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野史秘聞 > 正文

道光皇帝不好色 為何仍廣納美女充斥后宮?

2017-03-01 07:18:59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道光帝本是一位循規(guī)蹈矩、不好聲色的帝王,但由于他在位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子嗣不豐,所以廣納后宮也是當務(wù)之急,皇后、嬪妃之多在清代帝王中也

道光帝本是一位循規(guī)蹈矩、不好聲色的帝王,但由于他在位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子嗣不豐,所以廣納后宮也是當務(wù)之急,皇后、嬪妃之多在清代帝王中也很少見,正因如此,他的宮闈生活也是充滿了其他帝王少有的曲折。在大清朝的諸多帝王中,道光是冊立皇后較多的一位帝王,先后擁有四位皇后:其中三位是他活著的時候冊封的,一位是他駕崩后由兒子咸豐帝替他追封的。

本文摘自《百家講壇:道光皇帝》 作者:喻大華 出版:長江文藝出版社

與道光一朝國事的跌宕起伏相比,道光的后宮內(nèi)闈還算平靜。當然太后與皇后之間的婆媳矛盾也頗令他傷透腦筋,這位生長于南國名城蘇州的孝全成皇后才貌雙全,可是紅顏薄命,病中飲太后所賜藥酒后猝然去世,死不瞑目。

太后于道光有再造之恩,道光豈敢枉駕追究,曾經(jīng)讓眾人艷羨萬分的愛情也終究遺恨千古。這后宮之中究竟有哪些是非曲直?道光帝子女的命運又將如何演繹后道光時代呢?

佳麗三千,知己有幾

在道光皇帝的宮闈生活中,孝和?;侍蟀缪葜鴺O其重要的角色。

所謂太后,就是前一位皇帝的皇后,前一位皇帝去世后,這位前皇后自然升格為太后。所以,太后都是寡婦。雖然她與新一代皇帝在輩分上是母子關(guān)系,但也未必有血緣。不過依據(jù)清朝宗法禮制,皇帝即使與太后沒有血緣關(guān)系,也要對這位母親畢恭畢敬。

道光帝與孝和?;侍蟮年P(guān)系就是如此。他們不是血緣上的母子,孝和?;侍髢H比道光帝大6歲,而是宗法等級上的母子關(guān)系。

嘉慶帝的皇后是道光的生母孝淑?;屎?,但這位皇后福薄命淺,僅僅當了兩年就駕鶴西去,而嘉慶帝的貴妃孝和睿則步步高升,到嘉慶六年成為皇后,在嘉慶帝逝世后自然升格為皇太后。她雖不是道光的生母,但備享尊榮,道光幾十年如一日地對其謹守孝道,言聽計從。

嘉慶二十五年,也就是1820年,嘉慶帝猝死承德。這時旻寧也在承德,雖然其為皇太子已是公開的秘密,但由于找不到嘉慶帝的立儲密旨,群臣也不敢貿(mào)然擁立。在一籌莫展之際,孝和?;屎笞员本﹤鬈仓济鼤F寧即位,指示:“恐倉猝之中,大行皇帝未及明諭,而皇次子秉性謙沖,素所深知,為此特降懿旨,傳諭留京王大臣馳寄皇次子,即正尊位。”

孝和?;屎竽苤鞒志置妫瑩碜o旻寧,對保證其順利登上皇帝寶座,實現(xiàn)政權(quán)的平穩(wěn)過渡起了關(guān)鍵性的作用。而且,這位當時的皇后也有兩個已經(jīng)成年的親生兒子,分別是嘉慶帝的三子與四子,也不能說沒有入承大統(tǒng)的資格,但她主持公道,母儀天下,這份胸襟、氣度和情分實在難得。假如孝淑睿皇后地下有知,對這位當年居于其下的側(cè)福晉當刮目相看。

當然,日后的道光帝對孝和?;侍蠊Ь从屑?,言聽計從,固然與此有關(guān),但若僅僅歸結(jié)于此,則未免顯得淺薄。道光帝一生謹守規(guī)矩,提倡孝道,身體力行,他能幾十年如一日地侍奉太后,也是值得肯定的。

不過,太后并沒有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干預(yù)國家政務(wù)。她是一位識大體、守祖訓(xùn)的女人,不但不干預(yù)政治,就是對宮闈之事也從不過問,宮中日常事務(wù)都由兒媳婦——皇后主持。道光嬪妃都愛圍著她轉(zhuǎn),斗紙牌、擲骰子,每日里眾星捧月,哄得老太后也是其樂融融。但是,表面上脾氣隨和的她在宮中還是居于關(guān)鍵性的地位,如皇后的冊立、嬪妃的晉升,道光帝也要請示她。

道光帝對皇太后尊崇備至,每日問安,一絲不茍;生活起居,毫不馬虎。雖然自己崇尚節(jié)儉,皇后嬪妃也一同過“緊日子”,但他對太后的供應(yīng)還是盡量滿足。皇太后久居深宮,百無聊賴,受太監(jiān)的引誘吸食鴉片,以至成癮,每天吞云吐霧,沉湎于此。后來,道光帝嚴禁鴉片,掀起了轟轟烈烈的禁煙運動,對宮中吸煙者嚴懲不貸,惟獨對皇太后不加過問。道光帝還未雨綢繆,為防止禁煙勝利后鴉片斷絕,他甚至密令北京地方官為太后準備一個秘密的鴉片來源,同時告誡宮中諸人向太后隱瞞外面禁煙之事,可見其用心之苦。

由于太后不問國政,不知原委,依然吞云吐霧。后來,道光嬪妃中有人戒煙不成,又無鴉片來源,向皇太后求助,被皇后發(fā)覺,嚴加處分,致使太后知道了大清朝正在禁煙。她自己也曾全心戒煙,但幾經(jīng)努力,均告失敗。

道光十五年,公歷1835年,恰逢皇太后六十大壽,節(jié)儉的道光帝決定鋪張一番,百官上表稱賀,皇帝減免錢糧,真是普天同慶。嬪妃宮女們卸下寒酸的衣飾,一個個盛裝打扮,宮中一團喜氣。

在舉行了規(guī)模盛大的慶賀儀式之后,在慈寧宮設(shè)宴唱戲,54歲的道光帝一時心血來潮,居然穿上戲裝,登臺出演“二十四孝”中的“萊子娛親”一幕。戲臺之上,略有幾分道學氣的道光帝,舉手投足十分笨拙,外加五音不全的唱腔,逗得太后、嬪妃們笑得前仰后合,諸王大臣也是目瞪口呆。

唱畢,道光帝還學著伶人模樣跪地向太后討賞,宮女奉太后之命哄笑著將花果投上臺去。諸王貝勒見狀也紛紛登臺獻藝,這些飽食終日的貴族們唱起戲來確實內(nèi)行,遠非道光帝可比,一時將喜慶氣氛烘托到高潮。

孝和?;侍笊袃蓚€兒子,分別是嘉慶帝的第三子綿愷與第四子綿忻。但這兄弟二人在道光朝卻郁郁不得志。綿愷曾被封為惇親王,不過一生處分不斷。道光三年正月,道光帝命綿愷任內(nèi)廷行走,目的是讓他跟太后能夠經(jīng)常見面,但不久因其福晉乘轎入神武門,被免掉了一切職務(wù),還罰俸五年。道光七年,綿愷與宮中太監(jiān)發(fā)生了不正當關(guān)系,被降為郡王;后來又因皇后喪儀等屢被責罰。綿愷破罐子破摔,索性任意胡來,居然包攬詞訟,欺壓百姓。后來,綿愷死于道光十八年。道光帝雖對其屢加責罰,但兄弟之情并不疏遠,他親臨祭奠,還將自己的第五子過繼給他為后。

綿忻曾受封為瑞親王,雖未受過什么處分,但也于道光八年去世??傊?,這兄弟二人均死于皇太后生前,對太后來說,是一種說不出的心痛,但她始終未干預(yù)道光帝對這兄弟二人的嚴格管教。

皇帝一生是要娶很多妻子的,娶如此多的妻子有一個正大光明的理由——保證生很多兒子,從而有利于選擇皇位的繼承人。兒子多了,選擇面才廣,才可以優(yōu)中選優(yōu)。但妻子一多,麻煩也多,就需要加強管理。于是,皇帝就建立了后宮制度。清朝的后宮制度完善于康熙朝,史載“皇后居中宮,皇貴妃一,貴妃二,妃四,嬪六,貴人、常在、答應(yīng)無定數(shù),分居?xùn)|西十二宮”。

道光帝本是一位循規(guī)蹈矩、不好聲色的帝王,但由于他在位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子嗣不豐,所以廣納后宮也是當務(wù)之急,皇后、嬪妃之多在清代帝王中也很少見,正因如此,他的宮闈生活也是充滿了其他帝王少有的曲折。

在大清朝的諸多帝王中,道光是冊立皇后較多的一位帝王,先后擁有四位皇后:其中三位是他活著的時候冊封的,一位是他駕崩后由兒子咸豐帝替他追封的。

道光帝的原配是鈕祜祿氏。嘉慶元年,太上皇乾隆給孫子指婚,15歲的旻寧就在乾隆的御意明示下娶了鈕祜祿氏為嫡福晉。當時,由于旻寧年紀尚輕,夫妻倆住在宮中。鈕祜祿氏出身高貴,對丈夫期許很高。旻寧崇尚節(jié)儉,鈕祜祿氏雖出身高貴,但仍身體力行,據(jù)說夫妻二人長久身穿帶補丁的衣服,使用的家具器皿都很簡單,有時晚飯僅讓太監(jiān)買幾個燒餅,就著開水草草下咽。

不幸的是,這位鈕祜祿氏于嘉慶十三年去世,沒有留下兒女。道光帝即位后,追封為皇后。由于她去世時旻寧尚不是皇帝,所以葬于京郊的王佐村,后遷葬于龍泉峪,與道光帝合葬,史稱孝穆成皇后。

在鈕祜祿氏去世一年后,由嘉慶帝做主,把旻寧的側(cè)福晉佟佳氏晉升為嫡福晉。與一本正經(jīng)的鈕祜祿氏不同,佟佳氏是位性格溫存、善解人意的女子,所以夫妻二人的交流更為深入,感情也是十分和睦。道光帝即位后,佟佳氏順理成章地成為皇后。她統(tǒng)率六宮,大力推行道光帝的節(jié)儉主張,成為道光帝的“賢內(nèi)助”。

道光初年,厲行節(jié)儉,壓縮宮廷經(jīng)費,宮中生活十分艱難,多虧這位皇后,苦苦支應(yīng),仍感入不敷出?;屎筚〖咽项H有心計,聽內(nèi)務(wù)府官員說大內(nèi)倉庫里堆滿了物品,有不知何年何月何人進貢的珍貴藥材、數(shù)百壇沒開封的紹興黃酒、大量的普洱茶、用草繩捆綁的上千件瓷器,尤其是大量綢緞和皮毛制品。由于保管不當,有些綢緞已難存放下去了。于是,皇后向皇帝建議將大內(nèi)倉庫的物品出手,換點兒錢補貼日用。

道光皇帝感覺這個主意不錯,但實在抹不開面子做這筆買賣,最后決定夫妻分工合作。道光負責將這些綢緞和皮毛賞賜給群臣,皇后佟佳氏負責收錢。既然是皇帝賞賜,臣子就不敢不要,但也不能白要,要交錢,一件唐努烏梁海的貂皮就要交20兩銀子。

總之,皇后佟佳氏苦苦支撐,勉強把后宮的日子過下去。道光帝對皇后的賢惠十分滿意,前文提到皇后生日時,道光大宴群臣,一人一碗打鹵面,就是這位皇后的事。

皇后佟佳氏死于道光十三年四月,道光帝感念其侍奉二十余年,悲痛異常?!肚逍趯嶄洝酚涊d:道光帝“失此內(nèi)佐,痛何忍言”。為其舉行了隆重的喪禮,葬于龍泉峪,后來與道光帝合葬,史稱孝慎成皇后。由于喪禮規(guī)格較高,甚至規(guī)定停止宴樂一年,引來群臣很多的不滿。道光帝處分了敢于非議的綿愷等人,才平息了風波。這位皇后僅育有一女,是道光的長女,被道光帝視為掌上明珠,可惜死于嘉慶二十五年,死時還未成年。

婆媳反目,遺恨之愛

道光帝的第三位皇后是小鈕祜祿氏。道光初年廣選秀女,她被選進宮,最初僅僅是個貴人。但是,她有別人不具備的長處:

1、她有背景和后臺。孝和?;侍笫撬墓霉?

2、這位皇后長得漂亮。她貌美雖不至于傾國傾城,也可稱得上嬌媚可人;

3、她聰穎靈秀,知書達理。她父親長期在蘇州做官,她在那里度過了美好的童年時光。蘇州作為我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教育發(fā)達,即使是女孩,耳濡目染,往往也能受到很好的教育,那里的女子又講究女工,大多心靈手巧。小鈕祜祿氏受此熏陶,具備江南女子的靈秀,琴棋書畫,詩詞歌賦,無一不通。道光帝對她是一見傾心,備加寵愛,她的地位也不斷獲得提升。

道光十一年,已晉升為貴妃的小鈕祜祿氏為大清皇室立了一大功——生育了小皇子四阿哥。由于前三位阿哥相繼去世,實際上,四阿哥就是長子。年屆五旬、一直為子嗣不豐而頗感頭疼的道光帝喜出望外,親自給四阿哥起名為奕詝。這樣一來,她的地位就更高了,恰巧道光十三年皇后佟佳氏駕崩,道光帝按皇太后的懿旨,封小鈕祜祿氏為皇后。

可誰都沒想到,昔日和睦相處的婆媳之間居然鬧起了矛盾。

新皇后小鈕祜祿氏本來是孝和睿皇太后的親侄女,若沒有姑姑的提攜,她再怎么努力也未必能當上皇后,婆媳之間,親上加親,怎么會鬧矛盾呢?

原來,清朝的制度是皇帝治國,皇后治理后宮,各有各的分工。雖說是皇后當家,可上邊畢竟還有一位太后,就算太后不管事,你是不是也得偶爾象征性地請示一下?不,皇后自行其是,不請示不匯報,時間一長,太后能對皇后沒有意見嗎?

小鈕祜祿氏皇后作風跋扈,對皇帝多有約束,對嬪妃手段也很嚴厲,動輒責罰,致使嬪妃不敢接近皇帝,這就難免讓人感覺皇后心生“嫉妒”了。在封建社會,“嫉妒”是女人的一大缺點,再加上被罰嬪妃常常到為人慈祥、生性隨和的太后處哭訴,太后又聯(lián)想皇后經(jīng)常與皇帝吟詩作賦、風花雪月,而太后斗大的字不識一筐,在“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封建社會,太后怎么會看得上這份兒做派?

于是,太后對自己的侄女心生惡感,反復(fù)旁敲側(cè)擊道光帝,道光帝對小鈕祜祿氏是寵愛至極,就把太后之意轉(zhuǎn)告給皇后,最后皇后不僅沒有按照太后的意思改正,而且心生芥蒂,這無意又加劇了皇后與太后之間的矛盾。

道光中葉,禁煙運動如火如荼。宮外有林則徐查禁鴉片,宮中有皇后小鈕祜祿氏禁毒?;屎髮邋鼰焽缿筒毁J,但對太后卻是網(wǎng)開一面。后來皇后追究嬪妃吸鴉片煙的來源,牽連出太后,結(jié)果十分尷尬,沒法收場。受到打擊的嬪妃向太后控訴皇后假公濟私、官報私仇,太后連連點頭,對皇后更加厭煩了。

在太后的壓力下,道光帝于十九年六月二十四發(fā)布了諭旨:“天無二日,土無二王,家無二主,尊無二上。嗣后無論官私大小事務(wù),有應(yīng)啟知皇后者,除本宮、四阿哥、四公主事務(wù)外,其余俱著先行奏聞,皇后遇有交派事件,亦著具奏,候旨施行?!笔ブ贾械乃陌⒏?、四公主是皇后所生,自己的孩子自己管教,他們的教育可由皇后做主;至于宮里其他大小的事兒都須請示皇上,皇后小鈕祜祿氏的權(quán)力就此上交給皇上了。這就是道光圣旨的真正意思。

諭旨發(fā)布后,嬪妃中的“倒后派”倍受鼓勵,她們到太后處嚴厲詆毀小鈕祜祿氏,皇后受到了空前的孤立,在道光帝那里也是備受冷落,道光二十年正月,她就一病不起,正月十一就猝然去世。在去世前一天的晚上,皇太后前來探視,并送來了治病用的藥酒,小鈕祜祿氏感動不已,尊旨飲下數(shù)杯。至于皇后的死是否與這瓶“藥酒”有關(guān),道光帝豈敢追究?;屎笮♀o祜祿氏去世時年僅33歲,其子奕詝尚未成年。這位皇后史稱孝全成皇后,后與道光帝合葬。

此后,道光帝不立皇后,宮中事務(wù)由皇貴妃博爾濟吉特氏打理,她為人小心,處處謹慎,善于平衡各方面的關(guān)系,這段時間宮闈倒是安寧。晚年的道光帝喜怒不定,多虧她兢兢業(yè)業(yè),讓他少操了不少心。但道光帝至死也沒有給她皇后的稱號。

在道光后妃中,皇貴妃博爾濟吉特氏是最多產(chǎn)的一位,共生了三個兒子、一個女兒,分別是道光帝的第二、三、六子和六公主,但僅六子奕訢和六公主長大成人。皇后小鈕祜祿氏去世后,四阿哥奕詝也由她撫養(yǎng)成人,后來奕詝登基當了皇帝,為報答她的撫育之恩,尊封這位養(yǎng)母為皇貴太妃,并在其臨終時晉封太后,而正是此事導(dǎo)致咸豐帝與奕訢之間手足失和。

咸豐五年(公歷1855年),咸豐帝前去探望病危的皇貴太妃,在寢宮門口恰巧遇到了出門的奕訢。他向奕訢詢問太妃病情,奕訢跪在地上哭著說:“已篤!意待封號以瞑”(怕不行了,估計是等“太后”這個封號,要不然為什么一直不閉眼呢)。咸豐帝“哦哦”連聲,點頭而去。奕訢隨即到軍機處傳旨辦尊封太后的手續(xù)。

咸豐帝不能不承認既成事實,但認為這事由奕訢挾制逼迫,故降低喪儀規(guī)格,不系宣宗謚,不附廟。咸豐死后,清政府的中央體制改為太后垂簾,親王輔政,奕訢作為議政王,權(quán)傾朝野,炙手可熱,故其母也備享尊榮。《清史稿》記載“穆宗即位,附廟,加謚。光緒、宣統(tǒng)累加謚”。附廟后稱為孝靜成皇后,未與道光帝合葬。

道光帝嬪妃眾多,這是因為他在很長時間里子嗣不豐,故拼命充實后宮,后宮妃嬪因此多了不少。嬪妃身份高低,取決于她有沒有子女與子女在皇帝眼中的地位。如果沒有子女,不僅地位得不到提高,在皇帝死后也只能默默無聞了,所以,在此主要介紹育有皇子的嬪妃。

在道光帝的妃子中,地位很高的是琳妃烏雅氏。她進宮較晚,最初是貴人,但她深得年近花甲的道光帝的寵愛,一連產(chǎn)下三個皇子和一個女兒:第七子奕譞、第八子奕詥、第九子奕譓和九公主,均長大成人,這在道光宮闈中僅她一人而已。

道光帝晚年也因此備享天倫之樂,故在道光二十五年封其為貴妃。道光帝逝世后,琳妃烏雅氏在咸同年間屢獲封號,至皇貴太妃止。按皇家制度,在皇帝逝世后,其嬪妃可出宮到已經(jīng)分府的兒子家中養(yǎng)老,所以她也一再要求到太平湖的醇王府中與兒子奕譞一起生活,但始終未獲得批準。

咸同二帝將琳妃烏雅氏留在宮中,為其養(yǎng)老盡孝,雖不能令其內(nèi)心滿意,但面子是十足的。她于同治五年(公歷1866年)去世,慈禧特命王公百官持服一日,謚為莊順皇貴妃。后來,其嫡孫為帝(光緒),兒子奕譞以親王世襲罔替,故“德宗朝,迭命增祭品,崇規(guī)制,上親詣行禮”。

道光帝的寵妃還有當時稱為祥妃的鈕祜祿氏,她為道光帝生下了一子二女(一殤),其子為奕誴,是道光帝的第五子。她一直活到了同治年間。

道光帝的寵妃還有稱為彤妃的舒穆嚕氏,她雖然未育有皇子(生有兩個女兒,一殤),但從貴人一直升至貴妃,可見道光帝對她十分寵愛。但鴉片戰(zhàn)爭后,已入暮年的道光帝喜怒不定,一次彤妃失言,觸怒道光帝,被降為貴人。后經(jīng)咸豐、同治年間屢次加封,至臨終前才恢復(fù)了貴妃名號。

后宮之中,最早為道光帝生育子女的是納喇氏。

嘉慶十三年,道光帝還是個皇子,納喇氏就為他生下了長子。這下可樂壞了嘉慶帝,考慮到納喇氏圓了自己當爺爺?shù)膲簦约螒c帝特地將并沒有任何名分的納喇氏破格提升為側(cè)福晉。

可能是出身和修養(yǎng)較低的緣故,道光帝一生對她沒有什么好感,納喇氏的名分長期是“嬪”,后來太后看不過去,一再過問,又以顧及皇長子的面子為由,道光帝才同意晉封她為妃,史稱“和妃”。

史載道光一朝沒有子女而受尊封者還有:佳貴妃,郭佳氏;成貴妃,鈕祜祿氏;常妃,赫舍哩氏;順?gòu)?,無名氏;恒嬪,蔡佳氏;豫妃,尚佳氏;貴人李氏,那氏等。這些嬪妃一生中曇花一現(xiàn)地獲得過道光帝的寵愛,但更多時間里只能默默地忍受孤獨與寂寞,伴隨她們終生的是高墻日影,孤燈長夜。

在道光帝逝世后,由于她們既無子女,又無較高的名分,所以年紀輕輕的她們只能在宗法禮制和高墻的禁閉中度過余生。不過,這些人命運并非很慘,她們畢竟還在史書里留下了名字。

子嗣不豐,成器者少

道光帝共有九子,次于康熙三十五子,雍正十子,乾隆十七子,在清朝帝王中屬于多子的一位。不過,道光帝得子較遲,嘉慶十三年(公歷1808年),27歲才得長子,并且,此后近二十年間未有子嗣,所以愛新覺羅皇室一度萬分火急。

道光長子奕緯是嘉慶帝的第一個孫子,在皇族家庭里是“長房長子長孫”,地位較為優(yōu)越。嘉慶帝十分喜歡這個孫子,但道光帝與嘉慶帝恰恰相反,不僅不喜歡,而且十分厭惡他。據(jù)說是緣于這位大阿哥相貌粗俗、舉止輕佻、吸食鴉片的嗜好。這些事情可信度有多高,不得而知,但奕緯不大成才是既成事實,再加上他母親身份低微,很不受重視。

奕緯死于道光十一年,至死也只是個貝勒,這個爵位還是他爺爺嘉慶帝封的。更為嚴重的是,奕緯死的時候沒有孩子,按中國宗法,應(yīng)該過繼一個孩子給他,以避免他“絕戶”。但道光帝居然不為奕緯立嗣,可見父子感情之惡。

后來奕詝做了咸豐皇帝,不忍長房蕭條,追封這位未見過面的長兄為郡王(隱志郡王),又過繼了乾隆帝十一子永瑆的后人作為他的后代,“以長房故加優(yōu)沃”。晚清時期道光帝的子孫把持政權(quán),對奕緯一支敬而遠之,這是由于奕緯這一支僅在名分上屬于道光帝的嫡系,在血統(tǒng)上實際是乾隆帝十一子的后人,支派較遠,故奕緯一支并未在政治舞臺上留下什么足跡。

次子奕綱,道光七年(公歷1827年)卒,2歲。

三子奕繼,道光九年(公歷1829年)卒,3歲。

四子奕詝,即咸豐帝。

五子奕誴,生于道光十一年(公歷1831年),僅比四子奕詝晚出生六天,道光帝也不喜歡這個兒子。《古今怪異集成》記載這位小皇子向老師茶壺里撒尿、捉弄老師,長大以后為人粗俗,不注意威儀禮制,“屢以失禮獲譴”。道光帝干脆把他過繼給了弟弟綿愷為嗣。后來咸豐皇帝晉封這位比自己小六天的弟弟為惇親王。

晚清時期道光子孫在政治舞臺上頗有作為,雖然奕誴出嗣旁系,但考慮到他在血統(tǒng)上畢竟是道光帝之子,所以并沒有把他當成外人。無奈奕誴過分放任的個性又使他難勝重任,所以在政治舞臺上表現(xiàn)機會寥寥。他死于光緒十五年(公歷1889年),慈禧太后帶著光緒帝前往祭奠。

六子奕訢,生于道光十二年(公歷1832年),道光帝最為鐘愛,是諸子中唯一由道光帝親自封王的一位,即恭親王。道光曾在是否立六子為皇太子的問題上十分猶豫。奕訢在咸豐帝死后幫助慈禧太后發(fā)動了北京政變,建立了“太后垂簾,親王輔政”的體制,在同光年間以“議政王”身份顯赫一時,是中國近代史上的關(guān)鍵人物之一。

奕訢確立了清政府對外開放,對內(nèi)信賴漢族官僚的政策,克服阻力開展洋務(wù)運動,致使垂死的大清王朝一度出現(xiàn)“中興”勢頭。最后卒于光緒二十四年(公歷1898年),臨終時慈禧太后與光緒帝三次親臨探視,逝世后“上再臨奠,輟朝五日,持服十五日,謚曰忠,配享太廟”,其王位世襲罔替,可惜后代在政治上基本沒有建樹。

七子奕譞,生于道光二十年(公歷1840年),在道光帝諸子中,奕譞一系最為顯赫。咸豐初年晉封為醇郡王,咸豐末年參與北京政變,親手捉拿肅順,從此登上歷史舞臺。他在同治年間擔任軍職,同治十一年(公歷1872年)晉封醇親王,同治十三年同治帝駕崩,慈禧太后以其長子載湉入承大統(tǒng)(光緒帝),奕譞以親王世襲罔替。

光緒十年(公歷1884年),奕譞取代奕訢主持軍機處,他大力主辦海軍。晚年在慈禧太后的壓力下戰(zhàn)戰(zhàn)兢兢,小心謹慎,為取悅慈禧,主持海軍建設(shè)期間挪用大筆軍費興建頤和園。

光緒十七年(公歷1891年),奕譞去世。由于他是光緒帝的父親,所以,經(jīng)慈禧太后特準,在喪禮上使用了天子的某些禮節(jié)。奕譞王爵由其第五子載灃承襲,為第二代醇親王。光緒三十四年(公歷1908年),光緒駕崩,慈禧臨終命載灃之子溥儀為帝,載灃以攝政王監(jiān)國。辛亥革命后載灃隱居于北京,逝世于1951年2月。溥儀病逝于1967年10月。總之,在晚清時代,醇王府兩代潛龍,一朝攝政,煊赫無比。

八子奕詥,生于道光二十四年(公歷1844年),在咸豐初年被封為鐘郡王,一生未登政治舞臺,去世于同治七年(公歷1868年),無子,以奕譞之子載濤為嗣。載濤生于光緒十三年(公歷1887年),清末擔任軍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被聘為解放軍炮兵司令部馬政局顧問,歷任全國政協(xié)委員、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市民族事務(wù)委員會副主任等職,1970年9月病逝。他是道光帝嫡孫中最后一個辭世的人。

九子奕譓,道光二十五年(公歷1845年)生,在咸豐初年被封為孚郡王,在同治末年晉親王,任內(nèi)廷行走、內(nèi)大臣等職,病逝于光緒三年(公歷1877年)。

道光帝有十個女兒,其中五位早殤,五位長大成人后出降(宮廷用語:出嫁)。有句俗語:皇帝的女兒不愁嫁。其實,皇族家庭禮法森嚴,只有逢年過節(jié),才能見到父皇一面,長到15歲,往往作為政治婚姻的犧牲品被“指婚”。出降后,不能與公婆同住,而是帶著額駙(駙馬)住在公主府,如果無公主宣召,額駙不得接近公主。因此,公主往往生活在壓抑之中,壽命自然不會長壽。

道光長大成人的五位公主中,最長壽的僅43歲,大多數(shù)活到二三十歲就先后離開了人間。道光帝的五個額駙因系皇親國戚,可以入仕做官,但在政治上均無建樹。

帝王生活并非想象的那樣金堆玉砌、花團錦簇;帝王的愛情也不似春花秋月、小樓東風般美妙。俗話說深宮一入深似海,這縱橫交錯的后宮中充滿了冷寂與壓抑、險惡與無情,人性被扭曲,親情被埋沒,多少青春在高墻日影中消失?!跋蓸凤h飄處處聞”的日子能有幾人聞到?“三千寵愛在一身”的幸運又屬何者?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