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時候西域長史府設立的目的是什么?
西域長史府什么時候設立的?關于西域長史府的設立時間,不少歷史學家認為是在曹魏興起之后,其實中原對西域的統(tǒng)治早在漢朝已經開始了,在漢末的時候又設立了西域都護府。東漢末年,宦官、外戚當權,西域都護府基本上處于廢棄狀態(tài),直到曹魏興起后才開始重新對西域進行統(tǒng)治,從而設立了西域長史府。
西域長史府什么時候設立的?在歷史記載中提到西域長史府的設立時間是東漢時期,這時中原對西域的控制力并不是很強,比起西漢某些時期的統(tǒng)治,這個時候的西域長史府甚至可以說是最弱的,因此相比于西漢時期的西域都護府,西域長史府的等級要降低一級。雖然地位不如以前,但隨著西域長史府的發(fā)展,中原對西域的控制出現(xiàn)了多個小高潮。
西域長史府設立在曹魏時代,在魏晉時期達到全勝,作為西域的管轄機構,西域長史府的規(guī)模較大,尤其在樓蘭地區(qū),不僅有大面積的囤田,還下設了軍隊來維護治安。士卒在樓蘭的西域長史府中開墾荒地、修筑渠道、水壩,使當?shù)氐霓r業(yè)得到了很大的發(fā)展。
魏晉兩朝之后,西域長史府經歷了一系列的變遷,從西晉時的廢棄到唐朝時再次興起,又在安史之亂中被吐蕃奪取,后成為蒙古遼闊的統(tǒng)治范圍內的一員,但由于無力統(tǒng)治又被放棄,西域興起了準噶爾汗國,乾隆平定了準噶爾后,將其設立為新疆省,沿用至今。這就是西域長史府從設立到穩(wěn)定的歷史,這也反映出了一個朝代的變遷和歷史的演變。
西域長史府設立的目的
西域長史府設立的目的是朝廷為了更好的統(tǒng)治和管理西域地區(qū)。從漢朝開始中原就開始了對西域地區(qū)的統(tǒng)治,設立的西域都護府就是為了更好、更方便得對西域進行統(tǒng)治。而隨著漢朝局勢的動蕩,西域的統(tǒng)治一度被擱置,尤其是在東漢時期,宦官當朝、民不聊生,早就沒有時間和多余的心思去顧及西域的事情。直到曹魏時期,西域長史府再次興起。
曹魏時期西域長史府的設立目的仍然是為了統(tǒng)治西域地區(qū)。魏晉兩朝時,西域長史府的規(guī)模達到了一個小高潮,很多士兵在那里開墾荒地、種植農作物,并修建了渠道、水壩等,使得西域地區(qū)的經濟得到了很好的發(fā)展。尤其是在樓蘭地區(qū),到處一派繁榮富裕的景象,這與西域長史府的設立是有很大的關系的。后來樓蘭荒廢,曾經的繁榮景象被風沙掩蓋,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那里沒有人再去管理和統(tǒng)治。
魏晉兩朝之后各個西域長史府的設立目的仍然沒有改變,都是為了能使西域以更加穩(wěn)定的狀態(tài)存在于朝廷的統(tǒng)治之下,這樣對整個國家的治理都有很大的好處,不同的是名稱和規(guī)模,由于朝代的不同也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改變。隨著朝代更替,中原對西域的統(tǒng)治也經歷了各種各樣的事件,有衰敗的時候,也有繁榮昌盛的年代,直到乾隆平定了準噶爾,將西域地區(qū)改稱為新疆并沿用至今。
西域長史府的影響
東漢年間為了穩(wěn)定西域邊境,也為了保障絲綢之路的安全及防止西域高麗樓蘭等暴亂,朝廷設立了西域長史府。西域長史府相當于朝廷的駐疆大吏,代表著朝廷,更代表皇帝。那么西域長史府的影響都有哪些呢?
其實,西域長史府的設立和后來的十三州刺史的制度是類似的。從某些程度上講,西域長史府就是十三州刺史制度的前身。十三州刺史最開始僅僅是作為當?shù)氐牡胤奖O(jiān)督機構,而到后來漸漸的收集該地的經濟,軍事,行政等權力,就演變成了實際上的地方最高權力機關。而這正是西域長史府的特性。西域長史府作為西域地區(qū)的最高權力機構,更大程度上保障了當?shù)氐恼伟踩S護了政治秩序的穩(wěn)定,加強上了當?shù)亟洕?,文化,軍事的管理。而且,從歷史的角度,西域長史府的建立對于絲綢之路的安全又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西域長史府的設立,能夠打擊絲綢之路上的劫匪,保證貨物的安全;另一方面,西域長史府設立在西域,也是大漢絲綢之路的起點和終點,能夠有效的給予補給,從而穩(wěn)定絲路。從政治的角度來講,由于大漢帝國的疆土遼闊,而且屬于新生國家,西域地區(qū)較為偏遠,容易暴亂,不利于國家穩(wěn)定。設立西域長史府,一定程度上能夠加強西域地區(qū)的控制,從而保障國家安全。
總之,對于統(tǒng)治者來說,設立西域長史府能夠維護統(tǒng)治,鞏固疆土。但是,從百姓角度考慮,這是一種禁錮人民自由,自我封閉的表現(xiàn),這些也是設立西域長史府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