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文史百科 > 正文

山東六國的山東是哪里?六國是哪六國?

2016-12-15 13:13:48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戰(zhàn)國時的“山東”指的是崤山以東,今天的山東省指的是太行山以東,兩者不能混為一談。秦國與其他六國以崤山為界,七個諸侯國之中,除了秦國

戰(zhàn)國時的“山東”指的是崤山以東,今天的山東省指的是太行山以東,兩者不能混為一談。秦國與其他六國以崤山為界,七個諸侯國之中,除了秦國在崤山以西之外,其余的六國均在其東邊。因此這六國又稱“山東六國”。 山東六國指的是戰(zhàn)國時期除秦國以外的齊國、楚國、燕國、韓國、趙國、魏國。山東六國與秦國并稱為戰(zhàn)國七雄。

1、齊國

本為姜姓,呂氏。田氏代齊后,史稱“田齊”,媯姓,田氏。是為春秋五霸、戰(zhàn)國七雄之一。

開國君主:呂尚

都城: 營丘(后稱臨淄,今山東淄博東北),地理位置 :今山東北部

建國時間:約前11世紀

滅亡時間:前379年(為田齊所滅)(田齊)前221年(為秦所滅)

2、楚國

姓:羋 || 氏:熊

先秦羋姓(羋本作幁)周朝諸侯國,戰(zhàn)國七雄之一。亦稱荊。羋姓是所謂“祝融八姓”之一,始祖為季連。季連的后世子孫鬻熊為周文王師。古書記載,鬻熊以下楚君皆以熊為氏,但據(jù)出土戰(zhàn)國晚期楚國銅器銘文,楚君名號皆以酓為氏。鬻熊曾孫熊繹僻處荊山(在今湖北南漳、??狄粠?,跋涉山林,以事周成王,被封以子男之田,居丹陽(今湖北秭歸),從此立為國家。

3、燕國

燕國是中國歷史上從西周到春秋戰(zhàn)國時期在中國北方的一個諸侯國。戰(zhàn)國時為七雄之一,前222年被秦國滅亡。

起源:

據(jù)《史記》記載,周武王滅商以后,封宗室召公于燕,在今北京及河北中、北部(周武王之滅紂,封召公于北燕)。燕國的都城在“薊”(位于今北京房山區(qū)琉璃河)。周的貴族和當?shù)嘏f商的貴族以及當?shù)赝林⒘寺?lián)合政權(quán)。最終使該地區(qū)原來的東胡民族逐漸融入華夏族。

燕國建國以后與中原各地來往甚少,文化較中原落后,在春秋初年的外族入侵中更是險些亡國,憑借齊國“尊王攘夷”的軍事幫助才得以保全,并進而在日后有了發(fā)展。

4、韓國

姓:姬 || 氏:韓

韓國先祖為晉公族。曲沃桓叔生子萬,封于韓原,立韓氏。后晉國稱霸,韓氏中衰。至韓厥,為晉悼公正卿,晉悼公復霸,韓厥之力頗多。后韓起執(zhí)政晉國27年,韓氏顯貴。前403年,周威烈王封韓虔與趙、魏同為諸侯,建立韓國。

韓虔位列諸侯,不及魏氏強盛?!叭龝x”同盟之時,韓國隨之瓜分中原,獲利頗多,國勢達到鼎盛。但由于韓國四面受敵,且國人不尚武,屢為列強所攻打。在殘酷的戰(zhàn)國烽煙中,韓國不得不先后依靠于魏、齊、楚、趙、秦等大國

至前230年,秦王政首滅韓國。

5、趙國

姓:嬴 || 氏:趙

趙國先祖造父為周穆王御戎,非常得寵。后平定徐國之亂中,造父軍功顯赫,乃受封于趙城,立趙氏。趙氏大宗的宗主后位列周王卿士。周幽王時,叔帶因見周室腐敗,離開鎬京,來到晉國。以下七代而至趙衰,輔佐晉文公成就霸業(yè),趙氏因之位居世卿。至前403年,周威烈王封三晉為諸侯,趙氏正式建國。

三晉分家之初,三家秉承晉陽之戰(zhàn)之團結(jié)。韓趙魏三晉經(jīng)常結(jié)成三晉同盟,一起行動,共同進退。時三晉在魏文侯的領(lǐng)導下,形成一股極強的軍政勢力,破齊、伐秦、敗楚、瓜分中原,天下不敵。

6、魏國

姓:姬 || 氏:魏(畢)

魏國先祖為畢公高,后畢國亡,公族稱畢氏,流散各地。有一人曰畢萬,侍奉晉獻公為車右,因軍功封于魏城,立魏氏。晉悼公時提拔魏絳為卿士,魏氏大宗始入晉國六卿行列。魏氏發(fā)家較晚,較之其余五卿稍弱。前453年,魏桓子魏駒伙同趙、韓滅智伯,剖分晉國。前403年,周威烈王封魏斯為諸侯,史稱魏文侯。

初都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至魏惠王時遷都大梁(今河南開封),故又稱梁國。公元前225年,秦將王賁攻魏,決河溝灌大梁城,虜魏王假,滅魏。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