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野史秘聞 > 正文

《三國演義》在滿清打下明朝江山起了什么作用

2016-11-27 16:26:04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十七世紀的中葉,滿清滅了明朝,雖說是朝代更替,天理循環(huán),冥冥之中自有定數(shù),然而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滿清與明朝打仗打了幾十年,從錦州打

十七世紀的中葉,滿清滅了明朝,雖說是朝代更替,天理循環(huán),冥冥之中自有定數(shù),然而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滿清與明朝打仗打了幾十年,從錦州打到寧遠,從關(guān)外打到關(guān)內(nèi),從中原打到江南,最后居然是憑著一部明朝人寫的《三國演義》打下了明朝萬里江山,這不能不令人感到歷史變數(shù)的神奇!

滿清建國于公元1616 年,初稱后金,1636年改國號為清,1644年入關(guān)建都北京。清太祖愛心覺羅努爾哈赤幼年時在明朝大將李成梁家中為奴,曾跟隨主人學習漢語漢文,愛讀漢人寫的小說,尤其喜歡看羅貫中寫的《三國演義》。他的才智謀略雖然一部分有天分的因素,而絕大一部分當是從這部明朝人的小說中學來的。

然而,熟讀《三國演義》的皇太極一眼就看穿了袁崇煥的這出“柴??谂P龍吊喪”的計謀,便將計就計,于十一月派了兩名使者,與這位五臺山的喇嘛一起來到寧遠,致書袁崇煥,表示了議和的意向。而且言詞十分懇切地說:你停息干戈,派使者前來吊喪,并賀新君登位。你既以禮來,我也當以禮往,所以派事著道謝。至于和議一事,我阿瑪上次來寧遠時,曾有文書給明朝朝廷,請你轉(zhuǎn)呈,但迄今沒有答復。你的君主如果答應前書,愿意議和的話,應當以誠信為先?!?/p>

皇太極一邊派人南下與大明王朝議和,一邊采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七擒孟獲”平定蠻夷、鞏固后方的策略,在自己的后方積極攻打朝鮮,以消除自己的后顧之憂。滿清鐵騎勢如破竹,朝鮮被迫宣布投降,訂立了對滿清十分有利的和約。滿清不僅每年從朝鮮得到糧食、錢款和物品的供應。而且還得到了朝鮮在明清交戰(zhàn)中保持中立的許諾。因此在以后的明清戰(zhàn)爭中,朝鮮不但在經(jīng)濟上盡量滿足滿清的要求。而且一直保持中立國的姿態(tài),使?jié)M清去掉了后顧之憂。

滿清得到了朝鮮經(jīng)濟上支援,皇太極便撕掉議和的面具,親率八旗大軍再次與大明王朝開戰(zhàn)?!度龂萘x》中諸葛亮六出祁山,皇太極三伐寧遠,最后一舉取得了松錦戰(zhàn)役的全面勝利。大明王朝山海關(guān)外的軍事?lián)c,如今已僅剩寧遠孤城,所謂錦寧防線已不復存在,京師門戶山海關(guān)岌岌可危,滿清向大明王朝發(fā)動決定性的進攻時機眼看就要來臨。然而就在此時,皇太極突然病逝,這給了大明王朝一個難得的喘息機會。

皇太極英年早逝,滿清舉國哀悼,但是卻給了多爾袞展露非凡軍事才能的機會。公元1643年,既是大明的崇禎十六年,也是大清的崇德八年,愛新覺羅福臨登基繼位,是為順治皇帝。這個年近六歲的小皇帝無法執(zhí)政,多爾袞便以皇叔父之尊登上了攝政王的寶座,成為了軍政大權(quán)獨攬的無冕之王。多爾袞掌權(quán)后在對明朝的軍隊的征戰(zhàn)中,便把《三國演義》中的兵法韜略運用爐火純青,游刃有余。細數(shù)最成功的范例,莫過于他采用《三國演義》中“群英會蔣干中計”的計策,實施反間計,讓明朝崇禎皇帝殺了擋在滿清奪取大明萬里江山征程上最大障礙的袁崇煥。一向多疑的崇禎皇帝果然中計,將袁崇煥凌遲處死,使大明王朝驟然失去了中流砥柱,結(jié)果大明的萬里江山僅靠袁崇煥的部下、在山海關(guān)鎮(zhèn)守的吳三桂支撐。誰知吳三桂“沖冠一怒為紅顏”,打開山海關(guān)的關(guān)門,引清兵入關(guān)。滿清的八旗大軍勢如洪水猛獸,迅速吞沒了大明王朝的萬里江山。從此,縱橫萬里的中原大地進入了滿清王朝統(tǒng)治的時期。

明朝人羅貫中為了實現(xiàn)國家統(tǒng)一的主張和弘揚大漢民族美德而寫了一部《三國演義》,然而令他始料不及的是,在他身后剛過了二百多年,滿清卻利用他的《三國演義》打下了明朝萬里江山,羅貫中九泉之下若是有知,一定會感到無盡的遺憾!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