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歷史解密 > 正文

馮太后與孝莊太后對比 馮太后推行了哪些措施

2017-03-16 13:19:40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馮太后簡介 馮太后簡介,馮太后是北魏著名的人物,他本人出身于北燕的皇族,由于國加滅亡,所以被充入宮做了奴仆,但是他被文成帝看重做了

馮太后簡介

馮太后簡介,馮太后是北魏著名的人物,他本人出身于北燕的皇族,由于國加滅亡,所以被充入宮做了奴仆,但是他被文成帝看重做了貴人,雖然當時只有11歲,但是她對文成帝非常好,照顧他的起居生活,使得他們之間的生活非常和諧美滿。

在文成帝掌握政權(quán)以后,馮太后和丈夫之間的情感日益加深,生活更加和美,但是不幸的事情還是發(fā)生了,年輕的文成帝在自己26歲的時候就英年早逝,這給馮太后沉重的打擊,最后太子拓跋弘繼位成為皇帝。

在開始階段,從馮太后簡介了解到,馮太后掌權(quán),這時候大將軍乙渾想要謀朝篡位,馮太后為了解決這個人進行了長期的隱忍,最終在計劃周全以后鏟除了乙渾,并滅了他的三族,以防死灰復燃。

后來她將朝政交給了自己的兒子,拓跋弘繼位以后也非常有能力,開始了大量的改革,但是這些改革已經(jīng)觸動了馮太后的利益,尤其是在馮太后的男寵李奕被處死以后兩個人之間的矛盾徹底爆發(fā)。馮太后使用自己的威望使皇帝退位,傳位給太子。

當時太子幼小,所以還是拓跋弘掌握政權(quán),最終馮太后還是經(jīng)過政變將他殺死,重新掌握政權(quán),這次掌權(quán)以后馮太后開始了自己長達十四年的統(tǒng)治,但是他能知人善任,使得北魏迅速安定下來。馮太后還對朝廷進行了多項改革,這些改革對北魏的發(fā)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后來馮太后去世,去世的時候只有四十九歲。

馮太后與孝莊太后對比

在中國的歷史上出名的女人并不對,而出名的女人還有很高的政治才能的人更少,這其中就有兩個人值得我們研究,這兩個人就是北魏的馮太后和清朝的孝莊太后,馮太后與孝莊太后對比是很有意思的。

馮太后與孝莊太后都曾經(jīng)掌握過政權(quán),都輔佐了自己的兒子和孫子兩代人,兩個人都非常有能力,在治理國家上甚至比一些君主還要強,甚至兩個人都一樣有緋聞傳出,兩個人之間的共同點有很多。

馮太后與孝莊太后對比,馮太后是年輕守寡,為了穩(wěn)定政權(quán),所以才掌權(quán),在掌權(quán)期間消滅了想要篡權(quán)的乙渾,但是在不久之后她和自己的兒子產(chǎn)生矛盾,為了自己她不惜殺死自己的兒子重新掌權(quán),最終自己統(tǒng)治了很多年。馮太后傳出緋聞是完全為了解決自己的問題。

馮太后與孝莊太后對比,孝莊太后要好一些,因為孝莊太后也很有才能,她掌權(quán)是因為自己的兒子病死了,而不是為了爭權(quán)而殺死自己的兒子。同時她輔佐自己的孫子,但是并不是對權(quán)力有過多的貪戀,時時刻刻都注意培養(yǎng)皇帝。雖然她也有緋聞,但是那是為了幫助自己的兒子登上皇位,至于真假現(xiàn)在還不知道。

所以馮太后與孝莊太后對比,還是清代的孝莊太后更加出色,當然,兩個人都是非常了不起的女人,也都是值得被我們銘記的歷史人物。

馮太后推行了哪些措施

馮太后雖未北燕皇朝皇族子女,可北燕滅亡后,就進宮為婢。后被少年天子文成帝封為貴人,開始了從貴人到太后的富貴之路。那馮太后推行了哪些措施能夠讓她影響深遠,成為北魏的政權(quán)中心?

文成帝英年早逝后,小皇子即位,是馮太后集權(quán)時代的開始。馮氏聰慧過人,憑借高超的政治能力穩(wěn)定了北魏動蕩不安的政局,她兩次臨朝稱制,用個人的智慧成為了北魏政權(quán)多年的核心人物,讓兩代政權(quán)順利交接,臨政期間,推行了哪些措施?

馮太后臨政期間,對政治方面進行一系列的改革,始稱大和新制,改革對北魏后世影響深遠。

關(guān)于政治方面的改革,馮太后效仿兩漢時期的“班祿俸”,對朝中官員的俸祿來歷記錄清楚,全國各地都貫徹實施了班祿制,大大地減少了官員中飽私囊的現(xiàn)象,最大可能地平衡了社會財富的差距。

關(guān)于社會經(jīng)濟方面的改革,馮太后頒布了“均田令”,讓百姓能夠按人頭領(lǐng)到相應(yīng)的土地,讓沒有土地的百姓能夠重拾農(nóng)業(yè),極大地提高了農(nóng)民的積極性,也奠定了北魏的經(jīng)濟基礎(chǔ)。

關(guān)于百性生活方面的改革,促進了鮮卑族和漢族以及周邊一些少數(shù)民族的大融合,鼓勵相互學習,種族不歧視,民族之間相互團結(jié)。改變了落后的生產(chǎn)方式,實現(xiàn)民族之間的融合,消除了落后的奴隸占有制。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