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歷史解密 > 正文

原理論受挑戰(zhàn) 獸腳類恐龍并非都是劊子手

2017-03-18 10:03:07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導語:通過骨骼和牙齒化石,有時我們可以直觀地看到恐龍食性的證據。例如霸王龍削鐵如泥的牙齒和厚重的下頜,顯然是巨型食肉動物的必備工具;三角

通過骨骼和牙齒化石,有時我們可以直觀地看到恐龍食性的證據。例如霸王龍削鐵如泥的牙齒和厚重的下頜,顯然是巨型食肉動物的必備工具;三角龍的一排排牙齒是用來切斷植物纖維的。然而虛骨龍類卻有很多模棱兩可的特征,因此引起了廣泛的爭論。

幸運的是,一小部分虛骨龍類還保存有其它信息,如化石糞便和胃內容物,以及齒印等等。Zanno 和Makovicky二人收集了近100種虛骨龍類的食性信息,并用統(tǒng)計學手段分析某些特征(如缺失牙齒或頸部變長)是否與植食習性直接相關。他們發(fā)現,有20多種特征在統(tǒng)計學上都與植食習性相關,這樣便可以按圖索驥,找出那些可能食植物的獸腳類恐龍了。

按照這一方法,他們分辨出了6個大類44種可能吃植物的虛骨龍類,證明獸腳類恐龍的植食習性是相當普遍的,那些純肉食的種類如霸王龍和迅猛龍倒像是其中的特例了。

研究者們還分析了不同類群的虛骨龍類,演化出植食習性的過程是否相似。他們發(fā)現隨著時間推移,虛骨龍類標準的食肉動物牙齒開始變形,呈釘狀、楔狀和葉狀,有些種類最終失去了全部或大部分牙齒,取而代之的是像鳥類一樣的喙。

新的研究認為喙有助于恐龍取食植物性食物,而在鳥類中間,喙分異成無數種類型,支持了現代鳥類高度分化的食性。Zanno說:“這是喙與植食習性相聯(lián)系的有力證明。喙一旦出現便連續(xù)演化,能夠滿足多種用途?!?/p>

Zanno 和Makovicky還發(fā)現,在虛骨龍類中,無齒有喙的特征總是伴隨著消化道中用來研磨植物的“胃磨(gastricmill)”結構一同出現,而在尚未發(fā)現“胃磨”的恐龍如鐮刀龍中,都仍然存有牙齒。

除了失去牙齒并演化出喙以外,有些植食的虛骨龍類還有著長長的頸部,以便擴大取食范圍。

研究者們還發(fā)現,虛骨龍類多樣的食性可能是它們在白堊紀占據優(yōu)勢并高度分化的原因之一。由于虛骨龍類與鳥類關系緊密,對它們的研究也有助于解釋鳥類和鳥類飛行的起源。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