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文史百科 > 正文

契丹遼朝 是中國實行“一國兩制””的開山鼻祖

2017-01-05 23:02:19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對現(xiàn)代中國人來說,“一國兩制”早已耳熟能詳。但是說起千年前遼朝就已實行“一國兩制”,恐怕很多人并不知情。有人認為,遼朝對中國最大的

對現(xiàn)代中國人來說,“一國兩制”早已耳熟能詳。但是說起千年前遼朝就已實行“一國兩制”,恐怕很多人并不知情。有人認為,遼朝對中國最大的貢獻就是它推行的“一國兩制”,它為后來入主中原的少數(shù)民族朝代,如元朝、清朝等,提供了一個最早的成熟的參照樣板。說起遼朝的“一國兩制”,有一個名為韓知古的漢人不能不提。他是遼朝最早受到朝廷重用的漢人之一,而他的家族也是遼朝勢力最為顯赫的漢人家族,他的孫子韓德讓甚至一度把持了遼朝的實質(zhì)大權(quán)。

讓漢人管理漢人,是遼朝立國之初就有的一個創(chuàng)舉。當時契丹境內(nèi)漢人很多,一部分是因避唐末之亂逃去的,一部分是被契丹擄掠的。韓知古6歲時就被擄去北方,但“因禍得?!?,后來作為陪嫁的奴臣,隨述律平(淳欽皇后)一起進入遼朝皇宮,得到皇帝耶律阿保機的賞識,成了高級參謀。之后阿保機又委任他總知漢兒司事,負責管理境內(nèi)的漢人和制定禮儀。不過,境內(nèi)日漸增多的漢人以及漢文化的沖擊,讓阿保機有些始料不及。而客觀存在的地理環(huán)境和“車馬為家”的生活習俗,以及長城內(nèi)外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的巨大差異,也讓阿保機不可能完全復制漢人的生活方式。于是他接受另一位漢人謀士韓延徽的建議,在境內(nèi)建立了許多州縣城堡(又名“頭下軍州”),將漢人集中起來,保留他們原有的習俗。頭下軍州是遼朝特別設(shè)置的一種行政機構(gòu)。

早在唐朝末年,日益強大的契丹族屢屢南下侵擾漢地,并以俘掠的漢人建置城寨,這些早期的城寨大都隸屬于各級軍事貴族,成為頭下軍州的早期雛形?!哆|史·地理志序》在解釋頭下軍州的緣起時說:“以征伐俘戶建州襟要之地,多因舊居名之,加以私奴,置投下州?!边@里的“投下州”就是頭下軍州??梢哉f,頭下軍州管理模式的成功,為遼朝在征服的渤海國和燕云十六州實行“一國兩制”奠定了基礎(chǔ)。938年,后晉皇帝石敬瑭給他的“父皇帝”遼太宗耶律德光獻上一份大禮——登記燕云十六州田產(chǎn)和戶口的“圖籍”,從此遼朝按籍索賦,按圖征稅,正式成為該地的新主人。燕云十六州包括了今天的北京、天津、河北和山西北部的范圍,它的最北面是以北太行山、長城與游牧的契丹人為界,漢人人口超過40萬戶,人口總數(shù)遠遠超過了遼朝腹地的10萬多戶契丹族,成為遼朝第一大民族。因此如何有效管理漢人,成為遼朝統(tǒng)治者面臨的重大課題。

在這種背景下,“因俗而治”的政策出爐:燕云十六州啟動漢人管理模式,契丹則延續(xù)部落式舊制,這就是《遼史·百官志一》里所記載的“以國制(遼朝固有的制度)治契丹,以漢制待漢人”,遼朝自此正式開始了“一國兩制”的管理模式。“官分南北”是“一國兩制”的基本行政框架,“北面治宮帳、部族、屬國之政,南面治漢人州縣、租賦、軍馬之事”。也就是說,“北面官”統(tǒng)領(lǐng)契丹各族,“南面官”管理漢人事務。韓知古的兒子韓匡嗣,便是遼朝“一國兩制”實行后最早任命的一批漢官之一,從上京留守到南京(今北京)留守,最后做到西南面招討使。

遼朝滅亡100年后,契丹皇族后裔、遼太祖耶律阿保機九世孫耶律楚材,已成為一個地道的儒者。當時蒙古貴族以征服者的姿態(tài)駕臨中原,有人向成吉思汗第三子窩闊臺建議:“可悉空其人以為牧地。”幸虧耶律楚材極力勸阻,中原才免遭成為蒙古人馬場的厄運——耶律楚材老祖宗的治國理念在百年之后依舊產(chǎn)生著影響。遼朝的“一國兩制”,也為后來中國的大一統(tǒng)奠定了某種制度基礎(chǔ),在元朝、清朝乃至今日中國的“一國兩制”上,也能看到遼朝的影子,比如說元朝在西南地區(qū)實行的“土司制度”、清朝在蒙古推行的“盟旗制度”,都被視為遼朝“一國兩制”治國思想的延續(xù)。

讓習俗迥異的民族在社會進程中自然融合,遼朝較好地把握了分寸,從而延續(xù)了200多年的國運,“一國兩制”的治國理念注定會在中國歷史上寫下光輝一頁。而它留給世人的諸多驚嘆,也以壁畫的形式得以留存,成為值得后人挖掘、借鑒的珍貴遺產(chǎn)……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