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文史百科 > 正文

銅雀臺是誰修建的?銅雀臺在哪?

2016-12-16 16:40:55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銅雀臺位于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城西南18公里處,是全國重點(diǎn)文物保護(hù)單位。這里古稱鄴,古鄴城始建于春秋齊桓公時,三國時期,曹操擊敗袁紹后

銅雀臺位于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城西南18公里處,是全國重點(diǎn)文物保護(hù)單位。這里古稱鄴,古鄴城始建于春秋齊桓公時,三國時期,曹操擊敗袁紹后營建鄴都,修建了銅雀、金虎、冰井三臺,即史書中之“鄴三臺”,是建安文學(xué)的發(fā)祥地,臺高10丈,有屋百余間,因歷代名人題詠甚多而名。

曹操在建安十五年(210年)冬,筑銅雀臺?!端?jīng)注·卷五·濁漳水》記載:在鄴城的西北隅,以墻為基,臺高十丈,有屋百余間。魏武望奉常王叔治處也。嚴(yán)才叛亂,攻掖門,王修聞變,率領(lǐng)部屬急奔宮門救援,曹操在銅雀臺上望見之說:“彼來者,必王叔治也”。(王修字叔治)從此記載看,銅雀臺不但是曹操和賓客們飲宴賦詩的地方,而且是戰(zhàn)備要地。

按《三國志·魏志》:銅雀臺新成,公將諸子登之,使各為賦。次子曹植,才思敏捷,援筆立就,寫下了《登臺賦》,傳為美談。操大異之。其略曰:“見天府之廣開兮,觀圣德之新營。建高殿之嵯峨兮,浮雙闕乎太清。立沖天之華觀兮,連飛閣乎西城。臨漳川之長流兮,望眾果之滋榮。仰春風(fēng)之和穆兮,聽百鳥之悲鳴?!蔽何牡鄄茇б矊懥恕兜桥_賦》,其名句為:“飛閣崛其特起,層樓嚴(yán)以承天?!?/p>

曹操用重金從匈奴贖回漢末著名女詩人蔡文姬,在銅雀臺上接見并宴請了她,讓她演唱了其名著“胡笳十八拍”。銅雀臺及其東側(cè)的銅雀園是鄴下文人創(chuàng)作活動的樂園。

銅雀臺位于三臺中間,南與金虎臺、北與冰井臺相去各六十步。中間閣道式浮橋相連接,“施,則三臺相通,廢,則中央懸絕”。

十六國后趙石虎時,在曹魏十丈高的基礎(chǔ)上又增加二丈,并于其上建五層樓,高十五丈,共去地二十七丈。巍然崇舉,其高若山。窗都用銅籠罩裝飾,日初出時,流光照耀。又作銅雀于樓頂,高一丈五尺,舒翼若飛。《鄴中記》載:石虎時,銅雀臺有殿室一百二十間,房中有女監(jiān)、女妓。正殿上安御床,掛蜀錦流蘇帳,四角設(shè)金龍頭,街五色流蘇,又安金鈕屈戍屏風(fēng)床。又在銅雀臺挖兩個井,二井之間有鐵梁地道相通,叫“命子窟”,窟中存放了很多財寶和食品。北齊天保九年(公元558年),征發(fā)工匠三十萬,大修三臺。整修后,銅雀臺改名為金鳳臺。唐朝又恢復(fù)了舊名。

元末,銅雀臺被漳水沖毀一角,周圍尚有一百六十余步,高五丈,上建永寧寺。明朝中期,三臺還存在。明末,銅雀臺大半被漳水沖沒。

該臺馳名中外,歷代名人題詠甚多,其中唐代詩人杜牧在他的《銅雀臺懷古》中曾有“東風(fēng)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的名句。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