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專區(qū)首頁 > 歷史專區(qū) > 梁啟超
梁啟超

梁啟超

梁啟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飲冰子、哀時客、中國之新民、自由齋主人。清朝光緒年間舉人,中國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學家、文學家。戊戌變法(百日維新)領袖之一、中國近代維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戊戌變法失敗后,與康有為一起流亡日本,政治思想上逐漸走向保守,但是他是近代文學革命運動的理論倡導者。民國十八年(1929年)一月十九日,在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溘然長逝,終年56歲。

梁啟超
71篇文章   1/5

梁啟超生出生時間是1873年,家鄉(xiāng)是廣東省新會縣。想先我都有學習過有關于梁啟超的事跡,梁啟超是清末民初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以及文學家,

梁啟超不僅是一位學貫中西的國學大師,在工作之余,他還是一個大力提倡趣味主義人生觀的娛樂“發(fā)燒友”,尤其對玩麻將,他有自己的一套理論

張之洞和梁啟超是兩個立場上的人,代表著各自的利益主張。張之洞是封建地主利益的代表人,梁啟超是維新派資產(chǎn)階級利益的代表人,兩人在政見

宋武帝劉裕(363年4月16日—422年6月26日),字德輿,小名寄奴,祖籍彭城縣綏輿里(今屬安徽蕭縣),生于晉陵郡丹徒縣京口里(今江蘇鎮(zhèn)江),自稱

康有為,清末“戊戌變法”主要領導人,原名祖詒,字廣廈,號長素。咸豐八年,生于廣東南海西樵山銀塘鄉(xiāng)一個官僚地主家庭,人稱康南海,是晚

梁啟超與康有為可以說是近代中國影響巨大的兩個人物,而梁啟超與康有為之間也有很多恩恩怨怨。在后人看來,梁啟超與康有為之間一直都是師生

戊戌變法失敗后,梁啟超流亡日本,與孫中山相識,也贊成孫中山的革命主張,并與孫中山有過一段短暫的交往。 孫中山早就有意與康有為、梁啟

就在梁啟超筆墨生涯巔峰期,他卻毅然決然離開《時務報》,離開上海,前往長沙,出任湖南時務學堂總教習,風風火火演繹了一場所謂新舊沖突思

歷史上,尤其是在古代科舉官僚體制下衍生出的門生關系中,師生之間的不諧、反目,許多是因為政見不合或黨派之爭,也有弟子因不愿連累業(yè)師而

1901年,梁啟超發(fā)表《中國史敘論》一文,首次提出了“中國民族”的概念。在“中國民族”的基礎上,1902年梁啟超正式提出了“中華民族”。他

1929年1月19日,梁啟超病逝于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他是那個時代最知名的人物,交游遍于天下。2月17日,他在上海的故舊設奠于靜安寺,舉行公祭?!?

辛亥新聞業(yè)是回報甚豐的“新興產(chǎn)業(yè)”,比如1898年秋,康有為、梁啟超向海外華僑集資創(chuàng)辦廣智書局(即其后新民叢報),梁啟超以提供文稿為“技

梁啟超,戊戌維新運動的領袖之一,近代思想家、文學家、學者。他的后代,個個成績斐然。他有9個子女,其中3人是院士,被譽為“一門三院士”

梁啟超評李鴻章:李鴻章必為數(shù)千年中國歷史上一人物,無可疑也;李鴻章必為十九世紀世界史上一人物,無可疑也。雖然,其人物之位置果何等乎

梁啟超是怎么死的?著名學者梁啟超于1929年1月19日去世,55歲的英年早逝不只對于他毫無心理準備的大家庭是一個殘酷的打擊,同樣對于他的同

《 好內(nèi)容一定要分享?。。 ?/di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