4月,清政府在甲午戰(zhàn)爭中失敗,被迫與日本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消息傳到北京,群情激奮,正在參加會試的康有為和他的學生梁啟超聯(lián)合全國18省在京舉人,聚集達智橋松筠庵,討論上書請愿。會后由康有為起草萬言書,提出拒絕《馬關條約》、遷都抗戰(zhàn)、變法圖強三項建議,聯(lián)絡1300多舉人簽名,呈遞都察院,都察院拒絕代呈。這就是著名的“公車上書”,它是維新變法運動的起點。

從1895年夏到1898年春,維新派積極組織學會、創(chuàng)辦報紙、開辦學堂,為維新運動制造輿論、培養(yǎng)人才。1895年8月,在康有為、梁啟超奔走推動下,由翰林院侍讀學士文廷式出面組織了強學會,這是維新派創(chuàng)立的第一個政治團體。11月,上海成立強學分會,但強學會遭到封建頑固派的攻擊、誹謗,不久被查封。1896年8月,黃遵憲、汪康年在上海創(chuàng)辦《時務報》,邀請梁啟超擔任主筆。1897年10月,嚴復在天津創(chuàng)辦《國聞報》。1897年至1898年,譚嗣同、黃遵憲、唐才常、梁啟超等匯集湖南,在湖南巡撫陳寶箴的支持下,出版《湘學報》(初名《湘學新報》)、《湘報》,創(chuàng)辦時務學堂,組織南學會,使湖南維新運動得到了蓬勃發(fā)展。

1898年9月21日,慈禧囚禁了光緒帝,并開始下令捕殺戊戌變法的人員,戊戌六公子犧牲,康有為、梁啟超逃亡國外。戊戌變法最終以失敗告終。

戊戌變法和維新變法

戊戌變法和維新變法都是一場改革運動,戊戌變法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次政治變革和思想啟蒙運動,而維新變法是19世紀60年代日本全面西化和現(xiàn)代化改革運動,那么戊戌變法和維新變法有什么異同呢?

戊戌六公子

戊戌變法和維新變法都是具有反封建性質(zhì)的,但是它們各自擁有的力量是不同的。戊戌變法的思想主要領導人是康有為,他是這場變法的精神支柱,政治上的主要權威是光緒帝。維新變法的主要領導人是坂本龍馬、睦仁天皇等人。

中國與日本當時各自的環(huán)境也是不同的,中國相比較日本來說其封建制度的根基更深更久遠,這種封建制度已經(jīng)發(fā)展到了它自身非常完備的地步,不改變這種封建制度無法與時俱進,改變這種制度又必然是牽一發(fā)而動全身,所以改革起來難度非常高,這也充分體現(xiàn)戊戌變法的重要性和艱難性。日本民族本身就具有開放性地吸收外來文化的傳統(tǒng),入在幕府時代,雖然日本也實行了閉關鎖國的政策,但是它依然從荷蘭那里學習了不少新的知識,明治維新后,日本更是嘗到了變法的甜頭,深刻認識到必須學習西方國家的科學和政治經(jīng)濟。加上中日兩國背景的差異,也導致戊戌變法和維新變法產(chǎn)生各種差異和不同深度的影響。

從當時的國家影響力來看,日本當時可以影響國內(nèi)的許多領域,而當時的中國消息傳達非常緩慢,這也給變法思想的傳播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