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文史百科 > 正文

正史中孔融讓梨的真實情況如何?

2017-01-02 19:18:57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孔融是中國古代的名人,之所以有名,對于大多數(shù)讀者來說,是因為一件小事——孔融讓梨。許多大人物在世的許多高尚德行,后人往往不知,而些

孔融是中國古代的名人,之所以有名,對于大多數(shù)讀者來說,是因為一件小事——孔融讓梨。許多大人物在世的許多高尚德行,后人往往不知,而些許小事,卻被后人銘記。世事之無常,讓人一嘆。

對于孔融讓梨,千百年來,都受到人們的褒獎,多以之為道德的楷模,謙讓的典范。可是最近幾年卻有一些不同的聲音,比如說,孔融讓梨,是因為那個大的梨是壞的;比如說,孔融讓梨,是因為不讓梨,哥哥背后會打他等等,就是很少人相信孔融真的會讓梨。

其實,我和許多讀者一樣,也比較喜歡逆反思維,和前人唱唱反調(diào)。不過,我看人看事,讀書寫字有一個基本的原則,叫做“懷疑和欣賞”。不懷疑,不知道假惡丑;不欣賞,不知道真善美。如果對人對事,全是懷疑,“神馬都是浮云”,就未免墮入虛無主義的泥沼中了。

我們暫且拋開所謂新說,放下所謂成見,去看看歷史當中的孔融究竟是怎樣一個人物。歷史上到底有沒有發(fā)生孔融讓梨的故事呢?值得懷疑。

孔融讓梨的故事在《后漢書·孔融傳》中并沒有記載。在漢末魏晉的一些史書當中也沒有記載,最早的出處是在唐朝章懷太子李賢為《后漢書》做的注釋當中,引用了一則《融家傳》中的文字?!度诩覀鳌肥呛稳怂?,又成書于何時,不得而知,不過,《后漢書》成書于南朝時期的劉宋王朝,之后裴松之又曾經(jīng)為《三國志》做注釋,也曾經(jīng)在崔琰的傳記之后記載孔融的相關(guān)事跡,可是依舊沒有這則故事。于是,這則故事是由孔融后人偽造的可能就比較大了。

當然,也并非是說正史沒有記載,就一定沒有發(fā)生,章懷太子能選擇這則故事,也必然有他的理由。我們暫且相信孔融真的讓梨吧。

那么,孔融為什么會讓梨呢?

故事原文如下:年四歲時,與諸兄共食梨,融輒引小者。大人問其故,答曰:“我小兒,法當取小者?!庇墒亲谧迤嬷J虑槭钦f,在孔融四歲的時候,和幾個哥哥共同吃梨子,孔融選擇吃其中的小的。大人問原因,孔融回答說:“我年紀小一些,按照規(guī)矩我應(yīng)該拿小的?!币虼耍迦硕颊J為孔融很奇特。

整件事情當中,有一個詞語很關(guān)鍵,叫做“法”當取小者。按照常理,一個三四歲的小孩子面對一盤梨子,尤其是有眾位兄弟在場的時候,應(yīng)該是主動出手,拿大的,甚至大的小的都要拿。可是孔融做了一件正常小孩不會做的事情,選擇了一個小的梨子。為什么呢?因為四歲的孔融就已經(jīng)獨立思考,會按照“法”來行事了。

那么什么是“法”呢?法簡單來說,就是規(guī)矩。漢代,是一個非常注重道德的朝代,對父母講究孝,對兄弟講究悌。而兄長和弟弟之間,也是長幼有序。按照這種標準,弟弟讓梨給弟弟,是尊敬兄長;可是換個角度,哥哥讓梨給弟弟,也才是愛護弟弟。

也就是說,孔融做了一件成人認為正確,而成人(更不要說小孩)都很難做到的事情。那么孔融讓梨究竟可不可信呢?

我們可以結(jié)合兩件事情來辨析。

在孔融十來歲的時候,曾經(jīng)去拜訪當時的名士李膺。李膺見到孔融非常贊賞,邀請孔融一起吃飯,席間有一番對話,可以想見孔融的性情。

膺大悅,引坐,謂曰:‘卿欲食乎?’融曰:‘須食?!咴唬骸糖錇榭椭Y:主人問食,但讓不須’。融曰:‘不然,教君為主之禮:但置于食,不須問客?!邞M,乃嘆曰:‘吾將老死,不見卿富貴也。(《后漢書》)

李膺很高興,問孔融:“小伙子,你想吃飯了嗎?”孔融說:“是啊,我想吃?!崩钼哒f:“我教教你做客人的禮節(jié)吧。當主人問你想吃飯嗎,你應(yīng)該回答不想吃。這樣才行啊。”孔融回答說:“不是這樣的。我教教你做主人的禮節(jié)吧。你只要把飯菜端上來,不需要問客人想不想吃?!崩钼吆軕M愧,感嘆道:“哎呀,可惜我老了,看不到你富貴的日子啊?!?/p>

李膺是漢末名士,更是一個人精。我們吃飯喝酒,經(jīng)常看到許多人講一些虛禮,一如李膺所言。如果孔融認為李膺所言正確,那么當初他讓梨的行為,就很是虛假,或者只是為了博取大家的歡心而玩的一個花樣罷了??墒强兹跊]有??兹谡f,做主人的要真誠,既然待客,就別問客人想不想吃,直接把東西端出來就好,而隱含的意思,自然是作為客人,肚子里想吃,那就大方的說想吃??兹诘恼嫘郧閺拇丝梢?!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