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圣女為什么要為印度僧侶提供性服務(wù)
印度有一種與其歷史一樣古老的傳統(tǒng)――來自賤民家庭的女孩子年紀(jì)輕輕便開始為寺院服務(wù),成為印度教高級僧侶和婆羅門長老的性奴隸。她們被稱為圣女。
這些地位低下的鄉(xiāng)村女孩10歲時便不得不放棄傳統(tǒng)的婚姻模式,將自己一生幸福都獻給了當(dāng)?shù)氐纳?,為本村的村民進行宗教儀式和做祈禱。剛剛進入青春期,她們便在儀式和慶典上嫁給寺院,然后與寺院僧侶或長老共度洞房花燭夜。
圣女的生活方式
圣女一般與家人生活在一起,在衰老之前一直為寺院服務(wù)。然后,就如同歐洲妓院老鴇的命運一樣,年老的圣女開始退居幕后,為下一代圣女出謀劃策。
印度婆羅門僧侶
在印度,“圣女”可不是個體面的稱呼。盡管人們對她們恭敬畏懼,磕頭碰地;但是,誰都清楚,那些高高在上的姑娘,究竟在充當(dāng)什么角色。所謂“印度圣女”,既不是女王,也不是女明星;反倒是命運最為凄慘的苦孩子。但凡家里有條件,誰肯把親閨女送出去,受人凌辱呢?這話聽起來別扭,說到底,還是印度古老的文化傳統(tǒng)使然。
遵照傳統(tǒng),“印度圣女”全部來自賤民家庭,她們剛剛進入青春期,就被迫賣身于寺院。人前,有個光鮮的名字遮羞——圣女;背后,不過是印度教高級僧侶和婆羅門長老們免費的“性奴隸”。這種丑事兒瞞不了人,所以,走進寺院,向神靈獻身的少女,注定要出賣青春和肉體,也注定要過一輩子沒有婚姻的奇特生活。
印度古老的習(xí)俗,葬送了無辜少女的身心健康,也為艾滋病傳播,埋下了禍根。很顯然,“圣女”這種畸形角色,完全處于社會底層,既沒人關(guān)心,也沒人管理。除了充當(dāng)僧侶的泄欲工具之外,她們還是艾滋病毒的活動流通站。印度社會將為此付出高昂的代價。印度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已超過500萬人,如果未加有效控制,那么,每十年,將新增300萬新患者。早在2003年,艾滋病就成為印度人口死亡最多的疾病。
讓印度女孩成為“圣女”為寺院僧侶“服務(wù)”的做法,早在1986年被印度政府正式宣布為非法,但實際上,這一丑陋的傳統(tǒng)依然在印度教僧侶及各地寺院普遍存在。
“圣女”平日與家人生活在一起,一旦寺院需要,她們須無條件地趕去?!笆ヅ庇缮畟H們招之即來,揮之即去,與世俗間的“應(yīng)召女郎”極其相似。她們不穿僧袍,只需用肉體滿足僧侶們貪婪和性欲,投身于僧侶們的懷抱。
與我們想象的完全不一樣,“圣女”在印度并不是個體面的稱謂。人們對她們恭敬畏懼,磕頭求拜,但誰都清楚,所謂“圣女”,既非女王,也不是明星,反倒是一群命運極為凄慘的苦孩子。但凡家里經(jīng)濟條件好一點的,誰會把親閨女送出去受僧侶們凌辱?——可見,宗教信仰有著何其虛偽的一面。這話說起來聽起來都有點別扭,但這確是印度古老的傳統(tǒng),印度教文化中的糟粕。
進入印度寺院美其名曰向神靈獻身的“圣女”,注定是另一種形式在出賣青春和肉體,過一輩子沒有婚姻的凄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