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歷史解密 > 正文

宋太祖遷都之謎 群臣為何大力反對?

2017-03-19 12:14:52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960年,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建立大宋,此后定都開封。但是就當時的情形來說,開封并不合適,原因在于北方的契丹一直虎視眈眈,燕云

960年,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建立大宋,此后定都開封。但是就當時的情形來說,開封并不合適,原因在于北方的契丹一直虎視眈眈,燕云十六州門戶大開,大宋防守力量倍增。為此,太祖曾經(jīng)計劃遷都洛陽,但是不幸的是這項計劃被群臣反對而擱淺,北宋的滅亡從此被埋下了禍根。

公元960年,宋太祖趙匡胤奪取后周政權(quán),建立大宋王朝,定都河南開封。考慮到開封“形勢渙散,防維為難”,趙匡胤曾擬先遷都洛陽,后遷都長安,但遭到群臣及晉王趙光義極力反對,遷都計劃擱淺。自古統(tǒng)治者選擇都城主要根據(jù)軍事、經(jīng)濟、地理位置三方面條件來考慮。軍事上要求都城所在地既能制內(nèi),又利于御外;經(jīng)濟上要求都城附近地區(qū)經(jīng)濟發(fā)達,能基本解決都城的物質(zhì)需要,只需少量仰給于遠處;地理位置上要求都城位于王朝管轄范圍的中心地區(qū),或有通暢的水陸交通線路通向四面八方。

開封府主要的優(yōu)勢是居“天下之要會”,汴水河渠連接江淮等地,經(jīng)濟富庶,但其缺點是軍事上無險可守,難以御外,必須常駐數(shù)十萬大軍以代替山河之險。趙匡胤考慮得比較全面,比群臣和趙光義更有眼光,他認為如繼續(xù)以開封為都城,“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殫矣!”結(jié)果不幸而言中。

宋太祖曾擬遷都

欲西遷據(jù)形勝之地 開封位于黃河中游的南岸,地處中原和華北大平原的西部邊緣。它北據(jù)燕趙,南通江淮,西峙嵩岳,東接青齊。河流在這里作放射狀向南北分流,可開鑿運河,連接南北河流。因戰(zhàn)國時的魏國,五代時的后梁、后晉、后漢、后周以及北宋和金朝后期,都曾建都于開封,所以開封素有“七朝古都”之稱。就地理環(huán)境而言,自古統(tǒng)治者擇都大多選取龍盤虎踞、山河四塞、有險可守的形勝之地,很少選擇地勢平坦、難以防守之地。而開封偏偏就是一馬平川、無險可守的地方。它之所以被統(tǒng)治者看中,關(guān)鍵在于它處在四通八達的“天下之沖”,交通方便,經(jīng)濟富庶,有利于“居中御遠”。

早在戰(zhàn)國后期,縱橫家張儀曾對魏哀王說:“魏地四平,諸侯四通,條達輻輳,無有名山大川之限。”楚漢相爭期間,謀士酈食其對劉邦說:“陳留(今開封一帶)天下之沖,四通五達之郊。”于是劉邦置陳留郡。唐末和五代時,群雄逐鹿中原,開封的地理位置顯得更加重要。唐人韓宏說:“大梁(今開封)襟帶河汴,控引淮泗,足以禁制山東。”后唐郭崇韜說:“汴州關(guān)東沖要,地富人繁”。石敬瑭對后唐皇帝李嗣源說:“大梁,天下之要會也。”公元936年,石敬瑭滅后唐,建立后晉,兩年后便以汴州為東京開封府,定為首都。

隨后,后漢、后周相繼建都于開封。宋太祖趙匡胤登上帝位時,沿用后周舊制,以大梁為東京開封府,洛陽為西京河南府。趙匡胤不僅是一位雄才大略的軍事家,也是一位高瞻遠矚的政治家。在基本平定南方諸國及地方割據(jù)勢力后,他考慮到開封“形勢渙散,防維為難”,曾擬先遷都洛陽,后遷都長安,他說:“吾欲西遷,據(jù)山河之勝,以去冗兵,循周漢故事,以安天下也?!钡@一打算遭到群臣和其弟趙光義極力反對。

反對遷都理由之一:洛陽凋敝軍食不充

趙匡胤于公元927年在洛陽夾馬營出生,因而對洛陽有特殊感情。開寶九年(公元976年),趙匡胤下詔西幸洛陽祭祀天地,并打算從此留在洛陽。起居郎李符第一個站出來反對,他上書“陳八難”,書中稱:“京邑凋敝,一也;宮闕不備,二也;郊廟未修,三也;百司不具,四也;畿內(nèi)民困,五也;軍食不充,六也;壁壘未設(shè),七也;千乘萬騎盛暑扈行,八也?!壁w匡胤思鄉(xiāng)心切,根本不管西行難不難,于同年三月丙子日從開封出發(fā),在眾大臣和衛(wèi)兵簇擁下,浩浩蕩蕩前往洛陽。

四月,趙匡胤一行到達洛陽,在南郊舉行合祭天地大典。此前洛陽地區(qū)連續(xù)一個月大雨不止,趙匡胤到達后,雨就停了下來,舉行合祭大典時晴空萬里。大典結(jié)束后,當?shù)馗咐险f:“我輩少經(jīng)亂離,不圖今日復(fù)見太平天子!”還有人激動得淚流滿面。趙匡胤見天公作美,百姓歸心,又見洛陽經(jīng)過重建后宮室壯麗,心情非常愉快,當日下詔大赦,并當面獎勵建設(shè)洛陽有功的河南府右武衛(wèi)上將軍焦繼勛。

兩天后,趙匡胤大宴群臣,隨意賞賜,君臣共歡。在言談中,趙匡胤屢稱洛陽為形勝之地,居天下之中,流露出欲留居洛陽之意,群臣見皇上興致正濃,不敢掃他的興,當時沒有誰開口進諫。趙匡胤見大家都不反對,以為遷都之事可如愿進行,卻不知群臣雖表面不反對,但大多數(shù)人仍不樂意遷都。

反對遷都理由之二:開封漕運四通八達

遷都是牽涉到國家命運的大事,群臣有意見不可能不提,況且他們知道趙匡胤是非常尊重臣下意見的明君,所以便利用各種機會向趙匡胤進諫。一天,趙匡胤的老部下李懷忠見皇上略有閑暇,便上前進言,他說:“東京有汴渠之漕,歲致江淮米數(shù)百萬斛,都下兵數(shù)十萬人,咸仰給焉。陛下居此,將安取之?且府庫重兵,皆在大梁,根本安固已久,不可動搖。一旦遽欲遷徙,臣實未見其利?!?/p>

就當時形勢而言,李懷忠這一番話的理由是很充足的,自后梁建都開封以來,幾代統(tǒng)治者便不斷開挖運河,以通漕運。尤其是后周世宗柴榮,屢次下詔開挖運河。顯德四年(公元957年)四月,世宗下詔疏導汴水北入開封五丈河,使齊魯舟楫都能到達開封;顯德五年(公元958年)三月,下詔開挖汴水口,引導河水達于淮水,使江、淮舟楫暢通無阻;顯德六年(公元959年)二月,柴榮命馬軍都指揮使韓令坤在開封東面疏導汴水入于蔡水,“以通陳穎之漕”,又命步軍都指揮使袁彥“浚五丈渠東過曹、濟、梁山泊,以通青、鄆之漕”。趙匡胤建立大宋王朝后,從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就著手在開封周圍進行大規(guī)模水利建設(shè),他首先下令開挖蔡河,使河流直達許鎮(zhèn),以通淮右之漕。第二年,又調(diào)集數(shù)萬民工,從新鄭引閔水與蔡河匯合,使蔡河經(jīng)陳、穎直達壽春。同年,又在開封城北進一步開挖五丈河和金水河,增加流量。

經(jīng)不斷疏浚和開鑿后,基本形成以開封為中心的運河系統(tǒng)。江南之粟由江入淮,經(jīng)汴水入京;陜西之粟由三門峽附近轉(zhuǎn)黃河,入汴水達京;陜西之粟由三門峽附近轉(zhuǎn)黃河,入汴水達京;陜蔡之粟由惠民河轉(zhuǎn)蔡河,入汴水達京;京東之粟由齊魯?shù)貐^(qū)入五丈河達京。使開封便于取得全國各地的糧食和物資,解決首都開封數(shù)十萬禁軍和百萬居民的糧食和物資供給問題。這在當時是建都長安或洛陽都無法辦到的。所以趙匡胤認為李懷忠的意見確實有道理,但即便如此,仍改變不了趙匡胤遷都的決心。

反對遷都理由之三:安邦“在德不在險”

群臣的意見趙匡胤可以不聽,可晉王趙光義的意見趙匡胤卻不得不聽,因趙光義是他的皇位繼承人。當趙匡胤把遷都洛陽和長安利在有險可守的想法告訴趙光義時,趙光義說:“在德不在險?!壁w匡胤一時語塞。趙光義離開后,趙匡胤對左右說:“晉王之言固善,然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殫矣?!?/p>

趙光義反駁趙匡胤引用了吳起的故事。《史記·孫子吳起列傳》記載:“吳起事魏武候。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顧而謂吳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國之寶也!’起對曰:‘在德不在險。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德義不修,禹滅之;夏桀之居,左河濟,右泰華,伊闕在其南,羊腸在其北,修政不仁,湯放之;殷紂之國,左龍門,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經(jīng)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殺之。由此觀之,在德不在險,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盡為敵國也?!?/p>

悲乎!“在德不在險”本是吳起勸解魏武侯施展仁政的一項措施,竟被趙光義曲解如此,最終白白葬送了大宋數(shù)百年的國運。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