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元洪是怎樣對袁世凱發(fā)飆?究竟是因為什么呢
1915年10月1日,農歷乙卯年八月二十三,星期五,這一天,中南??偨y(tǒng)府的工作人員匆匆將一份辭呈送到袁世凱的面前,而寫這份辭呈的人同樣在中南海內辦公——四面環(huán)水的瀛臺慶云殿內,中華民國副總統(tǒng)黎元洪正靜靜地等待批復。
袁世凱打開辭呈一看,黎副總統(tǒng)無非就是說自己水平有限、才疏學淺、力不從心、夫人身體不好等一堆借口。其實這個意思黎元洪此前已當著袁總統(tǒng)的面提過好幾次了,只不過每次后者都打哈哈敷衍過去,要知道,如今正是自己手下一班人籌劃帝制的關鍵時期,如果像黎元洪這樣德高望重的民國元勛甩手不干,那自己將如何向民眾和輿論交代?
當然,對于黎元洪堅決要求辭職的真實意圖,袁世凱本人也是心知肚明的,不就是對自己緊鑼密鼓準備稱帝表示不滿嗎,不過,他怎么也沒想到,一向被戲稱為“泥菩薩”的黎元洪如今居然也有發(fā)飆的時候!
黎元洪(1864—1928),在民國初年的政壇上堪稱傳奇人物,他是辛亥革命后的第一位都督,民國時期曾兩任大總統(tǒng)、三任副總統(tǒng),連孫中山都尊其為“民國第一偉人”,早在孫中山時代,作為辛亥革命元勛的他就被推舉為臨時副總統(tǒng),更重要的是,黎元洪品德出眾,有著“黎菩薩”的美譽,這在風云變幻莫測的清末民初政壇實屬難得。
然而可惜的是,黎元洪雖然名望很高,但他并不屬于北洋集團,因此手中既無權又無兵,結果其總統(tǒng)的寶座就很不牢靠,有趣的是,由于湖北人“黎”“泥”不分,因此“黎菩薩”又常被戲稱為“泥菩薩”,面對北洋集團內一干強人的虎視眈眈,他有時的確如“泥菩薩”過河般自身難保。
想當年武昌起義成功后,面對群龍無首的尷尬局面,革命黨人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位臨時首腦,他便是前清軍官、二十一混成協(xié)協(xié)統(tǒng)黎元洪,時年47歲的黎元洪雖然并非地方軍政長官,但與發(fā)動革命的那些青年軍人比起來,在湖北當?shù)氐穆曂€是很高的,而他之所以能夠得到各界的一致推舉,并維持住來之不易的革命局勢,其最大的一個法寶便是“以德服人”,早在北洋水師學堂深造時,黎元洪就因常替同學承擔過錯而被其老師嚴復評價為“德有余而才不足”。
武昌起義爆發(fā)后,在革命黨人槍口的威逼下,原本與革命八竿子打不著的黎元洪被迫出任湖北軍政府首腦,就這樣糊里糊涂走上了革命道路,不過一旦進入角色,黎元洪也毫不含糊,顯示出較強的敬業(yè)精神,一旦認定了共和事業(yè),他便將自己的余生都致力于維護法統(tǒng)、反對專制,為此曾頗有豪氣地說:“誰無肝膽?誰無熱誠?誰不是黃帝子孫?豈甘作滿族奴隸而殘害同胞?洪有鑒于此,識事體之大有可為,乃誓師宣言,矢志恢復漢業(yè),改革專制政體,建立中華民國?!?/p>
1913年10月,在鎮(zhèn)壓了“二次革命”后,袁世凱就任中華民國正式大總統(tǒng),黎元洪則為正式副總統(tǒng),仍兼湖北都督,為了更好地控制這位革命元勛,袁世凱在這年年底派段祺瑞赴武漢,威逼黎元洪北上就任副總統(tǒng),令黎元洪多少有些欣慰的是,當他抵達北京前門火車站時,受到了袁世凱總統(tǒng)及眾多官員民眾的熱烈歡迎,為了表示自己的誠意,袁世凱還特地讓“黎菩薩”乘坐連自己都很少使用的金漆朱輪雙馬車——這可是當時全國最為奢華、規(guī)格最高的專車了,此前也只有1912年孫中山來北京時乘坐過!
到1915年,眼看袁世凱復辟帝制的步子越邁越大,老好人黎元洪終于沉不住氣了,事實證明,一旦突破自己的心理底線,即便是被視為“泥菩薩”,黎元洪也敢不計后果地發(fā)飆呢!
據(jù)黎元洪的后人回憶,當年袁世凱緊鑼密鼓地準備復辟稱帝時,有一次他親自去瀛臺拜訪黎元洪并試探其態(tài)度:“近來有許多人要我做皇帝,親家,你看怎樣?”不料后者當即措辭激烈地說:“辛亥革命為推翻帝制、建立共和,死者何止千萬,如今大總統(tǒng)回頭再做皇帝,如何對得起這些先烈?”
與此同時,黎元洪還毫不妥協(xié)地同鼓噪帝制的政客們斗爭。
從1915年11月起,黎元洪就拒領副總統(tǒng)薪金,并堅請裁撤副總統(tǒng)辦公室,同時不斷向參政院請辭,至于損失每月三萬塊大洋的巨額薪水,他也毫不在意。
1915年12月13日,袁世凱正式稱帝,改元“洪憲”,兩天后,他發(fā)布的第一道敕令就是冊封黎元洪為“武義親王”,以表彰其武昌首義、恢復華夏漢土之功。
但令袁世凱萬萬沒有料到的是,“黎菩薩”這回骨頭真的硬起來了,冊封令頒布后,文武百官在國務卿陸徵祥的帶領下到東廠胡同黎宅祝賀?!?/p>
不料黎元洪卻當場回答說:“大總統(tǒng)雖明令發(fā)表,但鄙人決不敢領受。蓋大總統(tǒng)以鄙人有辛亥武昌首義之勛,故尤于褒封。然辛亥起義,乃全國人民公意,及無數(shù)革命志士流血奮斗,與大總統(tǒng)主持而成,我個人不過濫竽其間,因人成事,決無功績可言,斷不敢冒領崇封,致生無以對國民,死無以對先烈?!闭f完就退入內室不再露面,陸徵祥等人只好悻悻而去。
隨后,黎元洪又命手下草擬了一份聲明,公開表明了自己的態(tài)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