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野史秘聞 > 正文

揭秘北宋名臣包拯石碑為何被老百姓磨平?

2017-02-28 18:36:48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包青天作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清官,家喻戶曉,深受老百姓愛戴,有關(guān)包青天的影視劇層出不窮,而且收視率不凡,足以說明一切。 盡管很多影視

包青天作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清官,家喻戶曉,深受老百姓愛戴,有關(guān)包青天的影視劇層出不窮,而且收視率不凡,足以說明一切。

盡管很多影視形象有些夸張,與之相差深遠(yuǎn),但真實的包青天,也不虧清正廉潔之名,包拯之名,一直是清廉的象征。

包拯性情嚴(yán)峻剛正,憎惡辦事小吏茍雜刻薄,務(wù)求忠誠厚道。在朝廷為人剛強堅毅,貴戚宦官因此而大為收斂,聽說的人都很害怕他。人們把包拯笑比做黃河水清一樣極難發(fā)生的事情。按舊規(guī)矩,凡是訴訟都不能直接到官署遞交狀子。

網(wǎng)絡(luò)圖片

包拯卻打開官署正門,使告狀的人能夠到跟前陳述是非,辦事小吏因此不敢欺瞞。朝中官員和勢家望族私筑園林樓榭,侵占了惠民河,因而使河道堵塞不通,正逢京城發(fā)大水,包拯于是將那些園林樓榭全部毀掉。有人拿著地券虛報自己的田地數(shù),包拯都嚴(yán)格地加以檢驗,上奏彈劾弄虛作假的人。

生活中,他跟人交往不隨意附和,不以巧言令色取悅?cè)耍匠]有私人信件,連朋友、親戚都斷絕來往。雖然地位高貴,穿的衣服、用的器物、吃的飲食跟當(dāng)百姓時一樣。

端州以產(chǎn)硯著名,端硯歷來是文人士大夫?qū)ひ挼恼淦罚鲋酥輹r不僅革除了諸前任在“貢硯”數(shù)額之外,加征數(shù)十倍,以飽私囊和賄賂權(quán)貴的流弊,而且任滿離去時“不持一硯歸”。1973年,合肥清理包拯墓時,在包拯及其子孫墓中僅發(fā)現(xiàn)一方普通硯臺而無端硯,也足證史載之確。

當(dāng)時百姓都紛紛說,“暗中行賄疏不通關(guān)系的人,只有閻羅王和包老頭。”

公元1062年5月,包拯在樞密院視事時,突然得病,時隔十余天后不治身亡,終年六十四歲。

在臨終前,包拯曾著家訓(xùn):“后世子孫仕安者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后,不得葬于大塋之中。不從吾者,非吾子孫?!惫踩咦?,其下押字又云:"仰珙刊石,豎于堂屋東壁,以詔后世。"又十四字。珙者,孝肅之子也。

大致意思就是說,后代子孫做官的人中,如有犯了貪污財物罪而撤職的人,都不允許放回老家;死了以后,也不允許葬在祖墳上。不順從我的志愿的,就不是我的子孫后代。

包拯以其政績和品行為人愛戴,因而包拯去世的噩耗傳出時,朝野震驚,全城盡悼,“京師吏民,莫不感傷;嘆息之聲,聞于衢路”。

在那個年代,真正為民做主的清官很少,尤其如包拯者,更是罕見。

現(xiàn)藏開封博物館的北宋《開封府題名記》碑,上刻183位開封知府的姓名和上任年月,而包拯的名字卻已磨去,據(jù)說這是因為人們在觀賞碑記時,由于敬仰包拯,或遭遇冤枉無處可申,老百姓經(jīng)常用手撫摸指點其名,天長日久,竟將碑字磨去。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