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唐順宗李誦?唐順宗李誦是怎樣一個皇帝
如何評價唐順宗李誦?唐順宗李誦是怎樣一個皇帝
在唐朝的皇帝中,順宗是特征頗為鮮明的一位。
第一,位居儲君時間最長。順宗是以長子被立為皇太子,由于父親德宗在位時間長,他做太子的時間長達(dá)26年。
第二,在位時間最短。順宗在位期間,沒有以皇帝身份過一個新年。即位當(dāng)年的新年,他就已經(jīng)是太上皇了。算起來,順宗在位時間還不足200天,在整個唐朝皇統(tǒng)體系中,他是在位時間最短的一位了。(中宗身后的唐隆政權(quán),一直沒有被納入唐朝的皇統(tǒng)之中,所以忽略不計。)
第三,順宗在如此短暫的帝王生涯中,還做了太上皇。這不僅是唐朝皇帝中,恐怕也是歷史上所有皇帝中進(jìn)入太上皇角色最快的皇帝了。
第四,“永貞”的年號是在他退位以后才改的。順宗在貞元二十一年(805)八月四日退位為太上皇,盡管繼位的憲宗皇帝是在八月九日才舉行冊禮,但順宗八月五日下誥改貞元年號為永貞時的身份已經(jīng)是太上皇。
第五,順宗的后宮嬪妃都沒有與皇帝身份相配套的后妃身份。她們史書中的皇后名分都是多年以后追加的謚號。這是因為順宗在位時間短,沒有來得及冊封的緣故。有意思的是,順宗的嬪妃雖然沒有皇后和皇妃的名號,但她們都直接從皇太子時的良娣、良媛加封為太上皇后、太上皇德妃。
第六,莊憲皇后王氏是他的皇祖代宗的才人。王氏在代宗時以良家子選入宮中,代宗因為才人年幼(時年13歲),就把她賜給了還在藩邸的順宗,先為孺人,后為太子良娣。她是憲宗的生母。第七,兒子數(shù)量多。順宗有27個兒子(《舊唐書·順宗諸子傳》說他有23子,此據(jù)《新唐書》),他除了比有30個兒子的玄宗稍遜一籌外,其他有20個兒子的皇帝如代宗、憲宗等,難與比肩。最奇特的是,順宗自己還有一個兒子因為得到父親德宗喜歡而被收繼為子,這就是德宗的六子李,順宗因此就和自己血緣上的兒子成為“兄弟”。貞元十五年(799)18歲的李死后,德宗追贈為文敬太子。第八,順宗在位期間,為后世留下了一次說不盡的革新運動。歷史上稱為“二王八司馬”事件,后來也有人稱之為“永貞革新”。
第九,在所有的唐朝皇帝中,只有他留下了完整的《順宗實錄》。該書共5卷,作者是一代文豪、號稱文起八代之衰的大文學(xué)家韓愈。有人認(rèn)為作者韓愈和宦官俱文珍等關(guān)系密切,因而這一實錄中涉及宦官的文字語多回護(hù),但畢竟是留下了有關(guān)順宗及其有關(guān)時期情況的第一手記錄,彌足珍貴。
第十,初次所加謚號字?jǐn)?shù)最多: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太宗初次加的謚號為“文皇帝”,是一字謚,高祖初次加謚號為“大武皇帝”,是二字謚。后來的唐朝皇帝初次加謚號時,經(jīng)常是四字謚,再后又多五字謚,唐朝末年還有懿宗的謚號“睿文昭圣恭惠孝皇帝”,是七字。初次加謚就有七字,順宗是第一位?!疤栒?,功之表也”,用來表功明德,可是,這長長的謚號對于在位時間極短的順宗來說,又能有什么意義呢!
順宗在生活的每一環(huán)節(jié)中,無論是接受了祖父代宗皇帝的才人成為自己的妃子,還是把自己的親生兒子送給父親作兒子;無論是身為皇太子時的深藏不露,還是登基后的革除時弊;無論是面對父皇對舒王李誼的偏心,還是兒子對自己的進(jìn)逼;無論是宦官強(qiáng)求他選立儲君,還是逼他退位;無論是位居九五,還是成為太上皇,他都是隨遇而安,幾乎看不出他曾有過怎樣的爭強(qiáng)好勝。因此,能夠面對現(xiàn)實,能夠勇于面對政治現(xiàn)實,才真正是順宗一生中最明顯也是最擅長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