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文史百科 > 正文

李暠怎么讀 李暠的生平簡介 李暠是怎么死的

2017-01-05 19:52:56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導語:李暠[hào](351年—417年),字玄盛,小字長生,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人,自稱西漢將領李廣十六世孫[1] ,十六國時期西涼政權建立者。 隆安

李暠[hào](351年—417年),字玄盛,小字長生,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人,自稱西漢將領李廣十六世孫[1] ,十六國時期西涼政權建立者。

隆安元年(397年),段業(yè)自稱涼州牧,以李暠為效谷縣令,后升為敦煌太守。隆安四年(400年),李暠自稱大將軍、護羌校尉、秦涼二州牧、涼公,改元庚子,建立西涼政權,以敦煌為都城,疆域廣及西域。義熙元年(405年),改元建初,遣使奉表東晉,并遷都酒泉,與北涼長期爭戰(zhàn)。

義熙十三年(417年),李暠去世,享年六十七歲,謚號武昭王,廟號太祖,葬于建世陵。唐朝李氏亦稱李暠為其先祖。唐玄宗李隆基天寶二年(753年)追尊為興圣皇帝。

李暠怎么讀

李暠[hào]

李暠的生平簡介

家世背景

李暠,字玄盛,小字長生,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人,自稱是西漢名將李廣的十六世孫。李暠家族世代都是豪門大族,他的高祖父李雍、曾祖父李柔,都在晉朝做官,歷任郡守之職。李暠的祖父李弇,在前涼張軌幕下擔任武衛(wèi)將軍,封爵安世亭侯。李暠的父親李昶,從小有美名,但很早去世,李暠是他的遺腹子

早年經歷

李暠少年時十分好學,性情沉靜聰慧,寬厚謙和,器度優(yōu)雅,通讀經史,特別擅長文辭。李暠年長后,精通武藝,研讀《孫子兵法》。

隆安元年(397年)三月,后涼建康太守、京兆人段業(yè)自稱涼州牧 ,建立北涼政權,任命敦煌太守孟敏為沙州刺史,委任李暠為效谷縣令。李暠的同母異父弟宋繇則為段業(yè)做事,擔任中散常侍。

孟敏死后,敦煌護軍郭謙、沙州治中索仙等人認為李暠性情溫和堅毅,能夠施行仁政,就推舉他擔任寧朔將軍、敦煌太守。

不久進號為冠軍將軍,并向段業(yè)稱臣。段業(yè)任命李暠為安西將軍、敦煌太守,兼任護西胡校尉。

鏟除索嗣

隆安三年(399年),段業(yè)自稱涼王,北涼的右衛(wèi)將軍索嗣對段業(yè)說,不可讓李暠在敦煌久留。段業(yè)于是讓索嗣代替李暠擔任敦煌太守,命令索嗣率領五百名騎兵前往敦煌任職。索嗣到距離敦煌城二十里的地方,通知李暠前來迎接自己。李暠疑慮重重,準備出城迎接,效谷縣令張邈和宋繇等人阻止他說:“后涼政務衰頹,段業(yè)昏庸懦弱,這正是英雄豪杰有所作為的時候。將軍您具有建立一個國家的現成條件,怎么能夠拱手送給別人呢!索嗣自己依仗是本郡的人,認為人們一定會歸附他,絕對不會意料到將軍能突然對他進行阻擊,可以一次戰(zhàn)斗就把他抓住。”宋繇又說:“大丈夫已經得到世人的推許,今天就把頭交給索嗣,豈不被天下人恥笑!老兄英姿卓杰,有雄霸之風,前涼張氏的事業(yè)都不值得繼承。”李暠說:“我從小沒有宏大高遠的心志,因而在此做官,沒想到此郡士人突然推重。剛才說要出迎,是因為我不了解士大夫的意見?!?/p>

李暠于是采納他們的建議,先派宋繇前去拜見索嗣,用恭順謙誠的好話將他穩(wěn)住。宋繇回來后,對李暠說:“索嗣驕傲輕慢,兵力極弱,容易取勝?!崩顣庇谑桥汕菜膬鹤永铎c張邈、宋繇等帶兵攻擊索嗣,索嗣大敗而走,逃回張掖。李暠向來與索嗣關系很好,結為生死之交,反而遭他排擠,所以非常痛恨他,于是就向段業(yè)上疏索嗣的罪狀,請求處死索嗣。輔國將軍沮渠男成也非常討厭索嗣,也勸段業(yè)除掉他。段業(yè)于是殺死索嗣,派遣使者向李暠道歉,并分出敦煌郡的涼興、烏澤,晉昌郡的宜禾三縣設置涼興郡,升任李暠為持節(jié)、都督涼興以西諸軍事、鎮(zhèn)西將軍,兼任護西夷校尉。

建立西涼

隆安四年(400年),北涼的晉昌太守唐瑤反叛北涼,向敦煌、酒泉、晉昌、涼興、建康、祁連六郡傳發(fā)檄文,推舉李暠為冠軍大將軍、沙州刺史、涼公,兼任敦煌太守。李暠在境內大赦,建年號為庚子,建立西涼政權,追尊祖父李弇為涼景公,父親李昶為涼簡公。任命唐瑤為征東將軍,郭謙為軍諮祭酒,索仙為左長史,張邈為右長史,尹建興為左司馬,張體順為右司馬,張條為牧府左長史,令狐溢為右長史,張林為太府主簿,宋繇、張謖為從事中郎,宋繇加號折沖將軍,張謖加號揚武將軍,索承明為牧府右司馬,令狐遷為武衛(wèi)將軍、晉興太守,氾德瑜為寧遠將軍、西郡太守,張靖為折沖將軍、河湟太守,索訓為威遠將軍、西平太守,趙開為骍馬護軍、大夏太守,索慈為廣武太守,陰亮為西安太守,令狐赫為武威太守,索術為武興太守,以招撫東夏。又派遣宋繇東征涼興,并攻打玉門以西諸城,都攻克下來,于是在玉門、陽關屯田,擴大耕地積聚糧草,作為東征的物資儲備。

奏表東晉

隆安五年(401年),李暠派遣使節(jié)捧著奏章向后秦納貢。

元興元年(402年),后秦皇帝姚興任命李暠為安西將軍,封高昌候。

元興三年(404年),李暠的長子太子李譚去世,同年李暠立次子李歆為太子。

義熙元年(405年),李暠自稱大將軍、大都督、兼任秦涼二州牧,大赦境內,改年號為建初,派遣舍人黃始、梁興攜帶奏章,抄小路前往建康(今江蘇南京)謁見東晉朝廷。

當初,李暠西行時,留下女兒李敬愛交給自己的岳父尹文(李敬愛的外祖父)撫養(yǎng)。尹文東遷后,李暠堂姑梁褒之母撫養(yǎng)李敬愛。后來南涼君主禿發(fā)傉檀到北山借路,鮮卑派梁褒送李敬愛到酒泉,并與西涼通使和好。李暠派使者答謝訪問,贈送地方特產。李暠親率兩萬騎兵,巡視邊境到建東,鄯善前部王派使者進貢當地特產。不久,北涼君主沮渠蒙遜侵犯西涼,攻至建康郡(今甘肅高臺縣駱駝城),擄掠三千戶人家而回。李暠大怒,親自率領騎兵追擊,在安彌(今甘肅灑泉縣東)追上沮渠蒙遜,大敗沮渠蒙遜,把被擄掠的人家全部收回。

起初,在前秦建元末年,遷移江漢之人一萬多戶到敦煌,中原地區(qū)有不開墾田地的,也遷移來七千多戶。郭黁進犯武威時,武威、張掖以東的幾千戶人家向西逃奔到敦煌、晉昌。到李暠東遷時,把這些人全部遷往酒泉,分出五千戶南方人設置會稽郡,五千戶中原人設置廣夏郡,剩下一萬三千戶分設武威、武興、張掖三郡,在敦煌南子亭筑城,以威鎮(zhèn)南虜。又因為前次奉表東晉沒有答覆,再次派和尚法泉秘密前往東晉奏表。

遷都酒泉

義熙元年(405年)十月,李暠與長史張邈商議,把都城遷往酒泉,用來對北涼施加威脅與壓力,于是任命張體順為建康太守,鎮(zhèn)守樂涫,任命宋繇為敦煌護軍,和他的兒子敦煌太守宋讓一起鎮(zhèn)守敦煌,于是把都城遷到酒泉。

李暠遷都酒泉后,敦促獎勵發(fā)展農業(yè)生產。群僚因連年五谷豐登,百姓安居樂業(yè),請求在酒泉刻石紀念,李暠同意。于是讓儒林祭酒劉彥明撰寫文章,刻石歌功頌德。后來沮渠蒙遜每年不斷來侵犯,李暠志在以恩德安撫境內,只跟他講和訂立盟約,不與他交戰(zhàn)。義熙六年(410年),沮渠蒙遜背棄盟約前來侵犯,李暠派太子李歆截擊打敗北涼軍,擒獲北涼將領沮渠百年。

李暠在上巳日到彎曲的流水邊宴飲,命群僚賦詩,他親自寫序。于是抄寫諸葛亮的訓誡來勉勵諸子。又修筑敦煌舊要塞東西兩個圍子,以防北虜之患,修筑敦煌舊要塞西南兩個圍子,以威震南虜。

李暠是怎么死的

義熙十三年(417年)正月,李暠臥病不起,遺詔給長史宋繇說:“我從小遭受悲痛,備嘗各種艱難,在社會動亂之際,受到此地之人的推舉,才弱智淺,不能統一河右?,F在氣力衰弱,將不再能好轉了。死是自然的規(guī)律,我不悲傷,所遺憾的是大志不能實現。居于最高地位的人,應當仔細地警惕危亡的預兆。我死之后,世子李歆就如同卿之子,好好地輔導他,告訴他我的經歷,不要讓他高高在上,專橫驕傲自以為是。軍國的大計,委托給卿,不要使謀略偏誤,喪失成敗的關鍵?!蓖甓?,李暠去世,享年六十七歲。謚號武昭王,廟號太祖,葬于建世陵。李暠死后,太子李歆繼位,史稱西涼后主。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