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代表人物八仙之一的韓湘子成仙傳說有哪些?
作為道教里面比較有名的人物,安排在韓湘子身上的傳說也是眾說紛紜各種各樣。其中,要數(shù)韓湘子是大家熟悉的唐朝政治家和詩人——韓愈的侄子的這個傳說最為有名了。叔侄倆個,正好形成了一個鮮明的對比。
不管韓湘子的人物原型到底是不是韓湘,但是他是唐朝人這個基本上是沒有別的說法的。除此之外,韓愈的侄子也叫韓湘,古代時候人們喜歡在名字后面加一個“子”字來表示尊敬,大家可以類比孔圣人,所以說韓湘是韓湘子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就是韓湘這個人,可以給自己的叔叔憑空變出一朵花來,而且花的中心花蕊里面還有昭示自己叔叔未來命運的詩句。這個傳說是流傳最廣的,讓人不由自主的感慨韓湘子無所不知。
除了和韓愈有血緣關系這個傳說之外,也有傳說說韓湘子原來是一塊石頭,吸取了天地的各種精華,就像是孫悟空一樣,不過他沒有那么胡鬧,而且長的也是一表人才,深受女孩喜歡。同樣,他有慧根,修仙也沒有八十一難那么苦。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傳說,說是英俊的少年韓湘子,和東海的某個公主(有傳說說排行老八)因為都喜愛音樂而墜入愛河。他吹簫,她翩翩起舞,兩個人很快樂。但是后來龍王棒打鴛鴦,公主就送了韓湘子一根竹簫,直到現(xiàn)在,韓湘子還經(jīng)常拿著竹簫吹奏睹物思人呢。
韓湘子出家
韓湘子出家,既是韓湘子慢慢“人生”的一個轉(zhuǎn)折點,又是他生命中的一個故事,還是后人引用的一個歇后語。因為韓湘子太有名了,所以他身上的故事也太多了,出家也算是一個。
先說歇后語,“韓湘子出家”的下一句是“一去不復返”,和“竹籃打水”有一點異曲同工之妙。因為韓湘子出家了,之后就開始修仙,修仙是要入定的,之后如果成功了,那就成了神仙了。如果是神仙的話,大部分都是駕鶴西去,或者“東游”,因此也是不會再回去了。
韓湘子是出生就有慧根的。因為是道家推崇的人物,所以也沒有什么轉(zhuǎn)世之類的講究了,修行之后就可以成仙了,這是一個很簡單也很讓人向往的邏輯。那么韓湘子為什么要出家呢?除了剛才說過的他有慧根之外,這也是當時的社會的一個流行。就像風流不羈如李太白,也去山上做了很久的道士。當時社會富裕,人們也追求精神的享受,也喜歡有仙風道骨的感覺,放在今天用大白話來說就是氣質(zhì)好。
也傳說,當初叔叔韓愈怪自己的侄子不務正業(yè),不好好考取科舉功名,但是韓湘子志不在此,他是天生的那種適合修行的人,也生來帶有仙風道骨。所以后來在韓愈被貶之后,已經(jīng)成仙的韓湘子再次出現(xiàn)在他的面前,那個時候他已經(jīng)出家了,親自給韓愈破解了當初他曾經(jīng)留下的兩句箴言。
韓湘子化齋
這是一個很有名的曲目,屬于河南的花鼓戲。這個戲種和韓湘子很有緣分,收錄改編了他的很多傳說故事,《韓湘子化齋》就是其中一個,講的是成仙之后的韓湘子喬裝去見自己的妻子的故事。
韓湘子的出身并不是太低賤,他的叔叔是大名鼎鼎的文豪韓愈。但是韓湘子的身世也很讓人可憐,他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時候相繼離世,多虧了他的叔父把他撫養(yǎng)長大。但是韓愈有些恨鐵不成鋼的意思,那個時候但凡讀書人都想要考取功名入朝做官,可是韓湘子對這些不是特別的熱衷。韓愈為了讓他收收心,就給他定了一門親事,女孩很漂亮,也很聰明,叫做小林英。
韓湘子雖然結(jié)了婚,可是他的使命就是修仙啊,所以新婚燕爾的,他就離開了妻子,去修行去了。后來修出了一點名堂,再加上想念妻子,就想回人間看看自己的妻子。于是就有了“韓湘子化齋”這個劇目。新婚燕爾的,畢竟年紀年輕,就有了捉弄一下妻子開個玩笑的想法。所以韓湘子就把自己變成了一個和自己完全不像的形象。
什么樣的人物造型呢?是個老頭,老沒關系,老的很丑,而且還有一個大瘤子,讓人看了就討厭。就這樣,一瘸一拐的去“化齋”去了。所謂的“化齋”,其實就是要飯。然后這一段,就是韓湘子要飯的時候唱的。最后韓湘子變回原來模樣,夫妻相認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