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歷史解密 > 正文

遠交近攻戰(zhàn)略 秦昭王統(tǒng)一六國的軍事策略

2017-03-16 14:11:13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遠交近攻戰(zhàn)略 ?“遠交近攻”是指聯(lián)絡距離遠的國家,進攻鄰近的國家。這是戰(zhàn)國時期范雎為秦昭王統(tǒng)一六國所提出來的外交和軍事策略。 秦昭王

遠交近攻戰(zhàn)略

?“遠交近攻”是指聯(lián)絡距離遠的國家,進攻鄰近的國家。這是戰(zhàn)國時期范雎為秦昭王統(tǒng)一六國所提出來的外交和軍事策略。

秦昭王畫像

歷史上有許多戰(zhàn)爭都采用了“遠交近攻”的這種戰(zhàn)略,如袁紹奪取冀州就是運用這種“遠交近攻”的戰(zhàn)術。袁紹先與公孫瓚進行聯(lián)合,讓公孫瓚攻打冀州,對韓馥造成正面的打擊,然后自己率領同時壓向冀州,讓韓馥走投無路,又派出了說客進行游說,最終韓馥選擇投降,讓出了冀州。但袁紹并沒有因此而感謝公孫瓚,反而將下一步的目標對準了公孫瓚。與公孫瓚進行合作是為了自己的利益,一旦達到了目的,便開始兵戎相向。

上面一個例子是運用“遠交近攻”策略比較成功的案例,但是歷史上也有許多運用失敗的例子,尤其在宋朝。先犯錯誤的是北宋,北宋末年,宋國的北邊的鄰國是遼國,而在遼國以北的地方就是新興的金國了。北宋的皇帝采取“遠交近攻”的策略,與金國進行聯(lián)合選擇滅掉遼國,想討回自己的領地,但結果在滅掉遼國之后的金軍長驅直下,對宋朝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幸好有長江為庇護,才算是保住了宋朝的半壁江山。之后的南宋又犯了一個與北宋同樣的錯誤,在南宋末年,南宋的皇帝又搞“遠交近攻”,派使者與蒙古結盟,夾攻金國,金國雖被滅了但是南宋也被徹底滅亡了。

從以上成功和失敗的案例來看,“遠交近攻”雖然是一個非常有用的軍事策略,但是需要用在恰當?shù)胤缴?,不能盲目使用?/p>

遠交近攻的意思

“遠交近攻”最初是作為外交和軍事上的策略,主要的策略就是指與遠方的國家進行結盟,而對鄰國進行攻擊。這樣做的話既可以防止鄰國發(fā)生叛變,又可以使得鄰國兩面受敵,無法與自己國家進行抗衡。

秦昭王畫像

“遠近外交”是秦國宰相為秦昭王統(tǒng)一六國所提出來的策略,范雎建議秦昭王采取的近攻魏、趙、韓三個國家而遠交齊、楚兩個國家的外交策略,這個策略的非常有效,幫助了秦國實現(xiàn)了統(tǒng)一六國的大業(yè)。產(chǎn)生于春秋時期的“遠交近攻”的外交策略,到現(xiàn)在世界上許多國家仍然在運用。其中日本和印度是最典型的兩個國家。之所以要“遠交”是因為距離較遠的地方的力量是潛在的戰(zhàn)略性的同盟或者是宿敵。之所以要“近攻”是因為敵國就在自己的眼前。在歷史上,相鄰國家都是出于互相敵對的狀態(tài),他們?yōu)榱藬U大自己的土地為了獲取資源而相互進攻。在歷史的長河中,以鄰為友的國家是幾乎找不到的,他們?yōu)榱俗陨淼睦娑扇∵M攻的方式,去搶奪別人的地盤,因此鄰里之間常常會爆發(fā)打戰(zhàn)爭。

但在如今全球化的發(fā)展中,中國政府提出了“以鄰為友”、“以鄰為伴”的國際關系的新的外交策略,樹立了新的價值觀,這個戰(zhàn)略自然跟歷史上的“遠交近攻”的外交策略存在了很大的差異,應該說是與我國所提倡的新的價值觀是背道而馳的。

遠交近攻的來歷

“遠交近攻”這個成語出自《戰(zhàn)國策》中的秦策,范雎建議秦始皇說:“大王不如選擇對遠方的國家進行結盟,對近國進行攻打。得到一寸土地是大王的土地,得到一尺土地還是大王的土地?!边@句話是范雎說服秦始皇的一句名句,也成為了一個很好的計策。

“遠交近攻”策略

春秋戰(zhàn)國末年,七雄開始了爭霸。秦國在經(jīng)過商鞅變法之后,不論是經(jīng)濟還是軍事實力都發(fā)展的特別快。于是,秦昭王就開始了他吞并六國的計劃,把六國都給吞并,自己獨霸中原。

公元前270年,秦昭王準備出兵攻打遠在天邊的齊國。范雎見此情景,就向秦昭王獻上了自己的計謀,就是“遠郊近鄰”的策略,勸說秦昭王不要輕易攻打齊國。范雎對秦昭王說:“齊國的實力很強大,而且離秦國又非常遠,攻打齊國的時候,我們的軍隊必定會經(jīng)過韓、魏兩個國家。軍隊派少了的話,難以取得勝利。但是軍隊多的話,就算打勝了秦軍也無法占有齊國的土地。不如先與齊國進行結盟,再攻打鄰國的韓、魏,然后逐步進行推進?!鼻卣淹趼犃朔饿碌脑捰X得非常有道理,于是決定先攻打韓、魏,為了防止齊國與韓、魏進行結盟,秦昭王又派使者主動去跟齊國進行結盟。以后的四十余年,秦昭王繼續(xù)堅持運用“遠交近攻”的策略,與遠方的齊、楚兩國進行結盟,首先攻下了韓、魏,然后又從兩翼進兵,攻破了趙國河燕國,統(tǒng)一了北方,又攻破了楚國,平定了南方,最后才對齊國進行用兵,齊國也被收入囊中。就這樣,秦始皇征戰(zhàn)十年,終于實現(xiàn)了統(tǒng)一六國的愿望。

秦國遠交近攻

“遠交近攻”是兵法“三十六計”中的其中一計。是秦國的宰相范雎向秦昭王提出的策略,建議秦國將地理位置離的最近的韓、魏兩國作為秦國的主要目標,同時應該與距離稍遠的齊等國保持良好的聯(lián)盟的關系,這樣就可以沒有其他的顧慮。這個策略使得秦國能夠兼并六國,實現(xiàn)了秦國的大統(tǒng)一。

秦國宰相范雎劇照

這個策略是范雎為秦國量身定做的,是占領別國的土地為目標。那么秦國有哪些先天的條件呢?首先,秦國的實力不斷增強。在商鞅變法之后,秦國日漸強盛,吞并六國,實現(xiàn)大統(tǒng)一是他的目標。其次,在力量的對比上,秦國的實力是強于其他任意一個國家的,但是秦國的實力又弱于六國聯(lián)合的實力。因此,秦國在吞并六國的時候,并不能特別著急,他也只能選擇一個一個進行吞并。

那么六國中,到底要先打哪一個,后打哪一個呢?這就是范雎為秦國考慮的地方,范雎認為需要隱藏自己的戰(zhàn)略目標,對遠方的國家表示友好的態(tài)度,先攻打自己的鄰國。因為選擇進攻,打下的土地就是秦國的,但是如果要打遠方的國家,即使打下了也未必能讓秦國所占有。而且,如果同時樹立好幾個敵方,會迫使六國聯(lián)合起來攻打秦國,這樣秦國會失去自己有利的軍事力量。范雎的“遠交近攻”正是為這個秦國吞并六國提供很好的策略,也讓秦國有了先后要消滅的戰(zhàn)斗的目標,最終六國被秦國一一擊破,統(tǒng)一了華夏。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