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歷史解密 > 正文

“太平天國”一共有多少個王?答案讓人想不到

2017-07-06 15:09:02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在清朝歷史上,太平天國無疑是一件影響極為深遠的歷史事件。1850年末至1851年初,洪秀全、楊秀清、蕭朝貴、馮云山、韋昌輝、石達開等人在廣

在清朝歷史上,太平天國無疑是一件影響極為深遠的歷史事件。1850年末至1851年初,洪秀全、楊秀清、蕭朝貴、馮云山、韋昌輝、石達開等人在廣西金田村發(fā)動反抗清朝的起義,后建立“太平天囯”,并于1853年攻下江寧(今南京),定都于此,改稱天京。不過,到了1864年,太平天囯首都天京被湘軍攻陷,洪秀全之子、幼天王洪天貴福被俘。對于太平天國運動的失敗原因,存在多種觀點和說法。其中,封王過多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首先,1864年,天京(今南京)被清軍攻破,太平天國滅亡。在此戰(zhàn)中,清軍俘虜了太平天國的名將李秀成,李秀成在生命的最后時刻,寫下了《李秀成自述》,從而太平天國的得失進行總結(jié)。其中,在太平天國運動的失敗原因中,名將李秀成表示“誤封王太多,此之大誤?!笨梢?,在李秀成看來,洪秀全濫封王不僅是“誤”,更是“大誤”。那么,問題來了,太平天國到底封了多少個王呢?

對此,就太平天國的爵位來說,王爵已經(jīng)是最高爵位。因為洪秀全認為人間之主稱王足矣,故金田起義時自稱天王。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廣西桂平金田村組織起義后,正式向清王朝宣戰(zhàn)。建號太平天國,起義軍稱為太平軍。1851年9月太平軍攻克廣西永安(今蒙山)后,封楊秀清為東王、蕭朝貴為西王、馮云山為南王、韋昌輝為北王、石達開為翼王,加上洪秀全這個天王,彼時的太平天國總共只有六個王。在太平天國的初期發(fā)展中,以上六人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不過,到了1856年,雖然太平天國的實力和地盤不斷擴大,對當(dāng)時的清朝朝廷形成了重要的威脅,也為曾國藩等人的崛起提供了外部條件。但是,在都天京以后,太平天國主要統(tǒng)帥之間的嫌隙日生,楊秀清、韋昌輝、石達開等人進行了激烈地爭斗。在此背景下,不僅楊秀清、韋昌輝等封王遭到殺害,翼王石達開更是無奈率部出走,并最終被清軍殺害。1859年,洪秀全不斷封王,比如封陳玉成為英王、李秀成為忠王、蒙得恩為贊王、李世賢為侍王、楊輔清為輔王、林紹璋為章王等。

最后,到了1861年春天,太平天國大約有10個封王。后來更是越封越多,且有王加頭上三點以為“小王”之封。至天京失陷前,太平天國封王達2700多人。按照太平天國擁有20多萬士兵來計算的話,平均100個士兵中就有1個封王了。由此,非常明顯的是,洪秀全和太平天國濫封王爵,破壞了論功行賞的原則,造成太平天國內(nèi)部的混亂和士兵戰(zhàn)斗力的下滑,從而加速了太平天國的滅亡。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