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歷史解密 > 正文

揭秘湘西趕尸匠 不是趕尸其實竟是背尸?

2017-04-27 23:56:07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僵尸是源于明清南方民間傳說的一種會復活的尸體,受日月精華影響而變成的妖怪,即尸體在某種作用下重新起立行走,但面目猙獰,全身僵硬,指

僵尸是源于明清南方民間傳說的一種會復活的尸體,受日月精華影響而變成的妖怪,即尸體在某種作用下重新起立行走,但面目猙獰,全身僵硬,指甲發(fā)黑尖銳,有銳利犬齒,懼怕陽光。日間躲于棺木、洞穴之類潮濕陰暗的地方,入夜后出沒,以人血或家畜血液為食,撕咬活人,對活物攻擊性強且力大無窮,跳躍前進時雙手向前伸。

有人這么定義僵尸:“僵尸,天地怨氣,晦氣而生。不老、不死、不滅,被天、地、人三界摒棄在眾生六道之外,浪蕩無依,流離失所。在人世間以怨為力、以血為食,用眾生鮮血宣泄無盡的孤寂?!?/p>

《子不語》把僵尸分成8個品種:紫僵、白僵、綠僵、毛僵、飛僵、游尸、伏尸、不化骨,且“鬼聞雞鳴即縮”,“ 棗核七枚,釘入尸脊背穴”,“ 放火燒之,嘖嘖之聲,血涌骨鳴?!薄堕單⒉萏霉P記》對僵尸外貌如此描述:“白毛遍體,目赤如丹砂,指如曲勾,齒露唇外如利刃接吻噓氣,血腥貫鼻?!?/p>

中國說的最多的是湘西趕尸匠,他們所趕的屬于行尸,又稱移靈,屬茅山術(shù)祝由科,發(fā)源于湘西沅陵、瀘溪、辰溪、敘浦4縣。一般是在尸體尚未腐化時,于天亮之前,將其趕往義莊,或者固定的小店。尸體一般都披著寬大的黑色尸布,頭上戴著一個高筒氈帽,額上壓著幾張書著符的黃紙垂在臉上。天光前投店入屋后則揭起符紙,讓尸靠墻而立。

在這些披著黑色尸布的尸體之前,有一個手執(zhí)銅鑼的活人,他一面敲打著手中的小陰鑼,一面領(lǐng)著這群尸體往前走。他不打燈籠,手中搖著一個攝魂鈴,讓夜行人避開,通知有狗的人家把狗關(guān)起來。尸體若有兩個以上,趕尸匠就用草繩將尸體一個一個串起來,每隔七八尺遠一個。據(jù)說誰家里死了人,可以吃糯米以驅(qū)除邪氣,防止僵尸。

因為某種原因,某人外出謀業(yè),長年不歸,后客死他鄉(xiāng)。但湘西的習俗是,哪兒的人死了,尸體必須帶回家鄉(xiāng)安葬于祖墳。但回家的路途險峻狹窄,行車抬擔皆不便。趕尸者的職責,就是將尸體分割成很多塊,背在自己身上;徒步走到死者家鄉(xiāng)后,再行拼接成整尸以安葬。為了不引人耳目,他們大都選擇在夜里趕路,而且常常是數(shù)人組團同行。不過僵尸是很討厭陽光的,這一點又可以從它們總是晚上出來得出結(jié)論。這種極陰的東西,當然不能在大白天出沒了。

總之,湘西的趕尸其實不是趕尸,而是背尸;背的也不是僵尸,而是死尸。不過被后人添油加醋、以訛傳訛,尤其是文人的夸張、影視作品的塑造,就成了我們今天對它的印象。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