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為何不想東山再起 堅持要在烏江邊自刎
此人屢屢?guī)椭鷦睿斣诒卣D之列。可是,項羽卻始終沒有誅除這個項氏敗類。第一件事,鴻門宴前夜,項伯私訪張良,泄露了重大軍事機密,項羽竟然不予追查。
第二件事,鴻門宴上,項伯以劍護衛(wèi)劉邦,使范增、項莊刺殺劉邦的計劃未能實現(xiàn)。這兩件事前后關(guān)聯(lián),都有項羽政治幼稚的因素在內(nèi),而且分量很重;但是,顧念項伯是自己的堂叔,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如果換成他人,誰敢在大戰(zhàn)前夜私見敵軍?如果真有人為了私交夜入敵營、夜見敵將,誰能保證他不會受到項羽的嚴厲處罰?項伯之所以敢于在大戰(zhàn)前夜私見張良,就是因為他知道項羽重情念舊,對他這個官居高位的堂叔不會給予什么嚴厲的懲罰。
我們可以拿項伯和范增作一個對比。范增是項羽手下唯一的謀士,項羽尊稱他為“亞父”。從年齡上看,鴻門宴時項羽二十七歲,范增已經(jīng)七十多歲。但是,滎陽會戰(zhàn)中陳平一施反間計,項羽馬上疏遠范增,并逐步奪了他的權(quán)。范增其實并未通敵,真正通敵的是項羽的堂叔項伯。可是,通敵的項伯并未因私見張良受到任何懲罰,沒有通敵的范增卻被項羽懷疑猜忌,憤而出走。
如果范增是項羽的堂叔,項羽會這樣做嗎?為什么陳平頻頻使用反間計,卻沒有一個反間計針對項氏宗族呢?有人說:在鴻門宴上刺殺劉邦顯得項羽沒有度量,沒有胸懷。項伯的話顯出了項羽的度量。這純粹是胡扯!項羽與劉邦在秦亡之后是爭奪天下的對手,劉、項兩大集團的利害關(guān)系嚴重沖突。誰殺誰,怎么殺,都是枝節(jié),關(guān)鍵是殺。
劉邦利用“鴻溝議和”,從項羽手中騙回來了老爸和老婆,馬上就翻臉,一路追殺項羽,必欲置項羽于死地而后快。這算什么?這講信用嗎?這不明明是騙人嗎?要打就光明磊落地打,何必要以議和的名義將老爸和老婆騙回來再打?人們從不指責劉邦毀約殺人,又憑什么苛責項羽鴻門宴殺戮劉邦是沒有度量呢?
第三件事,代劉邦求封漢中,這件事情性質(zhì)就更加嚴重了。劉邦最初被項羽封到巴蜀,后來劉邦和張良行賄項伯,項伯為劉邦說情,加封劉邦漢中之地。關(guān)中之地在整個楚漢戰(zhàn)爭中都是劉邦的根據(jù)地。劉邦得封漢中之地的好處是:第一,領(lǐng)土擴張。領(lǐng)土的擴張就意味著人員的增多,資源的增多。第二,便于出兵關(guān)中。關(guān)中自商鞅變法以來,非常富庶;又一直實行兵農(nóng)合一的政策。因此,劉邦一有失利,蕭何就從關(guān)中為他調(diào)集兵員、糧餉。特別是劉邦彭城大敗,元氣大傷,全靠蕭何從關(guān)中補充兵員、糧餉,使劉邦迅速恢復元氣,才有了與項羽繼續(xù)周旋的資本。
滎陽之戰(zhàn)是長達兩年多的消耗戰(zhàn),劉邦沒有關(guān)中之地的后勤支援是不可想象的。項羽除了敗在戰(zhàn)略的失誤之外,還敗在后勤補給線沒有保障。劉邦就不同了,他奪取的關(guān)中成了他的黃金補給線,絲毫不用擔心項羽會切斷他的后勤補給線。
第四件事,代劉邦救父救妻。劉邦和項羽在滎陽對陣,項羽打算處死劉邦之父太公及其妻呂后,項伯勸項羽不要這樣做。項伯說“天下事未可知。且為天下者不顧家,雖殺之,無益,只益禍耳”。這里最值得玩味的就是天下事未可知。所謂天下事就是劉、項兩家之事;所謂未可知就是劉、項兩家到底誰可以得到天下還很難講。想一想項伯所做的那么多事情,再想一想這句話,就知道這句話含有很深的含義。這說明項伯已經(jīng)在考慮一件事了:“后項羽時代怎么辦”(也就是假如項羽敗給劉邦了,我項伯怎么辦)。匪夷所思的是,項羽聽了項伯的話,竟然就放了太公、呂后。實際上,項伯是幫助劉邦救了其父、其妻兩條命。
圖報恩誤用其人
曹咎和司馬欣是對項梁有大恩的人,他們曾經(jīng)救過項梁的命,項梁因此躲過了一場血光之災(zāi)。所以,項梁對曹咎、司馬欣一直非常感恩,項羽對曹咎、司馬欣也非常信任。
漢三年六月,項羽二奪成皋,劉邦狼狽逃竄。但劉邦奪了韓信手下的軍隊,重新振作起來,派兩萬士兵增援彭越,在項羽的軟肋——后勤補給線上大搞突襲戰(zhàn)。
漢三年八月,彭越完全切斷了項羽的后勤補給線,項羽不得不再次回援以打通補給線。
臨行之前,項羽把成皋戰(zhàn)區(qū)的指揮權(quán)交給了曹咎、司馬欣。曹咎當時是楚國主管軍事的最高長官大司馬。項羽行前再三交代,我十五天必定掃平彭越,你們要在這十五天里只守不戰(zhàn),保住成皋。但項羽揮師東進不到五六天,曹咎就受不了羞辱,震怒之下出兵作戰(zhàn),被劉邦打得大敗,使項羽又一次丟失了成皋。
項羽重用曹咎、司馬欣是一重大失策。曹咎、司馬欣不是帥才,根本沒能力守住成皋。項羽出于對曹咎、司馬欣的舊情重用他們兩個人,導致辛辛苦苦才奪過來的成皋第二次失守,使自己在局部戰(zhàn)場上也沒有獲得應(yīng)有的勝利,不能不說這是項羽自己打敗自己的重大失誤。
重用親信是人類無法克服的一種天性。因為,親信為人熟悉,熟悉帶來信任。但是,為了所謂的信任而重用無能的親信,特別是在關(guān)乎事業(yè)成敗、個人生死的重大問題上重用無能的親信,那可就是愚蠢至極!對待親信可以給錢,不可給權(quán)——這就是項羽重用曹咎、司馬欣給我們的最重要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