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歷史解密:慈禧真與外國人有不倫之戀嗎?
是真是假?慈禧的這段浪漫史
熟悉清史的人,對巴恪思(又譯為白克豪斯)不會感到陌生,他1910年出版的《西太后統(tǒng)治下的中國》,是世界上第一本關(guān)于慈禧的傳記。在今天看來,它的真實性令人匪夷所思。
一個外國人,為什么對慈禧如此了解?書中大量秘聞,他是如何得知的?
今年初,巴恪思去世前一年(1943年)完成的回憶錄手稿《太后與我》中文版正式出版,內(nèi)容更是令人驚悚:不僅披露了他與慈禧間的愛情,且有大量的細節(jié)描寫。
對于這本驚世之作,學界一片緘默,而網(wǎng)友反響卻異?;鸨T谔煅恼搲绕脚_上,網(wǎng)友討論熱烈,認為應(yīng)將該書搬上銀幕,并就影片的男女主角、導演人選進行了投票,在導演榜上,王家衛(wèi)、李安、張藝謀列在前三位,而克里斯蒂安·貝爾和王菲,則成為演員榜中的翹楚。
不少網(wǎng)友認為,如果該書內(nèi)容真實,堪稱是一部大片的絕好題材,在錯過了《末代皇帝》等題材之后,華語影片不應(yīng)再錯過這個機會。
然而,巴恪思的故事究竟是真是假?慈禧真的和一位老外有過不倫之情?為此,《北京晨報》特邀晚清史專家賈英華先生為讀者作深入解讀,他先后采訪過末代皇帝溥儀身邊300多人,掌握了大量一手資料,并收藏了巴恪思近百年前出版的英文原著各種版本。他認為,該書“細節(jié)”雖有頗多虛構(gòu)、夸大之處,但具體到慈禧與巴恪思之戀,并非沒有可能。
巴恪思其人
關(guān)于巴恪思,國內(nèi)出版的第一本書是《慈禧外傳》(原名《西太后統(tǒng)治下的中國》),是根據(jù)我收藏的英文版原書翻譯的。此書當年在倫敦,18個月內(nèi)再版了8次,并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榜。
巴恪思出生于英國一個金融世家,據(jù)說長期患有精神抑郁癥,他精通漢語等多種語言,1898年初,當他25歲時,為逃避債務(wù)和同性戀困惑,從牛津大學輟學,只身到中國闖蕩。在北京期間,他認識了《泰晤士報》駐滬記者濮蘭德,濮蘭德曾幫助過康有為,也許正是通過濮蘭德,巴恪思結(jié)識了許多政界要人。
從《慈禧外傳》看,首先,他對宮中的情況了解不少,其次,他認識清末一些高層人物。
在他的著作中,也有“露怯”的地方,比如他對王府內(nèi)的規(guī)矩、禮儀就搞不太明白,但毫無疑問,他肯定進過宮廷,而且對里面的情況很熟悉。
巴恪思曾向牛津大學捐獻數(shù)萬卷中文古籍以及一些手稿,希望謀求一個教授頭銜,卻始終未能如愿,晚年他長期居住在北京郊區(qū),直到逝世。
《慈禧外傳》頗多驚人之筆
只要讀過《慈禧外傳》,就能看出,巴恪思對晚清宮廷的情況異常熟悉。
首先,它出版于1910年,當時慈禧剛?cè)ナ?,可見本書此前已開始寫作,與一些歷史事件的發(fā)生,幾乎同步。第二,書中一些晚清歷史照片絕不是普通人能拿到的,比如有李蓮英借條的復印件。第三,書中談到了宮中的一些內(nèi)幕,當時外界根本不知道,幾十年后才被證實。
可以舉幾個例子:
第一,光緒對袁世凱的態(tài)度,書中明確說是非常痛恨,直到上世紀60年代溥儀的《我的前半生》出版,大家才清楚地知道這一點。
第二,光緒死前,南方名醫(yī)陳蓮舫曾到京為其診治,這屬天字號機密,陳蓮舫并非社會名流,一般人根本就不認識他,他的結(jié)論是光緒初期的病情不重,民國初年,他出版了相關(guān)醫(yī)案,發(fā)行量很小(我收藏了其原版書),今天學者深知這件事的都不算多,可巴恪思卻記錄了下來。
第三,載澍娶慈禧太后侄女為妻,這件事愛新覺羅家族內(nèi)部的人確切知道的都不多,巴恪思竟然知道,這個說法得到了慈禧太后的曾孫那根正先生的認同。
第四,美國畫家卡爾小姐進宮給慈禧畫像,這件事巴恪思也知道。
第五,榮祿死于哪年、死前留下了遺折,書中都有明確的記載。
像這樣的例子,數(shù)不勝數(shù),當時的野史、筆記小說一到細節(jié),要么回避,要么編造,巴恪思則與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