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好漢與大俠有什么關(guān)系?最終成悲劇
看多了歷史上皇帝,小編也重新看了水滸傳,而其中在網(wǎng)上被質(zhì)問最多的就是梁山好漢與大俠有什么區(qū)別,在這里小編特別找了丁先生對此的分析。
在這里首先要明白梁山好漢的概念,梁山好漢是各路大俠逼上梁山后的稱呼,上梁山前是大俠,上梁山后在‘替天行道’大旗下而統(tǒng)稱為‘梁山好漢’。所以,梁山好漢與大俠的區(qū)別是:前者是有明確行動綱領和目標的集體,而大俠則屬于有武功又有正義感的個體。
其中也有人認為大俠是個人英雄主義,梁山好漢是團隊精神。因為108位好漢皆因在梁山聚義而叫‘梁山好漢’。差別就在于個人還是團隊,但往往團隊中難免也會出現(xiàn)內(nèi)部矛盾,這是毋庸置疑的。
同時說到團隊與個人的問題,也有人質(zhì)問,“我感覺大俠是個人英雄主義,梁山好漢是團隊精神。你說梁山內(nèi)部有斗爭么?”這答案是肯定的。
不僅梁山,任何一個集體都有,不論歷史,還是現(xiàn)實,這是自然。在梁山,這種‘斗爭’自始至終沒有影響大局。
從總體上來說,《水滸傳》描寫的是,在北宋末年那個特定時代,由于不同原因,被社會“拋棄”的、散落各地的一組人,被宋江“度”往梁山泊并改造成“梁山好漢”為國家“建功立業(yè)”的過程。客觀地說,這些人在成為“梁山好漢”前,背景、人品各異,有些甚至可稱之為社會的“渣滓”,但成為“梁山好漢”后,異姓一家,目標一致,沒有一個熊包。
但對于現(xiàn)在的我們來看水滸傳會覺得導致梁山好漢悲劇的人物首先是宋江的錯誤帶領,但其實任何事業(yè)都是大家的事業(yè),成功來自團隊,大家齊心協(xié)力,是任何事業(yè)成功的前提,總得有個領頭的。
從某種意義上講,處處計較個人得失的隊員,不是合格的隊員;反之,團隊中產(chǎn)生有計較個人得失的隊員的領導,不是合格的領導。
在《水滸傳》中的梁山,大家盡管也有不同意見,但都能如一地服從大局,保家衛(wèi)國,應認為在梁山泊事業(yè)的團隊中,“梁山好漢”們都是合格的隊員,而宋江這個領導也是合格的領導。
至于成為悲劇,不是宋江的錯。如追根,錯在當時的皇帝。
聽了上訴丁先生的一番話語,小編也確實重新認識了梁上好漢的意義,與其說他們是好漢,不如說他們是一群為了在當時社會能做一番自己事業(yè)的奮斗者,但就當時的社會而言,這樣的團隊必注定有一個悲慘的結(ji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