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fēng)華絕代的女官上官婉兒 苦樂一生權(quán)利的犧牲品
唐朝武則天時期,女權(quán)成為了權(quán)利的中心。這個時候出現(xiàn)了一個人上官婉兒,她在權(quán)利的斗爭中游刃有余,深得兩朝皇帝的寵信,而她也是備受爭議人,有人說她風(fēng)華絕代,有人說她淫亂不堪......
《新唐書》中記載一件事,上官婉兒的母親鄭氏在懷著她的時候,曾夢見有人給他一桿大秤,說:“將來必生貴子,執(zhí)掌大權(quán),權(quán)衡天下?!钡群⒆映錾?,鄭氏笑道:“你將來能權(quán)衡天下嗎?”襁褓中的嬰兒居然咿呀相對。
由于祖父上官儀獲罪,作為罪臣家屬,即使是嬰兒的上官婉兒也被發(fā)配掖廷。上官婉兒自幼聰明,擅長寫詩作賦,又端莊秀麗,貌美如花。漸漸的名氣也傳到宮中,武則天聽說之后,召她入宮,命其當(dāng)場寫文一篇,上官婉兒也沒有讓人失望,動筆洋洋灑灑,一篇文章一氣呵成,武則天看過大加贊賞,上官婉兒被免去奴婢身份,留在武則天旁邊,負(fù)責(zé)起草詔書等寫文事務(wù)。
聰慧過人的上官婉兒,很快得到了武則天的信任。圣歷元年,上官婉兒已經(jīng)能夠參與奏折的批閱。上官婉兒超凡的政治才能,讓她對朝政都有自己獨(dú)到的見解,加上她懂的揣摩武則天的心思,每次辦事都讓武則天很是滿意,到了后面都是奏折讓上官婉兒審閱,武則天則只是做最后簡單的批示而已。
事實(shí)上,上官婉兒成為了武則天最信任的人,即使武則天對自己的子女親戚都忍心殺害,唯獨(dú)上官婉兒卻是武則天的心頭肉。在武則天最后的日子里,武則天的兩大樂趣就是聽上官婉兒讀書,另一個則是與她閑聊。
上官婉兒與武則天有著驚人的相似,進(jìn)宮的年齡相仿,同樣侍奉兩代皇帝,而且還都是在先皇去世后被繼位的皇帝接回宮中。武則天死后,唐顯宗李顯把上官婉兒接回皇宮,封為“昭容”,地位僅在皇后與三妃之下,就倆上官婉兒的母親鄭氏都被加封,可見李顯對其寵愛有加。
上官婉兒處在皇宮三十余載,在伴君如伴虎的封建王朝,竟然游刃有余,身為一個女子,實(shí)則了不起,雖然最后也不免成為權(quán)力的犧牲品,但是她的故事也成為了茶余飯后的談資。
唐中宗時期,唐中宗李顯軟落無能,韋后與武三思趁機(jī)奪得朝中大權(quán),架空了李顯的權(quán)利,上官婉兒審時度勢站在了韋后一派。她一邊讓李顯提高安樂公主的地位,一邊慫恿安樂公主效仿武則天奪權(quán)稱帝。這讓太子得知,畢竟太子才是繼承人。于是太子集結(jié)兵力,殺死了武三通及其兒子,兵帶兵沖進(jìn)肅章門,要求李顯交出上官婉兒。
上官婉兒趕緊挑撥離間,稱太子欲奪位,殺了我之后,下一個就是中宗與韋后。中宗與韋后大怒,逃出包圍后,命羽林衛(wèi)誅殺太子黨,這件事以太子被殺而結(jié)束。太子死后,韋后與安樂公主野心越來越大,日益膨脹,篡位行跡越來越明顯。上官婉兒知道以韋后之才,根本難成大事,失敗是早晚之事,必須另找靠山,于是她找上了太平公主。景龍四年,李顯駕崩,讓所有人都始料未及,史書記載是被韋后與安樂公主毒殺,上官婉兒得知之后,覺得韋后一黨玩火自焚,自己必難善終。為保自己,她又心生一計。
上官婉兒與太平公主擬寫遺詔,立溫王李重茂被立為太子,韋后知政事,相王李旦參政。但這明顯無法滿足韋后稱帝的夢想,于是韋后加緊策劃篡位。太平公主為了阻止韋后陰謀,聯(lián)合李隆基起兵誅殺韋后,作為韋后同黨之一,上官婉兒也在誅殺對象之中。李隆基手下劉幽求帶兵捉拿上官婉兒。上官婉兒手捧自己與太平公主擬寫的遺詔以證自己的大唐的忠心,但李隆基不為所動,當(dāng)天夜里,上官婉兒被殺,享年47歲。
上官婉兒作為一個才女,多少男子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她也一度成為才子們寫詩作賦的引領(lǐng)者。但是在權(quán)利的侵蝕下,人就容易墮落,慢慢迷失了自己,正史與野史都明確記載著上官婉兒淫亂不堪,也許在死前的那一個晚上,她才明白了人這一生什么最重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