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歷史解密 > 正文

揭開“千古一帝”秦始皇嬴政的死亡之謎

2017-05-11 20:52:18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導語:一種觀點認為秦始皇死于“驚恐勞累”和“外傷誘發(fā)結核性腦膜炎”。 持這種觀點的理由是:關于秦始皇之死,《史記》記述很多,分別見于《秦

一種觀點認為秦始皇死于“驚恐勞累”和“外傷誘發(fā)結核性腦膜炎”。

持這種觀點的理由是:關于秦始皇之死,《史記》記述很多,分別見于《秦始皇本紀》、《李斯列傳》、《蒙恬列傳》等處,死因已明,無可置疑。

秦始皇自幼有疾,所以體質較弱。他為人又剛愎自用,事無巨細都要親自裁決;每日批閱文書一百二十斤,工作極度勞累;加以巡游中七月高溫,以上諸因素并發(fā),促使他在途中病發(fā)身亡。至于他死于何病,有人認為他死于癲癇。癲癇發(fā)作一般分四個時期:起初頭暈、胃部不適,繼爾突然意識喪失,隔肌痙攣,面色青紫、瞳孔散大、呼吸暫停,然后全身肌肉抽動、口吐白沫,最后數(shù)十分鐘才能清醒。郭沫若根據(jù)《史記當車趕到沙丘后第二天,趙高、李斯發(fā)覺秦始皇已死去多時。秦始皇小時候患過軟骨病和氣管炎,壯年時患上癲癇(俗稱羊角風),且經常發(fā)作。

公元前218年,秦始皇求仙藥巡游來到陽武(今河南省原陽縣境)的博浪沙附近,突然一聲怪響,飛來一只大鐵錘打在他身后一輛副車上,車被砸得粉碎。這是被人行刺所致。秦始皇驚恐癥自此而起,以后便經常夢見與海中怪獸怪魚作戰(zhàn),無以寧日。公元前211年,東郡(今河南濮陽)發(fā)現(xiàn)刻有“始皇帝死而地分”字樣的隕石,秋天又發(fā)生使者被“仙人”截留,告之“今年祖龍死”的事件,就更加重了他的恐懼心理。在相卜者的指點下,他于公元前210年去作第五次巡游,一是為消災避難,二是求不老之藥。此次長途跋涉終使他累倒,在返回咸陽途中癲病發(fā)作,頭部撞在座位側邊用來消暑的青銅冰鑒上,以致將冰鑒打翻,冰塊四濺。于是,早年集聚于腦部的結核菌開始加劇活動,使之頭痛、眩暈、發(fā)燒,而且消瘦得厲害和時常便秘、嘔吐。由于當時受醫(yī)療技術的限制,此種外傷誘發(fā)的內在疾患,仍屬絕癥。加之長途勞累體制虛弱,更促成了病情的加重,故秦始皇死于沙丘,是多種因素促成的。

另一種觀點認為他死于“宮廷政變”。

持這種觀點的人主要是從記載秦始皇死亡情況的史書來推敲,發(fā)現(xiàn)了可疑之處。且持這一觀點亦有胡亥、趙高主謀之爭。

胡亥主謀之說。

代表這種觀點者當屬郭沫若。他認為秦始皇是被少子胡亥所害。其理由是:其一,秦始皇雖然病倒,頭撞在青銅冰鑒后,“大腦與腦膜和前頭骨發(fā)生了沖擊,結核菌的威勢乘著這外傷便突然地急進了起來”,但不一定馬上會死,“大約在兩三個禮拜內便要死的”。這期間,從沙丘完全可以走到咸陽,而不應倒下幾天便丟命。這便是問題的關鍵。其二,當時秦始皇雖然發(fā)燒,但意識還比較清楚。他回想起當初疏遠公子扶蘇和功臣蒙恬,心中很過意不去。為了穩(wěn)定秦王朝,他便避開與之同游的李斯和狂妄自大的胡亥,親筆寫下了木簡遺詔與蘇扶:“朕巡天下,禱詞名山諸神,以延壽命,不幸歸途疾發(fā)。

今命在旦夕,其以兵屬蒙恬,與喪會咸陽而葬?!贝嗽t卻讓趙高派人專送上郡。趙高便與李斯串通,主張立胡亥,暗中把詔書改為“賜死扶蘇。蒙恬”和“以兵屬稗將王離”。因為扶蘇、蒙恬當權后,他們不會有好下場。可是,他們沒有料到,在他們怕秦始皇再次清醒過來而未敢將詔書送出時,秦始皇在沙丘過了一夜便死去了。他們第二天早上打開溫涼車,“看見始皇的右耳流著黑血,不知什么時候早已經硬得和石頭一樣了”。郭沫若認為,“這除了胡亥一人而外,連李斯、趙高都不知道”,“假如到了現(xiàn)代,解剖的小刀是可以發(fā)現(xiàn)出秦始皇的右耳里邊有一條三寸長的鐵釘?shù)摹?,故胡亥為爭奪皇位暗害了秦始皇。

趙高主謀之說。

有學者認為,實際上趙高進行謀害的可能性比胡亥大,因為詔書、玉璽都在趙高手中,繼承王位的決定權也掌握在他與李斯手中。而胡亥即使弒父,如果得不到趙高、李斯的配合,不僅得不到王位,反而有殺身之禍。而趙高常隨侍在皇帝左右,趁機行事不露痕跡,所以比胡亥方便得多。

趙高的最終目的是要做皇帝,而他不能支配活的秦始皇,秦始皇第五次出巡途中病重,對他來說是天賜良機,只有在秦始皇死后,他才能假傳遺詔,一步一步實施他的計謀。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