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日本的和尚為什么能夠娶妻生子享受愛情
和尚,在我們眼中大多數(shù)是認為他們清心寡欲留著光頭,每天在寺廟里念經(jīng)祈福。然而一部日本的瑪麗蘇電視劇《朝九晚五》打破了我們的觀念,影片中的和尚能喝酒吃肉還能娶妻生子。為什么日本的和尚能過得這么瀟灑呢?讓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吧。
既然是純瑪麗蘇式的偶像劇,就不再義正言辭地討論劇情邏輯是否取悅觀眾了。
在劇中,身為和尚的男主角擁有寺院和私人飛機,請女主角吃帝王蟹;女主角在偏僻的地方摔斷鞋跟,他能駕駛 跑車神奇地出現(xiàn),還送上一大束玫瑰花;女主角調(diào)職考試失敗,他送她價值4000元人民幣的高跟鞋,儼然一個“霸道總裁愛上我”的故事。
寺廟擁有眾多土地跟歷史上的政教傳統(tǒng)有關(guān)。日本歷代天皇、將軍和大名(諸侯)都有給寺廟送地做 禮品,以表達祈?;驊曰诘膽T例,而且地契長久有效,成為后世佛徒子徒孫們吃不光的遺產(chǎn)。
2.高價銷售法號
日本人想讓去世的親人見到如來佛祖,就必須到寺廟請和尚為死者起個法號,通常一個法號要花幾十萬日元,好點兒的價格還高。如果沒有法號,多少錢也買不到寺院墓地。
3.其他:做法事、化緣,不用納稅
做法事念經(jīng)賺取外快,這是僧人們的老本行。
外日本 地鐵站門口常常有“半遮斗笠半遮面,敲缽化緣把錢賺”的和尚。這很辛苦,少有日本和尚做這種兼職,倒是有些故事講中國留學(xué)生在日本生計艱難,會去兼職做和尚,在地鐵站化緣。
除了這些,在日本這樣一個課稅繁多的國家,和尚作為社會的特殊階層是不納稅的。
日本引進了主張禁欲的佛教,但是“洋為日用”后,也保存了人欲,僧人能享受到愛情的滋潤。
僧侶為何能娶妻生子?
傳入日本的佛教曾有過各種宗派,但最有日本特色的佛教派別應(yīng)數(shù)由親鸞(1173-1262)創(chuàng)建的凈土真宗。
平安時代(794年-1192年)以前的日本佛教主張通過個人的刻苦努力實現(xiàn)精進,爭取開悟成佛。但由于當時能夠做到這些的人極其有限,親鸞便推行與其相反的稱為“易行門”或“他力門”的凈土真宗,主張先靠“他力”成佛而不強調(diào)個人嚴格修行。再加上日本傳統(tǒng)歷來不戒色欲,性觀念比較松弛,親鸞便能夠打破佛教戒律,結(jié)婚吃肉,生有4男3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