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野史秘聞 > 正文

清朝太監(jiān)被閹割 規(guī)矩不少 有的還很奇葩

2017-02-28 15:06:26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導語:太監(jiān),是中國歷史上最獨特的存在形式,除了少數禍國殃民的,絕大多數充滿了悲劇色彩。清代應該算是太監(jiān)為患比較輕的一個朝代,很可能也是太

太監(jiān),是中國歷史上最獨特的存在形式,除了少數禍國殃民的,絕大多數充滿了悲劇色彩。清代應該算是太監(jiān)為患比較輕的一個朝代,很可能也是太監(jiān)制度最完善的一個朝代。下面以清朝太監(jiān)凈身前發(fā)生的事情為例,看看成為一個太監(jiān)的不易之路。

去當太監(jiān)的,一般都是窮苦家的孩子,但也不是隨便哪個窮孩子就能當太監(jiān)的。首先要到"刀子匠"(專門為想當太監(jiān)者作閹割手術的行家)去報名(俗稱"掛舀子")。然后還要經過一連串的審查,相貌好,言談流利,為人機靈的,才能收留下。

愿意當太監(jiān)的,還必須要有援引人和證明人,沒這兩種人也是不行。據清代筆記《宸垣雜識》記載,援引人一般是有地位的太監(jiān)擔任,然后欲凈身者要立下"婚書",表示把自己當成"女人"那樣"嫁"到皇宮里。

最重要的是還要簽下生死文書。這時候就需要三老四少來當證明人了。生死文書上要寫明系自愿凈身,生死不論,免得將來出麻煩吃官司。

以上這些辦妥之后,就要開始進入凈身的程序了。

首先要準備8-10兩不等的銀子(4000人民幣左右)。窮人家肯定拿不出,不然也不會去當太監(jiān),于是便要立下契約,等進了宮后再逐月回扣(含利息)。這就要看在宮里能不能混了,能混的很快發(fā)跡就能還清,混得不好的,這筆債要一二十年才能還得清。

然后就等著動刀子了。這時要準備兩樣東西,一是送給"刀子匠"的禮物,一般是一個豬頭或一只雞,外加一瓶酒。二是手術期間所用的物品,包括30斤米(凈身者一個月的口糧)、玉米棒(燒炕保暖)及半刀窗戶紙(糊窗子以免手術后受風)。此外,日子最好還要選在春末夏初,氣溫不高不低,沒有蒼蠅蚊子的時候,因為手術后約一個月下身不能穿衣服。

動刀之前,擔任介紹人的太監(jiān)會把《自愿閹割書》循例地再念一遍(這里翻譯成白話):

操刀者問:"你是自愿凈身嗎?"

凈身者說:"是"

又問:"假如你反悔,現(xiàn)在還來得及!"

答道:"決不后悔"

又問:"那么你斷子絕孫,可和我毫無干系吧?"

答道:"毫無干系"

例行話問完,開始動刀。如果在此期間,被閹割者表現(xiàn)得不愿意甚至有絲毫猶豫,"刀子匠"必須立刻松綁,讓被閹割者自行離去。所以,電視劇中好容易逮到一個人,強行綁著閹割的,一般都是特殊情況,是不太真實的。

之后的過程在此不敘,免得列位看官感覺下身涼颼颼的。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