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野史秘聞 > 正文

張汶祥刺馬案案情簡單為何竟引發(fā)慈禧關注

2016-12-15 15:34:33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導語:張汶祥刺馬案簡介張汶祥刺馬案是清朝末年發(fā)生的一起刺殺朝廷重臣的刑事案件,在這次刺殺行動中張汶祥成功的殺死了清朝的封疆大吏兩江總督馬

張汶祥刺馬案簡介

張汶祥刺馬案是清朝末年發(fā)生的一起刺殺朝廷重臣的刑事案件,在這次刺殺行動中張汶祥成功的殺死了清朝的封疆大吏兩江總督馬新貽,這次案件發(fā)生之后慈禧太后親自過問,并頻頻派出朝廷大員前去審理,一個事實清楚的案件卻一直審理了一年多才結案。通過張汶祥刺馬案簡介可以了解一下這個案件。

馬新貽是清政府的封疆大吏,被清朝最高統(tǒng)治者慈禧太后任命為兩江總督,1870年七月二十六日上午,兩江總督馬新貽在校場閱完兵之后,在返回督署的路上,被刺客張汶祥殺死。張汶祥殺死馬新貽之后并不逃走,對著那些怕死的衛(wèi)士高喊:“刺客是我張汶祥!”任憑那些衛(wèi)士抓住,押回了衙門。

案件發(fā)生之后清朝朝廷非常的驚恐,因為這一案件如果處理不當就可能導致封疆大吏的一些內部丑聞的暴露,為了能夠很好的掩蓋真相,粉飾門面,繼續(xù)維持搖搖欲墜的清政府的統(tǒng)治,慈禧太后在這一案件發(fā)生之后第一時間出面過問這一案件,并且將另一位封疆大吏曾國藩從天津調去審理這一案件,并且召見了曾國藩,面授機宜,慈禧說:“馬新貽辦事很好?!边@就為張汶祥刺馬案定下了調子,即使是這樣慈禧太后還是不放心,又連連派出朝廷大員參與這一案件的審理。

本來是一個事實非常清楚的案件,但是卻審理了半年之久還沒有審理清楚,調查明白,這使得關于這一案件的謠言四起,眾說紛紜,真相卻是霧里看花,實在是看不明白。最終張汶祥被定了一個“漏網發(fā)逆”和“復通海盜”的罪名,在1871年十月,被剖腹挖心,祭奠被其刺殺的馬新貽的靈魂。

張汶祥刺馬案原因

張汶祥刺馬案是發(fā)生在清朝末年的一次刺殺朝廷封疆大吏的刑事案件,這一刑事案件可以說震驚了整個清廷,當時的最高權力擁有者慈禧太后曾經親自過問這個案件,因為張汶祥刺殺的這位封疆大吏名字叫做馬新貽,因此這一刑事案件被稱為“刺馬案”。張汶祥刺馬案原因撲朔迷離,眾說紛紜,讓人霧里看花,看不明白。

張汶祥刺馬案原因官方的說法是張汶祥是太平天國運動漏網的余孽,并且復通海盜,對于“剿匪”有功的馬新貽充滿了仇恨,于是出于報復心理殺死了馬新貽。

張汶祥刺馬案原因雖然在清政府的刻意掩蓋之下變得面目全非,但是大量的野史、筆記、小說、戲曲,卻將馬新貽被刺原委,一一公諸于眾。兩江總督馬新貽之所以官運亨通,靠的完全是是假報軍功,同時又巴結權貴才得來的。他在“剿匪”中被“土匪”俘虜,與“匪首”成了拜把兄弟,為了能夠讓這位把兄弟升官發(fā)財,讓自己有一個靠山,馬新貽的“土匪”把兄弟們幫著馬新貽導演了一幕馬新貽在“剿匪”戰(zhàn)斗中收復失地的鬧劇,欺瞞了朝廷,最終爬上兩江總督這個封疆大吏的寶座。飛黃騰達以后,馬新貽做“匪”的把兄弟原以為可以攀附于他,千里迢迢來前來投靠。而馬新貽卻霸占了拜把兄弟的妻室,又誘殺了自己的把兄弟。張汶祥就是投靠馬新貽的把兄弟之一,但是因為偶然的原因逃脫了馬新貽的魔掌,于是發(fā)誓一定要報復馬新貽,于是出現(xiàn)了張汶祥刺馬案。

而另一個關于張汶祥刺馬案原因的說法是,這個案子背后所隱藏著更大的政治軍事秘密,據史料記載太平天國運動期間洪秀全聚斂無數錢財,這筆財富最終被曾國藩收繳,但曾國藩上繳清政府的數額卻很少,而很多人都在傳說曾國藩有野心,鑒于此慈僖太后把曾國藩調離了江寧,之后召見了馬新貽,并且將其升為兩江總督,馬新貽在慈禧的密旨授權下對湘軍的財政進行了調查。就在馬新貽馬上就能夠將一切弄清楚的時候,“刺馬”案就突然發(fā)生了。

張汶祥刺馬案疑點

張汶祥刺馬案發(fā)生在清朝同治年間,當時正是慈禧太后掌握最高權利的時候,張汶祥刺馬案被稱為清末的四大奇案之首,之所以成為四大奇案之首是因為張汶祥刺馬案疑點重重,案件發(fā)生之后作為清朝的最高統(tǒng)治者慈禧的態(tài)度是一個疑點,案件審理的時間之長是一個疑點,朝廷官員對這一案件的結案報告漏洞百出更是一個疑點。

慈禧太后

張汶祥刺馬案疑點之一:首先說張汶祥刺馬案發(fā)生之后慈禧的態(tài)度是怎么值得懷疑的。慈禧太后在這一案件發(fā)生之后第一時間就予以了充分的關注,并且派出了自己最得力的干將,同時是朝廷封疆大吏的曾國藩前去審理這個案件,曾國藩是什么人?是清政府的擎天之柱,是清政府的第一號的權臣。就是這樣慈禧仍然不放心,頻頻派出欽差大臣前去幫忙審理。無論從哪一方面來看,慈禧對張文祥刺馬案的關注實在是太過。

張汶祥刺馬案疑點之二:這是一個事實比較清楚的案件,張汶祥在刺殺馬新貽后并沒有逃跑,當場就被抓住了,抓住之后張汶祥對于自己的所作所為沒有絲毫的避諱,唯一需要弄清楚的就是張汶祥刺殺馬新貽的動機,為了這一動機,清政府的很多高智慧高情商的官員一直審理了半年多才最終定案,給張汶祥定了一個“漏網發(fā)逆”和“復通海盜”的罪名,將張汶祥剖心挖肺祭奠馬新貽。

張汶祥刺馬案疑點之三:朝廷官員在審理張汶祥刺馬案的過程中幾次出了結案報告,這些結案報告一般人一眼看去就能發(fā)現(xiàn)漏洞百出,為什么那些智商情商都很高的清政府官員卻可以將這個報告拿出手,并且上報慈禧呢?到底這一案件背后有什么秘密?

總而言之,張汶祥刺馬案疑點重重,因為這些疑點的存在,張汶祥刺馬案被列為清末四大奇案之首。

張汶祥刺馬案結果

張汶祥刺馬案是清末四大奇案之首,這一案件在當時的關注度非常的高,不僅僅老百姓非常的關注這一案件,清朝的最高統(tǒng)治者慈禧對這一案件的關注也超出了正常的范圍,這一案件在慈禧的關注之下,派出了清朝最得力的官員曾國藩前去審理,即使是這樣張汶祥刺馬案結果也遲遲不能得出,拖延時間長達一年多,堪稱罕見。

張汶祥刺馬案結果到底是怎樣的呢?經過眾多的情商智商堪稱一流的清朝大員的輪班上陣審理,最終得出了結論,張汶祥屬于“漏網發(fā)逆”,并且“復通海盜”,于是張汶祥在1871年的十月被剖心挖肺而死,張汶祥的心肺都用來祭奠被其刺殺的馬新貽。這個結果張汶祥從刺殺馬新貽開始就已經預知了,張汶祥刺殺馬新貽之后沒有選擇逃跑,而是以一種一人做事一人當的好漢精神束手就擒的那一刻開始就已經可以預知了。但是這一結果從案發(fā)到結案竟然拖延長達一年多的時間,實在是一件奇事。

根據清朝的史書記載結合民間傳說,張汶祥刺馬案的結果遠遠不至于以剖心挖肺的酷刑殺死一個張汶祥那么簡單??梢钥隙ǖ氖窍孳娛沁@次刺殺的幕后黑手。據說慈禧太后從這一案件發(fā)生之后開始裁撤湘軍,這使得依靠著湘軍的兵力和財力建立和維持的東南海防日益廢弛。由于東南海防的嚴重倒退和湘軍裁員導致東南地區(qū)國防力量的薄弱,清政府無法抵擋列強的侵略,于是頻頻與各國列強簽訂喪權辱國的條約,中國逐漸的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這也可以說是張汶祥刺馬案導致的另一個結果吧。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