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歷史解密 > 正文

北魏第六位皇帝拓跋宏為什么英年早逝?

2017-03-16 19:49:51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魏孝文帝拓跋宏(467年10月13日-499年4月26日),獻文帝拓跋弘長子,南北朝時期北魏第六位皇帝,原名拓跋宏,后改名元宏。杰出的政治家、改革

魏孝文帝拓跋宏(467年10月13日-499年4月26日),獻文帝拓跋弘長子,南北朝時期北魏第六位皇帝,原名拓跋宏,后改名元宏。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即位時僅5歲,公元490年親政。親政后,進一步推行改革:公元495年(太和十九年)孝文帝從平城遷都洛陽;后又改鮮卑姓氏為漢姓,藉以改變鮮卑風(fēng)俗、語言、服飾。此外,鼓勵鮮卑和漢族通婚;評定士族門第,加強鮮卑貴族和漢人士族的聯(lián)合統(tǒng)治;參照南朝典章制度,制定官制朝儀。孝文帝的改革,對各族人民的融合和各族的發(fā)展,起了積極作用。公元499年(太和二十三年),拓跋宏病逝,謚孝文皇帝,廟號高祖,葬于長陵。

孝文帝拓跋宏,是獻文帝拓跋弘的長子,母為李夫人,皇興元年八月戊申日(農(nóng)歷八月二十九日,公歷公元467年10月13日),生于北魏首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紫宮[1]?;逝d三年(469年)六月辛未日,被立為皇太子?;逝d五年(471年)八月丙午日,受父禪即帝位,改年號為延興[3]。由于北魏實行子貴母死制度,拓跋宏在被立為太子時,生母即被賜死,由祖母馮太后撫養(yǎng)成人

拓跋宏即位時年紀(jì)太小,由祖母馮皇太后執(zhí)政。公元490年(太和十七年),24歲的拓跋宏開始親政。由于拓跋宏自幼受傳統(tǒng)的漢文化教育,待他長大后,便成長為一位內(nèi)外皆受漢文化影響很深的皇帝。在馮太后死后,拓跋宏將改革更往深推進一步,在政治制度和文化領(lǐng)域繼續(xù)改造北魏。

他先整頓吏治,頒布俸祿制,立三長法,實行均田制;然后于494年,以“南征”為名從山西大同遷都到河南洛陽,全面改革鮮卑舊俗:規(guī)定以漢服代替鮮卑服,以漢語代替鮮卑語,遷洛鮮卑人以洛陽為籍貫,改鮮卑姓為漢姓,自己也改姓“元”。并鼓勵鮮卑貴族與漢士族聯(lián)姻,又參照南朝典章,修改北魏政治制度,并嚴(yán)厲鎮(zhèn)壓反對改革的守舊貴族,處死太子元恂。漢化改革使鮮卑經(jīng)濟、文化、社會、政治、軍事等方面大大的發(fā)展,緩解了民族隔閡,史稱“孝文帝中興”。

拓跋宏為何英年早逝?主要有四個原因:

其一,拓跋氏皇族有早婚早育的傳統(tǒng),拓跋宏之前的數(shù)代嫡祖,如景穆太子拓跋晃十三歲生文成帝拓跋濬,拓跋濬十五歲生獻文帝拓跋弘,拓跋弘十四歲生孝文帝拓跋宏,皆在十多歲時便已生子,因年幼,精子質(zhì)量不高,很容易造成后代遺傳性先天不足。同祖輩一樣,拓跋宏也是早婚早育者,他十六歲生長子元恂,十七歲生次子元恪,而且在生元恪之前,還生有華陽公主、蘭陵公主兩個女兒,可見拓跋宏從十多歲時就開始涉獵后宮,寵幸女人了。十多歲正處身體發(fā)育初期,這個時候過度行房事,很容易造成氣血虧損,體弱多病。

其二,早年經(jīng)歷,對拓跋宏身心影響很大,拓跋宏三歲喪母,十歲喪父,受過寒冬“單衣閉室,絕食三朝”的責(zé)罰,遭過“食中得蟲穢物”的恐嚇,挨過杖打“數(shù)十”的體罰,險些被權(quán)欲極強、生性猜忌的馮太后廢黜。親生父母的痛苦死亡,在位前期的膽顫心驚,這一系列悲苦遭際,使拓跋宏的幼小心靈遭到嚴(yán)重打擊和傷害,很不利于其健康成長。

其三,寵幸馮氏,使拓跋宏感染肺病,早年,馮太后的兩個內(nèi)侄女入宮,其中一女馮氏,即后來給拓跋宏帶綠帽子的馮皇后,不久,馮氏因有病,被馮太后“遣還家為尼”。馮氏得的不是一般病,而是可怕的“素疹”,在古漢語中,“素疹”即“宿疢”,也就是熱病,多指肺病。這種病傳染性極強,且極難痊愈,讓人避之不及,馮太后死后,拓跋宏打著馮氏“素疹痊除”的幌子接其回宮,拓跋宏身體本來就很差,在與馮氏親密接觸中,最終染上了肺病。

其四,心力交瘁,使拓跋宏病情加重,拓跋宏獨掌大權(quán)后,勵精圖治,勤于政務(wù),掀起了排山倒海般的改革浪潮。特別是在遷都問題上,拓跋宏力排眾議,軟硬兼施,甚至不惜自編自演了一場冒雨“南征”鬧劇,可謂殫精竭慮,耗費心智。遷都后,拓跋宏不作停歇,御駕親征,發(fā)動伐齊之戰(zhàn),恨不得畢其功于一役,結(jié)果幾次倉促出征,均無功而返。急功近利,加之疲憊焦躁,使拓跋宏于太和二十二年(498)再次親征時“其疾大漸”,幸虧徐謇救治才好轉(zhuǎn)。

拓跋宏久病心煩,侍臣稍有過失,動不動就要訓(xùn)斥、誅斬,甚至對老婆孩子也不手軟,遷都洛陽后,第一任皇后馮氏因為拒絕說漢語、穿漢服,被拓跋宏廢黜;第一任太子元恂因為嫌天熱,不穿漢服,遭到責(zé)罵后又發(fā)動叛亂,被拓跋宏廢黜、賜死。先天不足,后天勞煩,事事親為,急于求成,性情暴躁,動輒發(fā)怒,平時又不注意養(yǎng)生和保健,使拓跋宏的病情由輕變重,以至于在親自審訊第二任皇后出軌一案時,已經(jīng)力不從心。

拓跋宏之死,在于他明知自己“心容頓竭,氣體羸瘠”,還繼續(xù)忘我的創(chuàng)業(yè),希望有生之年能夠一統(tǒng)天下,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中國皇帝。作為一個重病之人,拓跋宏這是在拼命,處理完皇后出軌一事后,太和二十三年(499)三月,拓跋宏為了實現(xiàn)政治抱負(fù),再次強撐病體親征伐齊,途中鞍馬勞頓,“疾勢遂甚,戚戚不怡”,御醫(yī)回天無力。四月,提前耗盡畢生精力的拓跋宏在取得馬圈城大捷后,因操勞過度,病入膏肓,抱憾而死,令人扼腕。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