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歷史解密 > 正文

揭秘漢代女尸為何能夠2000多年不腐?

2017-03-20 10:13:26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漢代古尸“凌惠平”在出土后,連云港博物館曾經(jīng)特邀國內(nèi)著名專家聚于港城,嘗試破解這具古尸身上的種種謎團,如凌惠平身份、棺中的液體等等

漢代古尸“凌惠平”在出土后,連云港博物館曾經(jīng)特邀國內(nèi)著名專家聚于港城,嘗試破解這具古尸身上的種種謎團,如凌惠平身份、棺中的液體等等,還有跟她一起發(fā)現(xiàn)的三個棺木的尸體均腐爛了,為什么凌惠平可以駐守容顏?

2002年7月7日下午4時多,連云港西南城郊約7公里的通往海州石棚山風景區(qū)的花園路基建工地上,一名挖掘機司機在作業(yè)中挖出一連串整齊厚實的豎條木板和一具完整棺木,便立即向有關部門報告。

該市文管辦和市博物館人員得知消息后立即趕到現(xiàn)場,從墓葬形制判斷確定為一處漢代墓葬。除施工損壞了一小部分外,其余部分保存得相當完整。

整個墓的結構為一穴兩槨四棺墓,南槨室內(nèi)棺編為4號棺,北槨室內(nèi)由南往北依次編為1號棺、2號棺(男主人“東公”棺)、3號棺,四具棺木均保存完好。

7月9日,在連云港市博物館內(nèi),當工作人員項劍云用一根鋼釬撬開3號棺棺蓋時,一具古尸從棕褐色棺液里仰面漂浮上來,博物館內(nèi)頓時沸騰了。

尸體皮膚新鮮,經(jīng)醫(yī)生和考古人員鑒定,尸體為女性,身長1.58米,年齡在50歲左右。其棺內(nèi)的文物中,有一枚邊長為1.3厘米的青銅印章,印鈕是一只栩栩如生的龜鈕,印章上清晰地刻著“凌惠平”,女尸的姓名確定無疑。在那次發(fā)掘共出土文物81件。但這具千年古尸卻留下了種種謎團。

連云港市雙龍漢墓古尸屬馬王堆類型的濕尸,這是繼我國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女尸、湖北荊州漢墓男尸之后發(fā)現(xiàn)的第三具漢代濕尸,此類型的古尸極罕見,其科研價值、歷史和現(xiàn)實的意義極為突出。但是卻有四個謎團一直無人能夠解開。

自“凌惠平”出土以來,關于其確切身份的猜測一直撲朔迷離。

在同一個墓葬里同時出土的男主人棺里也有一枚正方形龜鈕青銅印,略大于“凌惠平”的印,但字跡模糊不清,無法辨認。男棺的槨板內(nèi)側刻有“東公”二字。

根據(jù)辭海中的解釋,“東公”即為有名望的人。而從出土木牘的文字記載內(nèi)容分析,當時“東海太守”、“河南太守”等地方官員都派官吏前來參加葬禮,不難看出,男主人是一個身份不低的地方官吏。

在漢代,只有年俸祿在300-2000石的官吏才能使用龜鈕青銅印。因此,“凌”家地位至少在太守以上。但“凌惠平”為什么也會用龜鈕青銅???考古專家介紹說,在中國西漢時期有女性封侯的制度,那“凌惠平”是否也被封了侯?

“凌惠平”的遺體能如此完好地保存2000多年,可以說是一個極為罕見的奇跡。

與馬王堆女尸相比,馬王堆女尸墓葬的規(guī)模宏大,棺內(nèi)積液不多,在棺外的六面,還包圍著1萬多斤木炭,然后是成分為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鋁、氧化鐵的白膏泥層,再加上厚厚的堆土,保存環(huán)境和條件都比連云港墓地好得多。

而連云港墓葬非常簡陋,槨板上只有一層白膏泥,并無木炭,不可避免地對土質(zhì)有一定的影響,但棺內(nèi)女尸為什么能更好地保存至今?

再者,同一個墓葬中,同樣的環(huán)境和密閉條件,為什么其他3口棺內(nèi)僅存零星遺骨,唯獨“凌惠平”能有“駐顏有術”?

“凌惠平”不腐是否與棺中的棺液有關?但這些液體是入殮時注入的,還是天長日久滲入的地下水?目前尚無定論。

據(jù)連云港市第一醫(yī)院用大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對棺液樣本的分析,發(fā)現(xiàn)其pH值為7.55,呈弱堿性,棺液中還含有血紅蛋白,與pH值為5.18的長沙馬王堆墓棺里的酸性棺液截然不同?!傲杌萜健蹦茉谶m于細菌生存的堿性棺液內(nèi)保持不腐,又是一個謎。

從出土的文物檔次看,凌惠平和“東公”的地位不低,但墓室卻非常簡陋,出土的文物件數(shù)也相對較少,與辛追的3000余件陪葬品相比,雙龍漢墓里的文物簡直是寥寥無幾。

采訪中考古專家項劍云告訴記者,種種跡象表明,墓葬應該是在匆忙中進行的,給人的感覺是當時還有許多事沒來得及做。

那么,究竟發(fā)生什么事,讓凌惠平夫婦被匆忙下葬?

博物館劉政館長表示,希望通過這次陳列展能引起更多的人士關注,去破解這些千古之謎。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