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野史秘聞 > 正文

唐太宗特赦290名死囚犯竟受縣令唐臨啟發(fā)

2017-03-02 14:55:51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唐朝是個思想開放的時代,思想影響思維,思維引領(lǐng)行動,行動創(chuàng)造奇跡,在這一方面,唐太宗李世民就是個典范,他曾放出二百九十名死囚犯回家

唐朝是個思想開放的時代,思想影響思維,思維引領(lǐng)行動,行動創(chuàng)造奇跡,在這一方面,唐太宗李世民就是個典范,他曾放出二百九十名死囚犯回家過年。其實,李世民此仁德之舉,是受到了一個大膽縣官的啟發(fā),此人名叫唐臨。

唐臨(601年—660年),字本德,京兆長安人,年輕時就有很響亮的名聲。武德初年,事太子李建成,先在東宮典書坊任職,后成為右衛(wèi)率府鎧曹參軍。武德九年(626年)六月,秦王李世民發(fā)動“玄武門兵變”,殺掉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受此牽連,唐臨被外放到山西萬泉縣,擔(dān)任該縣的縣丞。

在唐代,一個縣的最高長官為縣令,縣丞是縣令的佐官,職位僅次于縣令,主要負責(zé)文書、糧倉和監(jiān)獄,有較大的實權(quán)。從京官到地方小吏,唐臨沒有抱怨,沒有沒有氣餒,而是竭力輔佐縣令,頗有政績,也很受縣令器重。

貞觀初年,唐臨發(fā)現(xiàn)本縣監(jiān)獄中有十幾個老實巴交的農(nóng)民,一問才知道“皆因未內(nèi)賦而系”,因為沒有按時交納賦稅而被囚禁。唐臨很可憐他們,也一直想辦法“營救”他們。來年暮春,連日綿綿春雨,進入一年一度的耕種時節(jié),唐臨突然有了一個念頭,即把這十幾個農(nóng)民放出去,讓他們參加春耕。

為此,唐臨對縣令說,“這些囚犯家中都有老婆孩子,如果這時耽誤了耕種,秋冬時就沒有糧食,他們的家人可怎么過活?請縣令放他們回鄉(xiāng)種地。”縣令害怕他們會借機逃跑,把頭搖得跟撥浪鼓似的。唐臨見狀,一拍胸脯說,“縣令大人,這事你不必擔(dān)心,出了事算我的,和你無關(guān)。”縣令沒有表態(tài),但以休假為名回老家去了。

縣令不在,唐臨作為縣丞主持工作,于是“悉召囚令歸家耕作,并與之約:農(nóng)事畢,皆歸系所”。私自釋放囚犯回家,這畢竟是一件冒著天大風(fēng)險的事,唐臨于是跟這十幾個囚犯立下約定:回家種完地馬上回到縣衙來報到,一個都不能少,人人都要講信用。唐臨“性寬仁多恕”的仁德之舉,“囚感恩,至?xí)r畢集縣獄。臨由是知名”。唐臨一舉成名,并成為當(dāng)年“感動大唐”候選人之一。

既有思路,又有政績,既標(biāo)新立異,又敢作敢當(dāng),而且感動了一大片人,教化了一大片人,救活了一大片人,唐臨的大膽事跡很快傳到了長安,傳到了朝廷,也傳到了李世民耳朵里。很快,李世民調(diào)唐臨進京,讓其擔(dān)任侍御史,后奉命持節(jié)到嶺外追究交州刺史李道彥處置的冤假錯案,“出寃系三千人”,這個數(shù)字著實驚人。一時間,唐臨名聲鵲起,后調(diào)任黃門郎,封銀青光祿大夫。

唐臨的事跡,特別是放囚犯回鄉(xiāng)種地的舉動,對李世民很有啟發(fā)??h官能辦的事,皇帝辦得更好。后來,李世民也學(xué)唐臨搞了次嘗試。據(jù)《舊唐書·太宗紀(jì)》載,貞觀六年(632年)十二月,李世民也學(xué)唐臨“親錄囚徒,歸死罪者二百九十人于家,令明年秋末就刑”,到了來年秋天,囚犯“應(yīng)期畢至”,李世民一高興,全部將其特赦?!顿Y治通鑒》也載,貞觀六年(632年)十二月,“帝親錄系囚,見應(yīng)死者,閔之,縱使歸家,期以來秋來就死。仍敕天下死囚,皆縱遣,使至期來詣京師。”

李世民因為此舉,成為歷代帝王實行仁德政治的楷模,雷動一時,萬古流芳。這種心系蒼生、體恤百姓的博大胸懷,不能不說是受到了唐臨的影響。李世民死后,唐高宗李治即位,因才委任,提拔唐臨為大理卿,主管對監(jiān)獄和訴訟。李治受唐臨影響,也“親錄囚徒”,并對唐臨的一些做法表示嘆服。唐臨活了六十歲,影響了兩代帝王,最終彪榜青史。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