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野史秘聞 > 正文

隋唐時期多“小白臉”男子竟然最愛化女妝!

2017-02-28 14:58:38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隋唐五代時期的男女著裝佩飾有些“陰陽顛倒”。女子常著男人裝,而男子則“為婦人之飾”,尤其是上層社會的一些名流,過分注重其儀容的修飾

隋唐五代時期的男女著裝佩飾有些“陰陽顛倒”。女子常著男人裝,而男子則“為婦人之飾”,尤其是上層社會的一些名流,過分注重其儀容的修飾與化妝。

用面脂、唇膏、簪花等女用化妝品粉頭飾面,一度成為一種時尚。身為男子卻愛化女性妝、佩女性飾,筆者權(quán)且稱其為“人妖妝”?!叭搜龏y”無疑是隋唐五代的一種畸形審美情趣。

從史書上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隋唐五代時期的男子中多“小白臉”。武則天的男寵張易之、張昌宗兄弟便是典型的“小白臉”。

《舊唐書》上說張氏兄弟是“傅粉施朱,衣錦繡服”,那張昌宗更是被美譽為“人言六郎(張昌宗排行老六)面似桃花,再思以為蓮花似六郎,非六郎似蓮花也。”

男子弄得油頭粉面,扮裝得像一個現(xiàn)代“人妖”,大概跟武則天、太平公主等大唐權(quán)貴婦人喜好“小白臉”有很大關(guān)系。武則天挑選陪侍美少男的標準就是“潔白美須眉”。

“傅粉施朱”的張昌宗既然上層權(quán)貴婦人喜歡“小白臉”,朝野上下就競相仿效之,男子做美容、化女妝,裝飾打扮標新立異,日漸成為一大時髦。

《新唐書》記載唐朝末年的山南東道節(jié)度使趙匡凝“矜嚴盛飾”,不僅相貌雄奇、性情嚴謹,還喜歡修飾外表,每當他梳洗時,便命侍者前后置放兩面大鏡子自照。

唐懿宗時代的詩人李山甫姿容秀美,頭發(fā)長達五尺余,每次沐浴后便讓二婢女把長發(fā)“捧金盤承而梳之”,遇到有客人造訪時,常常會將其誤認作女子。

唐代小說家沈既濟最早借“狐仙”擬人的《任氏傳》一書中,描寫了一個風(fēng)流才子韋崟,這韋崟打探到朋友新近物色到一位絕色美女(實為狐仙),“遽命汲水澡頸,巾首膏唇而往。”

從中可知在當時男子使用唇膏是件很平常的事兒。當然,韋崟之類的風(fēng)流男子也慣于“傅粉施朱”,打點粉底再抹面脂,在武則天時期的男子中已經(jīng)流行。

曾任唐朝宰相的路巖善于修飾,曾經(jīng)成為時尚男子仿效的對象。路巖裹的幞頭(包頭的軟巾)式樣很美,很快就風(fēng)靡一時。為標新立異,路巖就剪掉了幞頭紗巾的腳。于是知情者在街巷遇見仿效路巖原幞頭四處炫耀的,便會譏笑道:“路侍中(路巖曾任侍中,即宰相)早已不戴這式樣了?!?/p>

隋唐五代時期的時尚男子還流行“以香薰衣”。用香薰衣之俗,大抵始于漢代,至唐朝已經(jīng)十分盛行?!杜f唐書》上說曾任太平節(jié)度使的柳仲郢“以禮法自矜”,“廄無名馬,衣不薰香”。官吏不“以香薰衣”被史書上作為“以禮法自矜”的例證之一,可見當時男子薰香風(fēng)氣的盛行。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