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歷史上最著名的摸金校尉竟是他
伍子胥,春秋末期吳國大夫。從中國的盜墓文化史來說,他也是重量級的。掘開了人家的陵墓不說,還要拿著皮鞭朝尸體發(fā)泄,可謂最狠毒的一位掘墓者?!蹲髠鳌酚涊d,公元前522年,因遭楚太子少傅費無忌陷害,父、兄均為楚平王所殺,伍子胥被逃吳國,發(fā)誓要報仇雪恨。公元前506年,在孫武攻破楚國城池,成全吳王“春秋五霸”地位后,伍子胥也尋得了報仇機會。
據(jù)說,伍子胥開始找了一天也未找到,原因是楚平王為防止陵址被人知曉,下令把參與修陵的工匠全殺掉了。經(jīng)一個僥幸逃脫的老工匠指點,伍子胥順利掘得楚平王陵,把他的尸體挖出來,用鞭子一直抽了300下才止住,此即“鞭尸三百”典故。另有一說,伍子胥抓到了楚平王的兒子楚昭王,對其進行嚴刑拷打,逼他說出了父陵的下落,伍子胥方得手。此事《史記》上亦有記載,但司馬遷覺得伍子胥的行為過分了,稱“怨毒之于人甚哉”。現(xiàn)代學(xué)術(shù)界還引發(fā)了“鞭尸”、“鞭墳”之爭,認為伍子胥當年根本未鞭尸,僅是鞭了梁平王的陵墓。史書上對此事記載不周全,事情的真相已是一道永遠無法解開的歷史之謎。
最牛盜墓者――挖掘天下“第一陵”的項羽
與伍子胥相比,項羽的盜墓顯得理由更正義一些。伍子胥是為了報“家仇”而盜掘陵墓,是私心。項羽是為了“國恨”,掘開秦始皇陵,天下所愿。秦始皇是什么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秦陵是什么陵?中國帝王陵寢中的“第一陵”,敢對這樣的帝王陵下手,只有項羽,牛!
秦陵修筑前后共用了37年時間,因為江山不穩(wěn),后期草草收尾,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半拉子工程。對于項羽掘秦陵,班固的《漢書》稱,“驪山之作未成,而周章百萬大師至其下矣。項籍焚其宮室營宇,往者咸見發(fā)掘,其后牧兒亡羊,羊入其鑿,牧者持火照羊,失火燒其藏槨。自古至今,葬未有盛如始皇者也。數(shù)年之間,外被項籍之災(zāi),內(nèi)離牧緊閉之禍,豈不哀哉?!?/p>
《史記》記載,劉邦把“掘始皇帝?!弊鳛轫椨鸬囊淮笞镞^,昭示天下。但有學(xué)者認為,項羽掘秦陵記載未必準確,酈道元在四百年后寫的書不可信,因為早年史書、比較嚴肅的《史記》并無準確記錄,而現(xiàn)代考古探測發(fā)現(xiàn)秦陵“完好無損”。
最變態(tài)盜墓者――僅僅是為了玩的劉去
盜墓有的是泄憤,有的是貪財,但中國歷史上有一盜墓者卻很變態(tài),只是為了好玩,他就是西漢時期廣川王劉去,在其封國內(nèi)“國內(nèi)冢藏,一皆發(fā)掘”,且主要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王族墓。
宋《太平廣記》記錄,魏襄王墓是石料做成的外槨,為防盜掘,入口用鐵水灌注,劉派人鑿了三天才掘開。棺材是用生漆雜以犀牛皮做成的,有好幾寸厚,刀根本砍不動,劉去則讓人用鋸子鋸開。石床上放有一個玉痰盂,兩把銅劍,幾件金器。劉去看上其中一把銅劍,當場就拿起來帶在身上。
晉靈公史稱“晉靈公不君”,死后幾百年遭到報應(yīng),出現(xiàn)了冤家對頭,他就是“不王”的劉去。晉靈公墓室豪華富麗,雖然棺槨已經(jīng)朽爛,但尸體還沒有壞。劉去看上一個拳頭大的玉蟾蜍,拿回去當儲水磨墨用的水盂使。被盜掘的有名古墓還有好多,如魏王之子且渠墓、晉幽王墓、欒書墓等。盜墓多了也害怕,在掘開且渠墓時,里面的人竟然栩栩如生,劉去被嚇得半死,他趕忙讓手下人住手,重新封好。
最專業(yè)盜墓者――摸金始祖曹操
歷史上大規(guī)模的盜墓行為都摻雜有官方性質(zhì),但設(shè)“盜掘辦公室”的,最早應(yīng)該是曹操。史書中稱他在軍中設(shè)“發(fā)丘中郎將”、“摸金校尉”,專門研究、執(zhí)行盜墓,曹操堪稱中國歷史上最專業(yè)的盜墓者。據(jù)說為了籌集軍餉,曹操想到陪葬甚豐的王陵,打起盜墓的主意。
曹操盜得的最著名陵墓是芒碭山王墓,這里是漢梁孝王劉武和李王后的陵墓。此陵有北京“十三陵”4倍大,人稱“天下石室第一陵”。劉武處“文景之治”、國富民豐的年代,墓室總?cè)莘e達1367立方米,與皇帝享用的規(guī)制有過之而無不及。曹操親臨現(xiàn)場指揮取寶,僅憑這一次盜掘所得,就養(yǎng)活了手下全軍將士3年。而讓考古專家不解的是,梁孝王墓的墓道都系用上千公斤的巨石封死,那時沒有大型起重設(shè)備,曹操手下靠什么打開陵墓的?曹操防盜墓與盜墓都很專業(yè),可能是看到了厚葬的弊端和被人盜掘的險境,曹操生前提倡薄葬、秘葬。史稱曹操葬在高陵,但高陵在哪兒,至今仍是一個謎團。
最兇惡盜墓者――想把劉徹“曬尸”的董卓
董卓原為漢時河?xùn)|太守,生性殘暴。漢武帝劉徹的茂陵被掘開,董卓是最大罪人之一。茂陵第一盜是東漢初年農(nóng)民起義軍赤眉軍干的,赤眉軍先把漢高祖劉邦的長陵掘開,已盜走了大量財寶。在掘開長陵陵區(qū)內(nèi)劉邦皇后呂雉的墓穴時發(fā)現(xiàn),呂后的尸體歷經(jīng)那么多年仍如剛死不久,有兵士動了邪念,竟然奸了尸。到東漢末年,同為軍餉發(fā)愁的董卓盯上了茂陵。雖然之前已讓赤眉軍光顧,但呂布進去后發(fā)現(xiàn)陪葬品仍是堆放滿地,進入后呂布為何要亂翻劉徹的棺???
據(jù)說,董卓有個孫女叫董白,聰明伶俐,但卻天生啞巴。董卓極疼愛她,遍請名醫(yī)都治不了。聽說劉徹陵中有失傳秘方,所以要呂布注意尋找??蓻]有翻到秘方,卻找到了一卷黃絹,上書“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子。不得生?!痹瓉磉@是一句咒語,不就是一個“董卓”“不得生”嗎?董卓一怒之下欲把劉徹的尸骨拖出棺外“曬尸”,后經(jīng)蔡文姬之父、一代名儒蔡邕的苦勸方罷。有意思的,想取代漢帝做皇帝的董卓十分迷信,怕弄壞地脈風水,壞了霸業(yè),竟然又派人將搬出來的部分陪葬品放了回去。
最蠢盜墓者――挖墳挖錯方向的黃巢
黃巢屢試不第,遂以販賣私鹽為生。唐懿宗、唐僖宗時期,連年災(zāi)荒,餓死人無數(shù),農(nóng)民起義此起彼伏。公元875年,黃巢響應(yīng)王仙芝起義。黃巢起義軍紀律嚴明,還提出了“均平”的口號。公元880年占領(lǐng)洛陽,次年拿下京城長安,并建立了農(nóng)民政權(quán),國號“大齊”。但3年后黃巢兵敗自殺,唐亦滅亡,中國歷史進入了更加混亂的“五代十國”時期。
黃巢掘陵時動用40萬起義軍在梁山西側(cè)挖山不止,據(jù)說差不多挖了半座梁山,但最后僅挖出了一條深40米的“黃巢溝”,此至今仍有跡可尋。
黃巢雖粗通筆墨,但和曹操相比,沒有盜墓常識,加上他左右多為沒有文化的農(nóng)民,對盜墓不是太在行,不少墓掘而未開,故稱其為最蠢的盜墓者并不為過。乾陵的結(jié)構(gòu)實在太堅固,兵士弄不清內(nèi)部結(jié)構(gòu),結(jié)果挖錯了方向,乾陵躲過了劫難,否則保存不到今天。
摸金校尉說白了就是盜墓者,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以上這些人了,他們在歷史上可都算的上是大名鼎鼎、響當當?shù)娜宋锇?,沒想到也干起了盜墓這種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