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侃
陶侃(259年-334年7月30日),字士行(一作士衡)。本為鄱陽郡梟陽縣(今江西都昌)人,后徙居廬江郡尋陽縣(今江西九江西)。東晉時期名將。在后將軍郭默擅自殺害劉胤后,即率兵征討,不費一兵一卒就擒獲郭默父子,因而名震敵國。唐德宗時將陶侃等歷史上六十四位名將供奉于武成王廟內(nèi),被稱為武成王廟六十四將。
?東晉陶侃惜陰的典故 陶侃留客的故事
104 ℃今天我們來說說陶侃惜陰的典故,陶侃在歷史上面是屬于大器晚成型的人才,他的仕途走的比常人要艱辛一點,之后是東晉的大司馬,曾經(jīng)還擔任過
?東晉史上一代名將陶侃 搬磚撿破爛的別樣人生
211 ℃東晉就有這樣一位將領(lǐng),后世稱他為:“機神明鑒似魏武,忠順勤勞似孔明。”一人能同時兼有曹操、諸葛亮的優(yōu)點,他的風采該是何其耀眼。這個
?陶侃怎么死的 東晉名將陶侃的故居在哪里
44 ℃陶侃(259年-334年7月30日),字士行(一作士衡)。本為鄱陽郡梟陽縣(今江西都昌 )人,后徙居廬江尋陽(今江西九江西)。東晉時期名將。 陶侃出
東晉時期,王導(dǎo)與陶侃立場不同,時常較量,江州刺史溫嶺去世后,兩人更是針鋒相對,各自都想占據(jù)這塊肥肉,溫嶠去世前,曾舉薦其部下劉胤接
?庾亮吃薤菜時巧妙“做秀” 化解陶侃對他多年怨恨
161 ℃建康城破前,庾亮目空一切、傲視天下,以為揮揮手中的羽扇,叛軍就會被刮得七零八落、膽戰(zhàn)心驚。沒想到,蘇峻上來一頓亂拳,揍得他鼻青臉腫
?東晉陶侃母親教子嚴格 曾退回兒子寄來的腌魚
154 ℃陶侃(259-334),字士行,東晉名將。他為穩(wěn)定東晉政權(quán)立下過赫赫戰(zhàn)功,他治下的荊州曾“路不拾遺”。陶侃能取得這樣的成就,得益于母親的訓(xùn)
?東晉名將陶侃:為官清廉一生 為國鞠躬盡瘁
104 ℃“王府索盜”、“搬磚勵志”等故事千古流傳 其母與岳飛之母同被尊奉為母教典范 在今鄱陽縣城東牛崗咀,有一座沉睡了1600多年的古墓,墓主人
?出身寒門的陶侃如何成為東晉名?寒門也能出貴
176 ℃西晉末、東晉初,是一個典型的亂世,外有邊疆各少數(shù)民族政權(quán)的不斷侵擾,內(nèi)有統(tǒng)治集團不問勢力間的你爭我斗,還有不堪忍受殘暴統(tǒng)治的流民(
陶侃(259-334年),字士行(或作士衡)。本為鄱陽(今江西鄱陽)人,后徙廬江尋陽(今江西九江西)。中國東晉時期名將。 陶侃出身貧寒,
?70歲陶侃生活奢華 幾十個妻妾生17個兒子
116 ℃陶侃一生和王導(dǎo)三次交手:第一次在建康,看似打成平手。但陶侃得到湘州,撿了大便宜,已稍占上風;第二次交手,陶侃又得到江州,王導(dǎo)無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