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歷史解密 > 正文

康熙為何要凌遲已經(jīng)明朝的最后一個王子

2017-06-24 01:16:50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不料,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大禍發(fā)生。這一年四月,他正和東家在書房下棋,突然闖入一隊官兵,將他鎖拿。因為他幾年前一次酒后向一位老

不料,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大禍發(fā)生。這一年四月,他正和東家在書房下棋,突然闖入一隊官兵,將他鎖拿。因為他幾年前一次酒后向一位老友透露了“秘密”,浙江東部有一位志在反清復明的念一和尚聽說后,就在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打起了朱慈煥的旗號,在大嵐山起事。

清兵入關后,各地明皇室上層人物被誅殺盡凈,只有崇禎之子朱慈煥僥幸活了下來,并且活到了70多歲,才被凌遲處死。

明朝滅亡那年,朱慈煥剛剛12歲,開始亂世飄零。他乞討到了一戶王姓鄉(xiāng)紳家。王鄉(xiāng)紳得知其身份,冒著風險收留他,給他改名王士元,讓他與自己兒子一起讀書。5年后,王鄉(xiāng)紳病故,朱慈煥流浪到江南當了和尚。浙江余姚一位胡鄉(xiāng)紳見其氣質不俗又滿腹詩書,勸他還俗并把女兒嫁給了他。

結婚后,朱慈煥以教書為業(yè)。他一生小心翼翼,安分守法,一聽風聲緊就趕緊帶著一大家子逃亡,幾十年間流動于大江南北,歷盡艱辛。到朱慈煥晚年,康熙6次拜謁明皇陵,還向大臣表示要查訪一個明皇室后裔,用以管理明孝陵。朱慈煥認為自己這輩子可以善終了。

不料,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大禍發(fā)生。這一年四月,他正和東家在書房下棋,突然闖入一隊官兵,將他鎖拿。因為他幾年前一次酒后向一位老友透露了“秘密”,浙江東部有一位志在反清復明的念一和尚聽說后,就在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打起了朱慈煥的旗號,在大嵐山起事。朱慈煥聞訊大驚,立刻帶著一個兒子由浙江逃到山東,沒想到兩年之后還是被抓了。

審訊結果證明他是清白的。審問官員將審問結果上報給康熙。事實證明,康熙皇帝所說的“查訪明朝后裔”,其實是葉公好龍?;实郯l(fā)下來的諭旨:朱三即王士元,著凌遲處死。(摘編自《文史參考》)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