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的扇子叫什么?諸葛亮所持羽扇的來歷
諸葛亮是一位名士,他素衣綸巾,手搖羽扇的形象深入人心,然而,諸葛亮的扇子從何而來?在民間流傳多種說法。
諸葛亮,手持的應(yīng)該是白鶴羽毛做的“白羽扇”,據(jù)《語林》上記載著:諸葛武侯與宣王在渭邊,將戰(zhàn),武侯乘素輿,葛巾,白羽扇,指揮三軍,三軍皆隨其進止。
在人們的印象中,諸葛亮的扇子非同尋常,它已成為一個特定意義的道具,與諸葛亮的名字一樣深入人心。
諸葛亮的羽扇代表著智慧和才干,所以在有關(guān)諸葛亮的戲曲中,孔明總是手拿羽扇。這事到了民間引起人們豐富的想象。在人們看來,諸葛亮之所以有人們想象中的那非凡超群的本領(lǐng),就與他經(jīng)常拿在手里的羽毛扇有關(guān)。于是,關(guān)于這羽扇,關(guān)于這羽扇的來歷,也就有了各種各樣神奇的傳說。
關(guān)于鵝毛扇,民間流傳著這樣的故事,黃承彥的千金小姐黃月英并非丑陋,而是一個非常聰明美麗、才華出眾的姑娘。黃承彥怕有為的青年有眼不識荊山玉,故稱千金為“阿丑”。阿丑黃月英不僅筆下滔滔,而且武藝超群,她曾就學(xué)于名師。藝成下山時,師傅贈送她鵝毛扇一把,上書“明”、“亮”二字。二字中還密密麻麻地藏著攻城略地、治國安邦的計策。并囑咐她,姓名中有明亮二字者,即是你的如意郎君。后來黃承彥的乘龍快婿,就是吟嘯待時、未出隆中便知天下三分的名字中有“明”、“亮”二字的未來蜀國丞相諸葛亮。結(jié)婚時,黃月英便將鵝毛扇作為禮物贈給諸葛亮??酌鲗Z毛扇愛如掌上明珠,形影不離。他這樣作不僅表達了他們夫妻間真摯不渝的愛情,更主要的是熟練并運用扇上的謀略。所以不管春夏秋冬,總是手不離扇。
清朝康熙年間,襄陽觀察使趙宏恩在《諸葛草廬詩》中寫道:“扇搖戰(zhàn)月三分鼎,石黯陰云八陣圖”,就足以證明諸葛亮手執(zhí)鵝毛扇的功用以及他手不離扇的原因。
也有故事說這羽扇是水鏡先生給的。因為一開始諸葛亮讀書時沒能悟出先生的真諦,先生一怒之下,燒了生平著的書,把諸葛亮趕下了山。但他卻又讓夫人送去兩件東西,一件是八卦衣,另一件就是羽毛扇。當(dāng)諸葛亮再回到山上求師,遇到難題心里煩躁不安的時候,只要用那羽毛扇輕輕扇兩下,就會頓覺神清氣爽,心頭豁亮,一邊扇,一邊想,便悟出了水鏡先生講的深奧道理。后來他布陣行兵,只要羽扇一搖,便可計上心來。
但是,在另一個故事里,羽扇則是諸葛亮的岳父黃承彥送給他的。說是黃承彥愛養(yǎng)鵝,又家藏古今奇書。黃員外把女兒許嫁給諸葛亮?xí)r,只給了他很多書作為陪嫁。諸葛亮如饑似渴地讀完那些書,又和黃夫人經(jīng)常研究陣法兵法,終于博通文武,聞名遐邇。后來,劉備三顧茅廬請他出山,黃承彥宰鵝設(shè)宴為他餞行,用鵝毛做了一把扇子送給他,告誡說:“鵝性最機警,一有風(fēng)吹草動,它便知動靜。你將鵝毛扇帶在身邊,便可時時提醒自己機警謹慎。”
還有一些傳說,羽扇更成了神話中的寶物。這又有各種說法。一個說法,說是王母娘娘給的。諸葛亮本是天上的文曲星,玉帝要他下凡,輔佐劉備,平定天下。因為劉備勢單力薄,曹操兵強勢大,怕打不過,王母娘娘便從自己養(yǎng)的白天鵝身上拔下羽毛,做了扇子,讓他帶到凡間。據(jù)說,博望燒屯、火燒赤壁,都是靠這把扇子扇風(fēng)起火打敗曹軍的。后來街亭之役失利,據(jù)說也是因為忘了帶這把羽毛扇。
還有說法,則說這扇并不是鵝毛扇,而是鷹毛扇。這鷹一說就是諸葛亮的師傅。他修行一萬八千年,化作老人,來到臥龍崗。諸葛亮十分尊敬他,見他學(xué)識廣博,便很想向他求教。這一天,他悄悄跟隨老人來到深山,卻不見老人,只見一只老鷹蹲在樹上,原來就是那老人。老鷹說,你就是我的弟子。我有一顆智慧紅豆,你把它吃了就會足智多謀。我馬上要死了。把我身上的羽毛留給你,做成扇子,遇到急難搖起扇子,就會有辦法的。羽扇就是這樣來的。又一說,這鷹并不是諸葛亮的師傅,而是一只害人的鷹子精。這鷹子精口里有一個寶珠,已經(jīng)修煉三百年,還要再修煉。
為了煉珠,鷹子精一到春天就要把方圓百里的麥苗吃光,*萬畝春苗的精汁,并每隔三天要到隆中醉酒一夜,以吸收千擔(dān)秋谷的精漿。這就害得這一帶百姓常常顆粒無收。為了為民除害,諸葛亮趁鷹子精醉酒時奪了它的寶珠,使鷹子精失去道行頓時死去;又用它身上的羽毛做成羽扇。從此,這一帶不再鬧鷹怪,春糧年年豐收。這把羽扇也伴隨諸葛亮燒新野、取西川、出祁山,發(fā)揮了神奇的作用。
這些傳說,不能簡單地用怪異無憑來評價。不管多么怪異,其中包含的民間對諸葛亮的感念之情都是真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