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爾袞到底愛不愛孝莊?兩人之間愛多還是恨多
多爾袞的地位也不斷上升,從“皇叔攝政王”一直升到“皇父攝政王”,這就出來一個流言,即“孝莊下嫁多爾袞”。南明小朝廷的詩人張煌言,揮筆寫下一首詩:“上壽觴為合巹尊,慈寧宮里爛盈門。春宮昨進新儀注,大禮恭逢太后婚。”這首詩廣為流傳,讓很多人相信它是真的,甚至后來人編派出無數(shù)有關多爾袞和布木布泰青梅竹馬的絕世愛情,以及多爾袞為情讓江山的故事,更有甚者連福臨的老爹都在野史中改換成多爾袞了。
而事實上布木布泰有沒有可能和多爾袞發(fā)生愛情甚至結(jié)婚呢?咱們還是從布木布泰來到盛京開始說起吧。這一年布木布泰十三歲,和多爾袞同歲。一個是四貝勒皇太極的妾室,一個是可汗努爾哈赤的愛子。當時皇太極在積極地謀奪汗位,和多爾袞的母親阿巴亥勢成水火。盡管兩人年紀差不多,估計多爾袞也不會沒事跑到皇太極的內(nèi)帳去跟他的小妾培養(yǎng)青梅竹馬。次年,阿巴亥死了,多爾袞新逢喪母失位之痛,皇太極處處提防,而這段時間里,布木布泰開始懷孕,跟著就接二連三地為皇太極生女兒。此后,盛京新宮殿蓋起,皇太極稱帝,后妃們住進深宮內(nèi)院,多爾袞帶著兵馬南征北戰(zhàn),也沒機會碰面。
直到皇太極去世,哲哲和布木布泰成為皇太后,才和多爾袞在皇權上產(chǎn)生了既相互利用又相互算計的關系。哲哲身為正宮皇后,又是長輩,她的面子不能駁;多爾袞是手握天下的攝政王,他的勢力步步擴張也是不容阻攔。兩人若是發(fā)生利益沖突,兩個大佬在一起誰讓誰呢?好在有布木布泰在兩個大佬面前放低姿態(tài),從中周旋。多爾袞有什么要求,由布木布泰轉(zhuǎn)換成宛轉(zhuǎn)的意思,她和哲哲可以關起門來商量之后有條件地讓步。而哲哲和布木布泰要抑止多爾袞的手段,也是布木布泰以一個讓多爾袞接受的方式來回復于他。在這種接觸之下,兩個野心勃勃的人表面上要融洽和諧,暗中要步步算計,說話也得半真半假,此時若是產(chǎn)生什么曖昧之情,估計也是以算計居多。
但也只限于曖昧,我們從國內(nèi)任何官方材料中,找不到太后下嫁的材料,若說是順治或者后來的皇帝出于掩蓋之心把材料給毀滅了,但是從朝鮮的李朝記錄里,可以看到這個時期和清王朝頻繁交往的記錄,卻也沒有任何這方面的實錄。若是兩人非官方地結(jié)婚,那我們再把時間往上推一下,遼朝的蕭太后是曾經(jīng)和韓德讓非官方成婚過的。當時蕭太后召集文武大臣到韓德讓的帳中舉行盛宴,讓皇帝和諸親王以父禮對待韓德讓,并和韓德讓同行同住,同進同出,甚至一齊并肩坐著接見外國使臣簽訂文書,讓小皇帝坐在下首。
而多爾袞和布木布泰卻毫無這方面的記錄,多爾袞沒有住在皇宮里,布木布泰也沒有住進攝政王府。太后若是下嫁,自然不可能跟別的女人一起分享丈夫,據(jù)說蕭太后就因此毒死了韓德讓的妻子李氏,但是很明顯,在順治五年多爾袞在封為“皇父攝政王”之后,仍然頻頻地收納新寵。順治七年,多爾袞納了朝鮮李朝的兩位公主,又將侄子豪格的寡妻收入他的后宮。另外,見于史料的還有他收過布木布泰的哥哥吳克善親王以及其他貴族向他進獻的美女等。僅僅以“皇父攝政王”中的皇父二字,來斷定太后下嫁,則未免就是張煌言這樣的文人想象力太過旺盛罷了?!盎矢浮敝Q,只是在名義上出于小皇帝對輔政之人的尊稱,如同史不絕書的“仲父”、“亞父”、“季父”之類的稱呼罷了。
何況,順治五年多爾袞受封“皇父攝政王”的時候,多爾袞的原配妻子博爾濟吉特氏仍活著,那是和布木布泰同時嫁過來的哲哲的另一個侄女,她到了順治六年才去世。多爾袞的后宮中還有一個姓博爾濟吉特氏的,就是貴妃娜木鐘和林丹汗所生的女兒。布木布泰這邊,正宮皇太后哲哲還活著,又怎么能夠容許兩人成親?那么,既然多爾袞和布木布泰傳出這樣的流言來,兩人確定沒有成親,那么這兩個人有愛情嗎?
我們?nèi)羰前讯酄栃査篮蟛坏揭粋€多月,就被剝奪所有的封號,甚至要被從墳墓中拉出來鞭尸示眾的情況聯(lián)想起來,就可知道布木布泰和多爾袞的情誼有多好了。假設她對他說類似“我想死你了”的情話,我估計其真實的意思就是“我好想你死了”。雖然鞭尸的行為掛在順治的名下,但是此時順治剛剛親政,這時候作為皇太后的布木布泰只怕?lián)碛械陌l(fā)言權更大,鞭尸此種旨意,縱然不是出自她的授意,至少也是出自她的支持和默許。這種恨意連尸體都不放過,可以想象布木布泰此刻委曲求全的心有多么憤怒,縱有打情罵俏,只怕也是暗含殺機吧。
再看多爾袞,據(jù)史載,順治六年“攝政王多爾袞的元妃去世。命令兩白旗牛錄、章京以上官員及官員的妻子都穿著白色喪服,其他六旗的牛錄、章京以上官員都摘去紅頭纓”。為了元妃的死他大興喪葬之禮,為了娶朝鮮妻子,他親自跑去山海關迎親,又納豪格的妻子,若說什么他對孝莊情深義重,那這些行為又是為了什么呢?所以兩人之間真正的關系,只怕是笑里相迎暗藏著算計,咬牙切齒罷了。另外傳得轟轟烈烈的緋聞,還有一個莊妃勸降洪承疇的事兒。據(jù)野史上說,洪承疇被抓寧死不降,范文程說洪承疇好色,于是皇太極派莊妃以色相誘勸降。
首先,莊妃是蒙古人,嫁給滿族人,又長年在后宮不得寵,想來皇太極不會為她請家教教漢語。直到清兵入關之后,我們還經(jīng)常看到有記錄說孝莊跟大臣們用滿語交流。你要想想咱們學英語之難,就知道以莊妃的環(huán)境用漢語來勸降有多大可能。老洪是漢人,估計不會說滿語,就算會說未降時也不屑說。兩人語言不通,兩句半漢語對兩句半滿語,能溝通出個什么呢?
再說,以皇太極的審美眼光看來,莊妃并不算是無可取代的大美人,否則他也不會把她扔到五宮排名最后一個。此時他手頭剛剛接收了林丹汗的N多女人正沒處分配呢,好像還分了不少給自己的兄弟和兒子。此時莊妃剛剛生完福臨不久,皇八子已死,福臨是目前后五宮唯一的男孩,他能讓孩子的媽去找老洪嗎?若要真心招降洪某,干脆送他幾個年輕漂亮的不更好,拿個他看得到吃不著的去引誘他,這不是招攬是結(jié)仇了,嘿嘿嘿!洪承疇之降,原因一來是同為降臣的范文程將心比心式的說服;二來是因為崇禎殺了袁崇煥的心理陰影再加上皇太極的籠絡;第三是他還貪生,范文程很肯定地說洪某連衣服掉灰塵都注意,他一定沒打算以死報國。
事實上,洪承疇的歸降與布木布泰無關,只不過是漢人氣憤老洪投降清朝,再加上不忿滿清入關,于是乎清朝的先帝頭上就綠云罩頂,小皇帝便老子眾多。降臣洪承疇、權臣多爾袞都紛紛成為艷情故事男主角,幸虧吳三桂已經(jīng)分配到一個更多香艷傳說的陳圓圓,否則說不定也會在這出艷情記里參演一角。雖然兩宮皇太后并尊,但只編派木布木泰,不編派哲哲,估計一來是哲哲年紀過大,不夠資格作艷情小說女主角;二來哲哲不是皇帝的親媽,編派起來隔一層;三來是因為哲哲去世得早的緣故。普羅大眾的耳朵還沒來得及聽說到這一位皇太后的存在,就已經(jīng)沒什么可說了。
順治六年,母后皇太后哲哲去世,她死后,被追謚為孝端文皇太后。對于哲哲的死,也許布木布泰是松了一口氣的,這位姑姑操縱了她的前半生,她的婚姻、她的生育、她的行事做人。雖然此時她也做了六年的皇太后,卻是無時不處在哲哲的陰影之下,從未正式發(fā)號施令過一天。然而,松了一口氣,卻懸起一顆心,最后一個可以節(jié)制多爾袞的人也去世了,再也無人能夠控制多爾袞了。此時的多爾袞身體也在走下坡路,唯其如此,他更不甘心就此放手,而在更積極地進行登上皇位的舉動,他在自己的府中穿起龍袍,他頻頻調(diào)集自己所屬的兩白旗軍隊……布木布泰奈何不了多爾袞,她所能想的辦法就是盡量地拖住多爾袞稱帝的步伐,為此不惜委曲求全,步步退讓,然而仍然是沒有足夠有力的措施,來阻止多爾袞的稱帝進程。
這時候命運之神似乎又站在布木布泰這一邊了。就在多爾袞加緊稱帝的時候,卻于順治七年十一月,出塞外打獵時突然發(fā)病身亡。于是,順治在做了七年皇帝之后終于可以親政了,布木布泰在做了七年的皇太后之后終于可以當家做主了。為了穩(wěn)定多爾袞的舊部,多爾袞靈柩回京時,順治親率諸王大臣出城恭迎并頒布哀悼詔書,命令以皇帝的規(guī)格來安葬他,追封多爾袞為誠敬義皇帝,廟號成宗,升祔太廟。但是僅過了不到一個月,死去的多爾袞就被以謀反的罪名清算,削去爵位,撤出宗廟,開除宗室名分,沒收家產(chǎn),平毀陵墓,死后鞭尸。布木布泰母子倆,終于徹底出了壓在心頭長達七年之久的惡氣。
直到一百多年以后,乾隆才徹底為多爾袞平反昭雪。他稱贊多爾袞“撫定疆陲,一切創(chuàng)制規(guī)模皆所經(jīng)畫,尋即迎世祖車駕入都,定國開基,成一統(tǒng)之業(yè),厥功最著”,并說多爾袞的冤案乃是“宵小奸謀,構(gòu)成冤獄”,雖然把罪責推于臣下,但這“宵小奸謀”四字評價,叫這個案子的實際操作人布木布泰和福臨若死后有知,不知道做何感想。一切都結(jié)束了,然而一切都并未結(jié)束。人們往往以為解決了一個煩惱,結(jié)果卻發(fā)現(xiàn)新的煩惱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