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歷史解密 > 正文

選址之謎 皇太極建造皇寺廟有何意義?

2017-03-17 23:43:42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說到創(chuàng)建“皇寺廟”,還要從女真后金時期的蒙古察哈爾部落說起。 蒙古察哈爾部落的林丹汗,出生于明代萬歷二十年(1592年)。當年,滿、蒙各

說到創(chuàng)建“皇寺廟”,還要從女真后金時期的蒙古察哈爾部落說起。

蒙古察哈爾部落的林丹汗,出生于明代萬歷二十年(1592年)。當年,滿、蒙各部落都有“立長為嗣”的觀念和習俗。明代萬歷三十二年(1604年),以長孫身份,林丹汗繼承了祖父的汗位,成為統(tǒng)轄蒙古的“可汗”。林丹汗繼位不久,便在蒙古漠南巴林部境內(nèi)的阿巴噶哈喇山,修建了“瓦察爾圖察漢浩特”(漢語“白城”),作為政治、經(jīng)濟、軍事中心。除了實力雄厚之外,林丹汗還是元世祖成吉思汗的嫡系子孫,并握有“傳國璽”、“瑪哈噶喇”金佛、《金經(jīng)》三大法寶,足已號令蒙古各部落。

“傳國璽”原先珍藏在元朝的內(nèi)務府。元代順帝被明代洪武帝朱元璋打敗后,攜帶傳國璽逃到沙漠,最終死在應昌府(內(nèi)蒙克什克騰旗西北達里諾爾西),傳國璽不知去向。200多年之后,一個牧羊人發(fā)現(xiàn)了一件怪事:他的一只山羊一連3天不吃草,只是一個勁兒地在一個山崗下用蹄子刨地。牧羊人見狀,將地面挖開,驚喜萬分地得到了這方“傳國璽”。牧羊人將“傳國璽”交給了元代后裔博碩克圖汗。后來,博碩克圖被察哈爾侵占,“傳國璽”便落到了林丹汗手中。

“瑪哈噶喇”是藏語,意為“寶藏怙主”,譯成漢語為“大黑天”,為藏傳佛教中護法神之一。沈陽“皇寺廟”中的“瑪哈噶喇”佛像,以黃金鑄成,高約兩尺,重1000兩。據(jù)有關(guān)專家考證,南宋寶佑四年(1256年),在甘肅涼州(武威)的忽必烈軍營中,工匠巴勒布鑄造了“瑪哈噶喇”金佛。當時,這尊佛像被視為元朝皇帝的護法神、蒙古族的戰(zhàn)神。“瑪哈噶喇”金佛曾由五臺山轉(zhuǎn)至西藏。明代萬歷四十五年(1617年),林丹汗下令,在“瓦察爾圖察漢浩特”建造金頂白廟,供奉從西藏請來的“瑪哈噶喇”金佛。

《金經(jīng)》是舉世聞名的東方佛教經(jīng)典。元代大德年間(1297年至1307年),奉元成宗鐵穆耳之命,藏文《金經(jīng)》被譯成蒙文。盡管林丹汗握有三大法寶,但他到處興兵攻掠,專橫跋扈,貪得無厭,最終激起蒙古各部落的強烈不滿。

林丹汗當政時期,努爾哈赤的后金國在遼東崛起。為擴充實力征討明朝,努爾哈赤對相鄰的漠南蒙古科爾沁部、扎魯特部、八岳特部等部落,采取了“聯(lián)姻結(jié)盟”政策。努爾哈赤先后迎娶科爾沁貝勒明安女、孔果爾女為妃;又將胞弟舒爾哈齊之女嫁給八岳特部貝勒之子,從而分化瓦解了林丹汗的勢力。

皇太極繼位后,采取軟硬兼施策略,籠絡、征服察哈爾外圍各部,集中軍事力量打擊林丹汗。皇太極先后于后金天聰二年(1628年)、六年(1632年)、九年(1635年),三次征討林丹汗。尤其是后金天聰六年(1632年)三月,皇太極御駕親征,傳令歸順后金的科爾沁、扎魯特、巴林、奈曼、敖漢、喀喇沁、土默特、阿魯科爾沁、翁牛特、阿特等蒙古部落出兵,在西拉木倫河(西遼河之一)會盟。同年四月下旬,皇太極率領(lǐng)滿、蒙聯(lián)軍10萬兵馬,越過興安嶺,駐守都勒河。

后金天聰八年(1634年)十二月十四日,墨爾根一行抵達盛京(沈陽)邊門(沈陽西北平羅堡)?;侍珮O聞報之后,隨即命畢禮克圖囊蘇喇嘛、大臣羅禮,帶領(lǐng)眾多僧人,前往盛京(沈陽)邊門平羅堡迎接。第二天,墨爾根來到盛京(沈陽)城內(nèi),向皇太極奉上“瑪哈噶喇”金佛、《金經(jīng)》?;侍珮O大禮接見、款待了墨爾根等人。后金天聰九年(1635年)二月,皇太極下令,表彰墨爾根等二人,賜給每人鞍馬、染貂皮帽、貂鑲皮襖、玲瓏腰帶、玲瓏撒袋、股子皮靴各一;其他歸順人員也各有賞賜。

在賞賜送佛有功人員的同時,皇太極還做出西征決定,差遣弟弟多爾袞,侄子岳托、薩哈廉,長子豪格,遠赴黃河“河西”尋找林丹汗的太子額哲,以及“傳國璽”。當年二月二十六日,多爾袞等“四王”率領(lǐng)一萬鐵騎離開盛京(沈陽),沿著當時林丹汗的逃亡路線,一路向西疾進。

盡管有在白駱駝臥地不起閉目死去之地建造佛堂之說,但李鳳民先生認為,金佛佛堂,即“皇寺廟”選址的依據(jù),與盛京八旗方位制度有關(guān)。清代初期,將盛京(沈陽)內(nèi)外城東、西、南、北四面劃分為八等份,“八旗”的每個“旗”各占一份。以清初崇德年間的盛京(沈陽)外城為例:北面(由西向東排列)為正黃、正藍兩旗;東面(由北向南排列)為正白、鑲白兩旗;南面(由東向西排列)為正紅、鑲紅兩旗;西面(由南向北排列)為鑲黃、鑲藍兩旗。于是,“八旗”均擁有各自的固定土地。

皇太極雖為一國之君,但在傳統(tǒng)的“八旗”制度上,皇太極僅為正黃、鑲黃兩旗的旗主,擁有相應的固定土地?!盎仕聫R”位于小西邊門大御路以北、小北邊門大御路以西之間。這個位置,恰恰是正黃旗的地界,為皇太極擁有的土地。以此推斷,建造金佛佛堂用地,是清太宗皇太極所撥的正黃旗旗地。那么,金佛佛堂便自然是皇家寺院了。所以,盡管金佛佛堂擴建后,全稱叫做“蓮花凈土實勝寺”,但人們還是習慣稱之為“皇寺廟”。

再有,《欽定大清會典事例》記載,后金天聰七年(1633年)定制:喇嘛寺廟必須建在城外。由此可見,“皇寺廟”的選址,也顯然遵循了這一定制。

皇太極建造“皇寺廟”,完全出于政治需要?!懊晒湃龑殹钡绞趾?,又建造了金佛佛堂,使得漠南蒙古十六部四十九貝勒齊聚盛京(沈陽)城,一致?lián)泶骰侍珮O為蒙古“共主”?;侍珮O不失機宜地接受滿、蒙、漢諸王大臣上奏的尊號,改稱“皇帝”,改國號為“大清”。這個重大的歷史事件,發(fā)生在清代崇德元年(1636年)四月十一日。

所有事情的開始都是有原因的,這建“皇寺廟”聽起來有些荒唐,很讓人理解。但若追溯源頭,還真是有很多含義。也正是因為皇寺廟建造的過程如此受到重視,所以現(xiàn)在才有許多人去參觀吧。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