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歷史解密 > 正文

歷史上的蒙毅是誰 關于蒙毅的生平都有什么?

2017-03-17 07:53:12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導語:始皇七年,蒙驁卒。驁子曰武,武子曰恬。恬嘗書獄典文學。始皇二十三年,蒙武為秦裨將軍,與王翦攻楚,大破之,殺項燕。二十四年,蒙武攻楚

始皇七年,蒙驁卒。驁子曰武,武子曰恬。恬嘗書獄典文學。始皇二十三年,蒙武為秦裨將軍,與王翦攻楚,大破之,殺項燕。二十四年,蒙武攻楚,虜楚王。蒙恬弟毅?!疤饭囊痪湓?,引出了一個令人稍微感到有些陌生的名字,這人便是蒙毅。

在史馬遷的《蒙恬列傳》中,主要記述了蒙恬和他弟弟蒙毅的事跡。說到蒙恬,大家都不陌生,那個在歷史上曾經”卻匈奴七百余里,匈奴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史記》蒙恬將軍傳:(始皇)乃使將軍蒙恬發(fā)兵三十萬,北擊胡,略取河南地?!鼻?14年,“發(fā)諸嘗逋亡人、贅婿、賈人,略取陸梁地,為桂林、象郡、南海,以謫遣戍。西北斥逐匈奴,以為三十四縣,城河上為塞。又使蒙恬渡河(黃河)……”,蒙恬出身于一個世代名將之家。祖父蒙驁、父親蒙武均為秦國名將,深受家庭環(huán)境的熏陶,自幼胸懷大志。

蒙恬是蒙毅的哥哥,作為在武將之家成長起來的蒙恬,從小的志愿就是成為一名出色的將領,像他父親、祖父一樣,在戰(zhàn)場上永遠以站立的姿態(tài),維護身后的秦國子民和土地。本就出身名門,天資聰穎的蒙恬,在環(huán)境和自身的影響之下,逐漸養(yǎng)成了較高的軍事素養(yǎng)。公元前221年,被秦始皇任命為將軍,率領三十萬人的龐大隊伍,向北進軍進攻匈奴,在匈奴手里收復了黃河以南土地,修筑長城一萬余里,其后駐守該地十余年,這十年蒙恬風雨無阻地堅守崗位,深得始皇帝的推崇和信任。

而他的弟弟蒙毅也是個優(yōu)秀的人才,司馬遷:“此其兄弟遇誅,不亦宜乎!”司馬遷為這兩兄弟的遭遇感到惋惜,而司馬貞評價說:“蒙氏秦將,內史忠賢?!辈还苁堑艿苊商瘢€是哥哥蒙毅,都是秦國優(yōu)秀的賢臣,蘇軾也說:“蒙恬將三十萬人,威振北方,扶蘇監(jiān)其軍,而蒙毅侍帷幄為謀臣,雖有大奸賊,敢睥睨其間哉?”兄弟二人一個在外保家衛(wèi)國,一個在身處內政,為始皇帝分擔煩憂,二人極其受到始皇帝的重視,甚至蒙毅掌朝政,官拜上卿,在內輔佐秦始皇,和始皇帝的關系極好,還一起和始皇帝同乘馬車,居內則侍從秦始皇左右。

蒙毅,出生年月不詳,秦國名將蒙驁之孫,蒙武之子,蒙恬之弟,秦朝大臣。蒙氏家族三代仕秦,忠心不二,攻城略地,出生入死,為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的偉業(yè),立下了汗馬功勞。蒙毅跟哥哥一樣,在名門成長起來,從小跟大哥蒙恬一起學習兵法,抱負遠大。祖父蒙驁、父親蒙武均為秦國名將。蒙毅的父親蒙武,在公元前224年,擔任秦國的副將,與另一位秦國名將王翦攻打楚國,大敗楚軍,殺死楚將項燕。

蒙氏家族一直深受秦始皇的信任,蒙氏三代為秦國效忠,一直延續(xù)到蒙恬、蒙毅身上,由于家世的關系,蒙毅的哥哥蒙恬,得以擔任秦國將領,率領秦軍攻打齊地,也曾經率領人馬擊退匈奴,守衛(wèi)邊疆,維護秦國邊境的和平,而弟弟蒙毅則在內政,頭腦精明的蒙毅,為始皇帝分憂解難,秦始皇信任夸獎蒙毅,外出陪秦始皇同乘一車,居內則侍從秦始皇左右,官至上卿。

蒙毅雖然位高權重,但是從來沒有亂用他的職權,甚至在面對權臣趙高犯法時,他也沒有徇私,而是秉公執(zhí)法,蒙毅依法懲治他,蒙毅依照法令判處趙高死罪,但是始皇帝不忍心,就赦免趙高并恢復了他的官職。就是這一次,趙高將蒙毅記恨,并且為蒙毅的死埋下了伏筆。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