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歷史解密 > 正文

英雄神仙 西漢名利雙收明哲保身的奇士張良

2017-03-15 12:55:34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在西漢開國的功臣中,張良是一個胸藏韜略、腹有奇謀、眼光高遠、長于決斷的人,正如劉邦所說:“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在西漢開國的功臣中,張良是一個胸藏韜略、腹有奇謀、眼光高遠、長于決斷的人,正如劉邦所說:“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彼侵袊鴼v史上功成名就、名利雙收和善于明哲保身的典型人物。

張良,字子房,出生于戰(zhàn)國末期,是韓國貴族后裔。在戰(zhàn)國七雄中,韓國的國力較弱,一直在夾縫中生存。但張良所在的家庭在韓國卻堪稱顯赫之家。他的祖父張開地是韓國三朝元老,做過韓昭侯、宣惠王、襄哀王三朝的丞相,德高望重,在韓國朝野上下深得眾望。他的父親張平雖然正如他的名字一樣,沒有經(jīng)過什么大風(fēng)大浪,卻也平步青云,官運亨通,做過韓釐王、桓惠王的丞相。父子兩人歷相五朝,這在整個戰(zhàn)國時代恐怕都是個奇跡。由此也可以看出,韓王對張家的恩寵確實非同尋常。這大概也是后來張良要誓死報效韓國的一個重要因素。

而就在這個時候,秦國加快了對東方六國的軍事行動。秦王政十七年(前230年),秦軍大舉攻韓。韓軍當(dāng)然不是這支虎狼之師的對手。一番交戰(zhàn)之后,韓軍大敗。秦軍攻占了韓國都城,俘虜了韓王安,隨后盡取韓國領(lǐng)土,將其納入秦國版圖,置為潁川郡。韓國宣告滅亡。而這一年,距張良的父親張平去世恰恰20年。后來在博浪沙,張良行刺秦始皇也沒有成功,亡命到下邳城。

在下邳城的亡命生涯中,張良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為。他意識到,對付秦朝這么一個強大的王朝,光靠零星的恐怖行動是無法動搖它的根基的,也沒有辦法達到光復(fù)韓國的目的,必須想想其他辦法。張良開始變得穩(wěn)重起來,那個血氣方剛的“憤青”漸漸消失了,他想找到一條切實可行的報仇復(fù)國之路。

一天,張良閑來無事在下邳橋上漫步,他在橋上踱來踱去,若有所思。這時,一位穿著粗布短衣、舉止有些異常的老翁來到張良旁邊。他仔細打量了一下張良,然后在橋邊坐下。剛坐下一會兒,老翁就故意把鞋脫下來扔到橋下,然后回過頭來對張良說:“小伙子,你趕快下去把鞋給我撿上來!”

張良聽了感到很驚訝,老翁與他素不相識,怎么能以這種口吻跟他說話?一股無名火從心中陡然升起,他又轉(zhuǎn)念一想,老翁都一大把年紀(jì)了,跟他逞強算什么本事呢!況且自己是被秦始皇通緝的要犯,萬一因為這件事露出了馬腳,被官府抓去就不妙了。于是,他強忍怒火,表現(xiàn)出一副樂于效勞的樣子,到橋下去把鞋撿了上來。

可是,老翁不但不向他道謝,反而得寸進尺地說:“小伙子,替我穿上!”這一次,張良并沒有生氣。他想,鞋都撿上來了,還生什么氣呢?既然他叫我給他穿上,那我就好事做到底吧!張良二話沒說,就跪下來給老翁穿鞋。老翁伸出腳讓他把鞋穿好,臉上露出了意味深長的一笑,起身離去了。

老翁離去的身影讓張良感到有些吃驚。先前來的時候,他還有些步履蹣跚,老態(tài)龍鐘,現(xiàn)在怎么這樣瀟灑,甚至還有幾分飄逸。張良不由怔立當(dāng)?shù)亍D抢衔套叱鲆焕锒嗟?,又轉(zhuǎn)身走了回來,對張良說:“看來,你這小子還可以教導(dǎo)。記住我的話,五天后的拂曉在這里和我相會。”張良沒有猶豫,立即跪下,說:“是。”

五天后的拂曉,張良如約前往。當(dāng)他來到橋邊時,發(fā)現(xiàn)老翁已經(jīng)先他到來了??匆姀埩?,老翁很生氣,他說:“跟老人約會,應(yīng)該先老人而到,沒想到你比我這個老頭子還后到,這是為什么?”于是他轉(zhuǎn)身離去了,說,“五天以后還是這個地方,希望你下次不要遲到。”轉(zhuǎn)眼又到了第五天。這天雞剛叫,張良就起身前往??墒?,當(dāng)他到達橋邊時,發(fā)現(xiàn)老翁又先到了那里。

這一次,老翁更加生氣,他說:“上次跟你說過不要遲到,怎么又遲到了?”于是又轉(zhuǎn)身離去,離去時又說,“五天以后早點兒來,還是這個地方?!蔽逄旌芸炀偷搅?,張良憋了一肚子氣,發(fā)誓這次一定要比老翁先到。還沒有到半夜,他就起身來到了橋邊。這一次,他終于比老翁先到,心里暗自高興,心想看你這次還怎么說我。

過了一會兒,老翁也來了,他很高興地說:“年輕人,做事就應(yīng)該這樣?!彪S后,他拿出一本帛書,對張良說,“我看你是個可以教導(dǎo)的人。這些天,我是在考驗?zāi)愕囊庵玖?,看你沉不沉得住氣。你終于達到了我的要求。現(xiàn)在我把這本書傳授給你。你要仔細研習(xí),讀懂了這本書,你將來就可以做帝王的老師了。我敢斷言,十年后你會發(fā)跡,十三年后你到濟北來見我。告訴你,谷城山下的那塊黃石就是我。”老翁說完將書交給張良,轉(zhuǎn)身就離去了。從此,張良再也沒有見到這個成就他萬世英名的老翁。這位老翁就是歷史上傳說的黃石公。

天亮以后,張良打開那本書,發(fā)現(xiàn)原來竟然是《太公兵法)(一說是《黃石公三略》)。張良覺得此書非同尋常,于是,夜以繼日、廢寢忘食地研習(xí)誦讀它,漸漸爛熟于心。對《太公兵法》諳熟于心的張良從此有了脫胎換骨的變化,他不再像以前那樣莽撞了,做什么事都要謀而后動,逐漸成為了一位工于謀略的奇人。

在下邳期間,張良結(jié)識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這個人叫項伯。項伯和項梁是兄弟,是楚國名將項燕的兒子,兄弟兩人都是項羽的叔父。楚國滅亡之后,項梁帶著侄兒項羽逃到了吳中,項伯則逃到了下邳。在下邳,他碰到了同是朝廷欽犯的張良。不過此時的張良已經(jīng)隱姓埋名在下邳城里住了很長一段時間,算是扎穩(wěn)了腳跟,沒有人知道他就是那位策劃刺殺秦始皇的張良。項伯見到張良時,正苦于無處藏身,陷入了走投無路的窘境。張良果斷地收留了他,算是救了項伯一命。

鴻門宴力挽狂瀾秦始皇雖然躲過了張良的行刺,但秦王朝并沒能因此而擺脫迅速敗亡的命運。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逝于出巡的途中。秦二世繼位后,變本加厲地用強權(quán)統(tǒng)治天下,鬧得民怨鼎沸。一場大的社會風(fēng)暴即將來臨。

公元前209年7月,陳勝、吳廣率先在大澤鄉(xiāng)舉起反秦大旗。起義軍攻州掠郡,不到兩個月就發(fā)展到幾十萬人。此時的歷史形勢也促使張良加入到了反秦起義的行列。他聚集了百余名少年,拉起一支隊伍,在下邳一帶開展反秦活動。他自知靠手中這點人馬難成反秦氣候,打算去投靠一支實力比較雄厚的反秦隊伍。不久,一個叫景駒的人在留縣(今江蘇沛縣東南)自立為楚王,扯起反秦大旗,以“光復(fù)楚國”號召,四處招兵買馬,張良決定前往投靠景駒。

在途中,張良遇到了改變他一生命運的關(guān)鍵人物。這個人就是劉邦。劉邦是沛縣人,陳勝起義后,他率眾殺死了縣令,起兵反秦,自稱沛公。起兵不久,他的部將雍齒就背叛他,據(jù)守豐邑和他作對。劉邦率兵攻打他,卻不能取勝,很是苦惱,打算去景駒那里搬取救兵,不想?yún)s與張良相遇。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