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探春與親生母親決裂的原因是什么?
探春上崗了,她開始行使自己的職權(quán)。我們看,李紈和寶釵幾乎就是個配搭,當(dāng)然,關(guān)于改革部分,薜寶釵也發(fā)表了自己的宏偉設(shè)想,但并不認(rèn)真,而探春則全力以赴地上陣了,請看《紅樓夢》中這段精彩的描寫:剛吃茶時,只見吳新登的媳婦進(jìn)來回說:“趙姨娘的兄弟趙國基昨日死了。昨日回過老太太、太太,太太說知道了,叫回姑娘來?!薄酱罕銌柪罴w。李紈想了一想,便道:“前日襲人的媽死了,聽見說賞銀四十兩。這也賞他四十兩罷了。”
起因很簡單,探春的親舅舅死了,按規(guī)矩要給點(diǎn)銀子作喪葬費(fèi),當(dāng)時正值李紈、探春、寶釵三人理事。李紈厚道,就說依襲人的例子給四十兩銀子,而寶釵則一言未發(fā),本來這樣就算了唄,偏偏探春要問個究竟,吳新登家的聽了,忙答應(yīng)了個“是”,接了對牌就走。探春道:“你且回來。”吳新登家的只得回來。探春道:“你且別支銀子。我且問你:那幾年老太太屋里的幾位老姨奶奶,也有家里的,也有外頭的,有兩個分別。家里的若死了人是賞多少,外頭的死了人是賞多少,你且說兩個我們聽聽。”……吳家的取了舊帳來。探春看時,兩個家里的賞過皆二十兩,兩個外頭的皆賞過四十兩。另外還有兩個外頭的,一個賞過一百兩,一個賞過六十兩。這兩筆底下皆有原故:一個是隔省遷父母之柩,外賞六十兩,一個是現(xiàn)買葬地,外賞二十兩。探春便遞與李紈看了。探春便說:“給他二十兩銀子。把這帳留下,我們細(xì)看看。”吳新登家的去了。
也許趙姨娘就該得到二十兩,但作為探春,只要她和寶釵或李紈一樣裝下糊涂這事就過去了,李紈和寶釵估計也是看在探春的面子上,而探春偏偏不要這面子,本來她不是不知道自己的親娘的脾氣,何必再生事?即便有一部分人不服,可也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罷了,可她偏偏不,她不在乎親生母親的處境,一心所想的是如何向王夫人交待。這事其實(shí)要想兩全其美本也不難,先發(fā)二十兩,要不自己把不足的部分補(bǔ)足……不!她要拿母親“說事”,于是,也就有了下一幕:
忽見趙姨娘進(jìn)來,李紈探春忙讓坐。趙姨娘開口便說道:“這屋里的人都踹下我的頭去還罷了。姑娘你也想一想,該替我出氣才是?!币幻嬲f,一面眼淚鼻涕哭起來。探春忙道:“姨娘這話說誰,我竟不懂。誰踹姨娘的頭?說出來我替姨娘出氣。”趙姨娘道:“姑娘現(xiàn)踹我,我告訴誰去!”探春聽說,忙站起來,說道:“我并不敢?!崩罴w也站起來勸。趙姨娘道:“你們請坐下,聽我說。我這屋里熬油似的熬了這么大年紀(jì),又有你和你兄弟,這會子連襲人都不如了,我還有什么臉?連你也沒臉面,別說我了!”
雖然封建社會講究門第,可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也是封建社會尊崇的風(fēng)氣,一個給予自己生命的女人,無論如何也是應(yīng)該孝敬的,畢竟趙姨娘是把她當(dāng)成自己的女兒看待的。
探春笑道:“原來為這個。我說我并不敢犯法違禮?!币幻姹阕耍脦しo趙姨娘看,又念給他聽,又說道:“這是祖宗手里舊規(guī)矩,人人都依著,偏我改了不成?這也不但襲人,將來環(huán)兒收了外頭的,自然也是和襲人一樣。這原不是什么爭大爭小的事,講不到有臉沒臉的話上。他是太太的奴才,我是按著舊規(guī)矩辦。說辦的好,領(lǐng)祖宗的恩典,太太的恩典,若說辦的不公,那是他糊涂不知福,也只好憑他抱怨去。太太連房子賞了人,我有什么有臉的地方?一文不賞,我也沒什么沒臉的。依我說,太太不在家,姨娘安靜些養(yǎng)神罷了,何苦只要操心。
接著她開始發(fā)泄不滿,認(rèn)為姨娘總是多事,讓人不停地為她庶出的身份打上烙印。
太太滿心疼我,因姨娘每每生事,幾次寒心。我但凡是個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出一番事業(yè)來,那時自有我一番道理。偏我是女孩兒家,一句多話也沒有我亂說的。太太滿心里都知道。如今因看重我,才叫我管家務(wù),還沒有做一件好事,姨娘倒先來作踐我。倘或太太知道了,怕我為難不叫我管,那才正經(jīng)沒臉呢,連姨娘也真沒臉了!”一面說,一面不禁滾下淚來。
探春一再強(qiáng)調(diào)的是“太太”,生怕這位不體面的新娘破壞了她晉升的路,王夫人的信任遠(yuǎn)比親娘的生存狀態(tài)重要……趙姨娘從來都不是吃素的,她回?fù)舻溃?/p>
道:“太太疼你,你越發(fā)拉扯拉扯我們。你只顧討太太的疼,就把我們忘了?!薄w姨娘氣的問道:“……你不當(dāng)家我也不來問你。你如今現(xiàn)說一是一,說二是二。如今你舅舅死了,你多給了二三十兩銀子,難道太太就不依你?分明太太是好太太,都是你們尖酸刻薄,可惜太太有恩無處使。姑娘放心,這也使不著你的銀子。明兒等出了閣,我還想你額外照看趙家呢。如今沒有長羽毛,就忘了根本,只揀高枝兒飛去了!”
趙姨娘這番話也句句擊中探春的要害,責(zé)問她把親娘和親舅等撂在一邊,視如陌路之人?趙姨娘當(dāng)然也知道,探春之所以會這樣,正是要“揀高枝兒”,投奔有權(quán)有勢的王夫人一邊。
探春聽到此處,惱羞成怒,終于說出讓人無法接受的猶如笑話一般的話:
探春沒聽完,已氣的臉白氣噎,抽抽咽咽的一面哭,一面問道:“誰是我舅舅?我舅舅年下才升了九省檢點(diǎn),那里又跑出一個舅舅來?我倒素昔按禮尊敬,怎么敬出這些親戚來了?!慰鄟?,誰不知道我是姨娘養(yǎng)的,必要過兩三個月尋出由頭來,徹底來翻騰一陣,生怕人不知道,故意表白表白。也不知道是誰給誰沒臉?幸虧我還明白,但凡糊涂不知禮的,早急了?!?/p>
她有什么可急的?就是因?yàn)樽约旱挠H舅舅是奴才?那個升了大官的九省檢點(diǎn)能為自己光宗耀祖?探春此時真的忘記自己的出身了,親生母親是奴才,親舅舅當(dāng)然也是奴才了,所以不僅不認(rèn)這個舅舅,而把剛升了“九省檢點(diǎn)”的王夫人的兄弟王子騰當(dāng)作自己的親舅舅,不管這個“親舅舅”認(rèn)不認(rèn)自己,反正她是當(dāng)定這個外甥女了……甚至后來平兒來了,傳達(dá)鳳姐的意思,也說舊例雖是二十兩,再添些也使得,可探春堅決不從,依舊“維持原判”,一分錢也不加。對待親生母親的冷漠,讓探春覺得自己很“正義”她所做的這一切,無非就是一個目的,得到王夫人的認(rèn)可和賞識。
這段表白讓我們很明顯地看到了一點(diǎn),就是她太鐵面無私了,正義得有點(diǎn)過了頭,連李紈和寶釵都默認(rèn)的事,她非要重審再提,裝裝糊涂過去了,用趙姨娘的話說王夫人會不答應(yīng)嗎?應(yīng)該不會的。王夫人無論是多么恨趙姨娘,在這些場面上的事,她還是做得滴水不漏,而探春的行為,立刻將所有矛盾都集中到她們母女身上,而王夫人樂得個坐山觀虎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