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弟子曾聽李師師唱過歌,十年再見李恍若隔世
《水滸傳》中,宋江為了招安,不遠(yuǎn)千里趕到汴梁,希望通過李師師走上層路線。
歷史上,李師師實有其人。據(jù)《宣和遺事》記載,她是汴梁染局匠王寅的女兒。在襁褓之時她的母親就死了,父親用豆?jié){喂養(yǎng)她,好不容易才保住一條小命。擔(dān)心她長不大,王寅決定將孩子舍身佛寺。說來也奇,到寶光寺舍身時,小女孩突然啼哭不止。主持方丈撫摩她的頭頂,她立即不哭。俚俗呼佛門弟子為師,父親就給她起了個小名“師師”。師師四歲時,王寅因為官司,屈死在了獄中。隸籍娼戶的李姥見她孤苦伶仃,大發(fā)善心收養(yǎng)了她。從此小女孩改姓李,也入了勾欄娼籍。
長大后的李師師色藝雙絕,名冠諸坊,被選為上廳行首。成為歌壇大腕級的人物后,李師師根本不用主動向詞人乞詞,自然有人會主動贈送。
詩文相贈本是中國古代文人以文會友的一種光榮傳統(tǒng),更何況是贈送給紅粉佳人了。
張先就是一位寫有很多贈妓詞的詞人,清人葉申薌《本事詞》云:“張子野生性風(fēng)流,尤擅歌詞,燈筵舞席贈妓之作絕多”。其有名可考者,《謝澉春慢》為謝媚卿所作,《南鄉(xiāng)子-相并細(xì)腰身》為聽二玉鼓胡琴所作,《望江南-青樓宴》為贈龍靚所作,《醉垂鞭》為贈年十二琵琶娘者所作,其它詠笛、詠舞、詠善歌者、詠鼓胡琴者不勝枚舉。
張先有一首《師師令》,據(jù)說是贈李師師的——
香鈿寶珥。拂菱花如水。學(xué)妝皆道稱時宜,粉色有、天然春意。蜀彩衣長勝未起??v亂云垂地。都城池苑夸桃李。問東風(fēng)何似。不須回扇障清歌,唇一點、小於珠子。正是殘英和月墜。寄此情千里。
不但是張先為李師師寫詞,據(jù)說晏幾道也有一首《生查子》是贈給李師師的——
遠(yuǎn)山眉黛長,細(xì)柳腰肢裊。妝罷立春風(fēng),一笑千金少。 歸去鳳城時,說與青樓道:遍看穎川花,不似師師好。
秦觀也有一首贈李師師的《一叢花》:
年來今夜見師師。雙頰酒紅滋。疏簾半卷微燈外,露華上、煙裊涼口。簪髻亂拋,偎人不起,彈淚唱新詞。佳期誰料久參差。愁緒暗縈絲。相應(yīng)妙舞清歌夜,又還對、秋色嗟咨。惟有畫樓,當(dāng)時明月,兩處照相思。
據(jù)詞學(xué)家研究,晏幾道的詞作于元豐五年(1082)、秦觀的詞則不會遲于紹圣二年(1095年),張先的這首詞作于何時已不可考,《師師令》是否為李師師所作,這個師師姓什么,與活動于徽宗在位年間的李師師是否為一人?
宋人提及李師師的史料有許多,但沒有一人將張先詞中的師師與后來的李師師聯(lián)系起來。明人楊慎在《詞品-遺事》中始云:“李師師,汴京名妓,張子野為制新詞,名《師師令》”。
張先卒于元豐元年,下距政和、重和、宣和年間有四十余年。很顯然,張先的《師師令》所贈另有其人,不是我們所說的李師師。
從張先、晏幾道、秦觀生活的時代推測,三人鐘情的師師極有可能是同一人,但并無確切證據(jù)是贈與李師師的。
綜合多種史料記載,蘇門弟子晁沖之也與李師師關(guān)系密切。據(jù)宋人張邦基《墨莊漫録》記載:“政和間,汴都平康之盛,而李師師、崔念月二妓,名著一時。晁沖之叔用每會飲,多召侑席。其后十余年,再來京師,二人尚在,而聲名溢于中國。李生者,門第尤竣。叔用追感往昔,成二詩……”
其一:少年使酒入京華,縱步曾游小小家??次枘奚延鹨虑芨栌駱浜笸セ?。門侵楊柳垂珠箔,窗對櫻桃卷碧紗。坐客半驚隨逝水,吾人星散落天涯。
其二:春風(fēng)踏月過章華,青鳥只邀阿母家。系馬柳低當(dāng)戶葉,迎人桃出隔墻花。髩深釵暖云侵臉,臂薄衫寒玉照紗。莫作一生惆悵事,鄰州不在海西涯。
元祐年間(1086~1093),晁沖之初識李師師,李只是個能跳霓裳羽衣舞、會唱《玉樹后庭花》,裊裊婷婷的小女孩子。十多年后的李師師已經(jīng)成長為色藝俱佳、“門第尤竣”的名妓。遙想從前恍如隔世,怎能不令晁沖之感慨再三。
與張先、晏幾道、秦觀所作詞不同,張邦基的記載明確指出晁沖之《都下追感往昔因成二首》是贈李師師的?;蛘哧藳_之另有詞作贈李師師,但未見在序中明確指出。
歷史上,流傳最廣,與李師師之間剪不斷、理還亂,曖昧難明的還有北宋末年大詞人周邦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