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歲”一詞是什么時候開始被皇帝所專用的?
中國古代,“萬歲”這一稱呼長期以來是皇帝專利,別人哪怕付專利費也是不能用的。明朝大宦官魏忠賢,雖然把持朝政,權傾一時,但公開場合也只是以“九千歲”自居,斷然不敢自稱“萬歲”。然而,“萬歲”起先并非由皇帝所獨享。
自西周開始,與“萬歲”含義相近的“萬年無疆”等詞語開始出現(xiàn)。到了戰(zhàn)國時代,“萬歲”一詞相對頻繁地出現(xiàn)在了各類文獻之中。如《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中記載,藺相如帶著和氏璧來到秦國,“秦王大喜,傳以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萬歲”。這時候的“萬歲”,是一種歡呼語,尚未用來稱呼君王。當時,“萬歲”也作為“死”的一種代稱。如《戰(zhàn)國策·楚策》記載,楚王游云夢,說“寡人千秋萬歲后,誰與樂此矣?”。
究竟什么時候開始,“萬歲”由皇帝獨享了呢?
有人認為是從漢高祖劉邦開始的,也有人認為是漢武帝劉徹。但是,這二種意見都存在明顯漏洞?;蛟S,從史料上考證,劉邦、劉徹那時已逐漸開始把“萬歲”用于皇帝,但遠遠談不上皇帝獨享。
這里面有很多證據(jù)。如按漢朝禮儀,有時太子也可以稱萬歲。甚至在當時的皇族中,有的人名字就叫“萬歲”。比如,漢和帝的弟弟名字就是“劉萬歲”。漢代以后,一直到唐代,依然有不少場合使用“萬歲”一詞,且并不限于皇帝。如當年郭子儀與回紇會盟,盟書中稱道“兩國將相亦萬歲”。這些都表明,漢代以來,“萬歲”開始用于皇帝,但還沒被皇帝取得專有權。
到了宋朝,從一些具體事例考證,“萬歲”才開始被皇帝獨占。如北宋重臣寇準有一次出行。半路上,突然冒出一個精神錯亂的家伙,迎著寇準的隊伍大喊“萬歲”。事后,立即有人打了小報告,向皇帝告發(fā)。結果,寇準被降職,從中央的樞密院外放到青州當知州。當朝重臣因為一個精神病亂叫“萬歲”,就要被降職,那普通老百姓就可想而知了。
還是在北宋。大將曹利用的侄兒子曹汭,有次因為喝醉酒胡鬧,讓別人喊自己“萬歲”。結果被人告發(fā),最后杖責而死,也就活活打死了。
由此可見,至少在北宋時間,“萬歲”的稱呼就開始逐漸為皇帝所專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