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北燕文成皇帝馮跋 史上酒量最大的皇帝
馮跋(?—430),字文起,小名乞直伐,長樂信都(今河北冀縣)人,東晉十六國時期北燕國君。據(jù)《晉書》記載,馮跋“飲酒一石不亂”。參照《中國歷代量制演變表》可知,孫皓的七升酒量,相當于現(xiàn)在的1430毫升;陳叔寶的五斗酒量,相當于現(xiàn)在的15000毫升;耶律璟雖然好喝,但酒量一般,不然也不會在醉夢中被人殺死;而馮跋的一石酒量,折合成現(xiàn)在就是20450毫升。32瓶640毫升的燕京啤酒灌下肚竟然不失態(tài),不亂性,何況古代酒的度數(shù)不止8度,而是在10—18度之間,馮跋堪稱中國歷史上酒量最大的皇帝。
馮跋是一位鮮卑化的漢人,他的父親是西燕將軍馮安。因為生于亂世,長于軍營,馮跋從小就“懿重少言”,深沉而穩(wěn)重。西燕(384—394)滅亡后,馮跋東遷至后燕(384—409),被后燕皇帝慕容寶任命為中衛(wèi)將軍。馮跋有個弟弟叫馮素弗,小時候在水邊玩耍時撿到了一個“金龍”,慕容寶的弟弟慕容熙“聞而求焉,素弗秘之,熙怒。及即偽位,密欲誅跋兄弟”。后來,馮跋犯了宮廷禁令,因為害怕慕容熙舊賬新賬一起算,便“與其諸弟逃于山澤”。藏匿期間,馮跋除了借酒消愁,也時刻觀察著后燕國君慕容熙的行止,以等待時機。
后來,馮跋聽說慕容熙“昏虐”,并把國家搞得“賦役繁數(shù),人不堪命”,便與弟弟商量“及時而起,立公侯之業(yè)”,不能“坐受誅滅”。不久,馮跋兄弟悄悄潛入國都龍城(今遼寧朝陽),藏匿在北部司馬孫護家中伺機而動。光始七年(407)七月,慕容熙出城為符皇后送葬,馮跋趁機關(guān)閉城門,發(fā)動政變,殺掉慕容熙,立慕容寶養(yǎng)子慕容云為主。
突遇大變,慕容云非??謶郑阑畈豢袭敾实?,馮跋先是“逼”之,后又“強”之,最終把慕容云“扶”上了皇位,改元正始,國號大燕,史稱北燕。馮跋把喝酒的霸氣,嫻熟地運用到了政治上。
北燕,是南北朝時期我國北方第一個由漢人統(tǒng)治的民族政權(quán)。北燕建立后,馮跋操縱了全部朝政大權(quán),并像平日把盞喝酒一樣把慕容云這個“杯具”玩弄于股掌之間。慕容云因為不滿,便暗中糾集了一群大力士,準備干掉馮跋兄弟。然而,負責“秘密部隊”的離班、桃仁兩人貪得無厭,因傀儡皇帝慕容云不能滿足他們的欲壑,便于正始三年(409)十月殺害慕容云。案發(fā)時,馮跋“升洪光門以觀變”,故意放任了這次弒君事件的發(fā)生。平定事變后,覬覦皇位已久的馮跋平在昌黎(今遼寧義縣)被眾將推為大燕天王,改元太平。
馮跋雖然能喝,但當了“一把手”之初,他沒有沉湎酒色,而是把主要心思用在了治國上。所以,《晉書》中對于他即位后喝酒的事情只字未提,相反,倒是用了大量篇幅來記述其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雄心和魄力。馮跋特別注重政府的清廉,即位后不久便下令全部廢除后燕的苛政,“前朝苛政,皆悉除之”;明確規(guī)定官吏不得侵害百姓,并讓蘭臺都官隨時明察暗訪,“守宰當垂仁惠,無得侵害百姓,蘭臺都官明加澄察”,致使“上下肅然,請賕路絕”。此外,馮跋還“勵意農(nóng)桑,勤心政事,……每遣守宰,必親見東堂,……于是朝野競勸焉”。
通常情況下,酒量大的人,為人也比較坦蕩率真。馮跋在位時,北方的柔然正在興起。太平三年(411)七月,柔然可汗斛律派人向馮跋求親,想娶馮跋的嫡出女兒樂浪公主為妻。當時,北燕的大臣或多或少都有狹隘的民族偏見,便向馮跋建議“宜許以妃嬪之女,樂浪公主不宜下降非類”。
馮跋聽后說:“朕方崇信殊俗,奈何欺之!”意思是說,我現(xiàn)在正想在柔然人中樹立威信,怎能把妃嬪的女兒說成是樂浪公主欺騙他們呢!于是,“乃許焉”。為了表示對柔然的友好,馮跋還特意“遣其游擊秦都率騎二千”,護送樂浪公主入柔然。
對內(nèi)勤政愛民,對外結(jié)好柔然,雖然西部有強大的北魏相逼,但北燕卻艱難地維持了二十多年的安定。馮跋執(zhí)政后期,厭倦政事,以無為相尚,雖然史籍中沒有他喝酒的記載,但他這時是斷然離不開酒的。在酒精的傷害下,馮跋的身體一天天垮了下來。太平二十二年(430年)八月,馮跋病重,命太子馮翼攝理國家大事。宋夫人想讓自己的兒子繼位,便假傳詔令,阻擋別人入宮探視。九月,馮跋的弟弟馮弘帶兵闖宮,由于事發(fā)倉促,馮跋“驚怖而死”,最終因酒而間接亡身。酒這個東西,不可沒有,也不可太過,世人切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