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扶蘇為何不姓贏而姓趙?揭扶蘇的悲劇人生
太子通過漫長的等待沒能即位這種事很常見,但是老老實實的接受現(xiàn)實甚至自殺這種事那恐怕就少之又少了,我今天要說的就是秦始皇的長子扶蘇,秦始皇暴虐,而他這個兒子卻很好,既聽話又老實。
扶蘇,嬴姓,趙氏,名扶蘇。因此贏扶蘇也叫趙扶蘇和趙國王族一個祖先,贏是周天子賜的姓,先秦時期男子稱氏不稱姓。雖為嬴姓,卻不叫嬴扶蘇,稱公子扶蘇或扶蘇公子。
扶蘇這個名字非常的浪漫,取自一首情歌。扶蘇的母親鄭妃是鄭國人,喜歡吟唱當(dāng)?shù)亓餍械那楦琛渡接蟹鎏K》(山有扶蘇,隰{xi}有荷華。不見子都,乃見狂且。山有喬松,隰有游龍,不見子充,乃見狡童。)。扶蘇生下來后,始皇便將此子取名“扶蘇”,“扶蘇”是古人形容樹木枝葉茂盛的詞。秦始皇以此命名,是對此子寄托著無限的期望。
扶蘇也很爭氣,沒有令秦始皇失望,秦始皇也沒有廢立的意思。年少時期的扶蘇機智聰穎,生具一副悲天憫人的慈悲心腸,他認(rèn)為天下未定,百姓未安,反對實行“焚書坑儒”、“重法繩之臣”等政策,因此在政見上與暴虐的秦始皇背道而馳。始皇固執(zhí)的認(rèn)為這是扶蘇性格軟弱所致,始皇認(rèn)為天下獨尊的皇帝要有強硬的手段,因此下旨讓扶蘇協(xié)助大將軍蒙恬修筑萬里長城,抵御北方的匈奴,表面上是懲罰,其實是想培養(yǎng)出一個剛毅果敢的扶蘇??汕厥蓟实倪@片良苦用心卻直接害死了扶蘇。
扶蘇在蒙恬那里混的也是風(fēng)生水起、幾年的征戰(zhàn),使扶蘇成長得與眾不同,身先士卒、勇猛善戰(zhàn)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敏銳的洞察力與出色的指揮才能讓眾多的邊防將領(lǐng)自嘆弗如。他愛民如子、謙遜待人更深得廣大百姓的愛戴與推崇。在軍事方面果然是虎父無犬子。但扶蘇的內(nèi)心卻沒有變得“勇猛”,依然是一副慈悲心腸。
這一切的一切都隨著沙丘政變終止。秦始皇三十七年冬,始皇巡行天下,行至沙丘時病逝。秦始皇臨終前曾以璽為遺詔,要扶蘇“以兵屬蒙恬,與喪會咸陽而葬”。但中車府令趙高和丞相李斯等人陰謀讓扶蘇弟胡亥繼位,篡改始皇遺詔,以胡亥即位;同時另書,將蒙恬和扶蘇賜死,并“數(shù)以罪”。此事件史稱“沙丘之變”。
胡亥的使者奉敕書到上郡,扶蘇遂準(zhǔn)備自殺。蒙恬曾經(jīng)起疑心,力勸扶蘇不要輕生,“請復(fù)請,復(fù)請而后死,未暮也。”但扶蘇說:“父而賜子死,尚安復(fù)請!”扶蘇旋即自殺于軍中。
就這樣扶蘇自殺而死,一個本該有所作為的太子死在了愚孝之中,真可謂是“父讓子亡子不得不亡”,好一個孝順的扶蘇??磥懋?dāng)時秦始皇對他的歷練還是少了。他完全可以率領(lǐng)蒙恬大軍殺回咸陽,奪取帝位,但一時的愚孝葬送了自己的性命和大秦王朝。扶蘇以這樣的結(jié)局收場,怎一個“悲”字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